用户手册目录一、车辆简介二、驾驶员与乘员的安全(一)重要安全注意事项(二)车辆的安全设施1.座椅安全带2.气囊3.座椅和座椅靠背4.头枕5.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三)成年人保护措施1.关好车门2.调整前排座椅3.调整座椅靠背4.调整头枕5.扣紧并调整座椅安全带6.保持正确坐姿7.对孕妇的忠告8.补充安全注意事项(四)儿童保护措施1.必须安置好全部儿童乘员2.儿童应该被安置在后排座椅上3.乘员侧正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4.侧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5.必须搭载多名儿童乘员时6.儿童需要贴身照顾时7.补充安全注意事项8.使用儿童保护装置的一般准则9.婴儿保护措施10.幼龄儿童保护措施11.大龄儿童的保护措施(五)座椅安全带的补充资料1.座椅安全带系统的组件2.三点式安全带3.座椅安全带自动张紧器4.座椅安全带的保养(六)气囊的补充资料1.SRS组件2.正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3.侧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4.SRS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5.侧面气囊关闭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6.气囊的维修保养7.补充安全注意事项(七)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性(八)安全标牌三、仪表与控制装置(一)控制位置(二)指示灯(三)仪表1.车速表2.转速表3.里程表4.行程表5.冷却液温度表6.燃油表(四)方向盘附近的控制装置1.前大灯2.前、后雾灯3.自动熄灯功能4.转向信号5.仪表盘亮度6.风挡玻璃刮水器7.风挡玻璃洗涤器8.危险警告9.后窗除霜装置10.方向盘的调节(五)钥匙与锁1.钥匙2.防盗启动锁止系统3.点火开关4.电动车门锁5.遥控器6.儿童安全门锁7.行李箱8.杂物箱(六)座椅调节1.前排座椅的手动调节2.驾驶员座椅高度的手动调节3.驾驶员座椅的电动调节4.驾驶员腰部的支撑5.前排乘员座椅的电动调节6.头枕(七)后排座椅扶手(八)折叠后排座椅(九)座椅加热装置(十)电动车窗(十一)天窗(十二)后视镜1.调节电动后视镜2.电动后视镜加热器3.亲水镜(十三)手刹车(十四)扶手(十五)太阳镜托架(十六)中央口袋(十七)中央储物盒(十八)附件电源插座(十九)饮料架(二十)硬币盒(二十一)遮阳板(二十二)梳妆镜(二十三)点烟器(二十四)烟灰盒(二十五)车内照明灯四、舒适与方便设施(一)车内空气环境控制系统1.出风口控制2.自动操作3.半自动操作4.欲全部关闭时5.模式控制6.温度独立控制7.阳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音响系统1.音响系统(A型)2.音响系统(B型)3.调节声音4.电子钟5.激光唱片的保养6.音响系统遥控装置(三)安全系统(四)定速巡航控制五、驾驶之前(一)磨合阶段(二)汽油(三)在加油站的操作1.给燃油箱加油2.开启发动机罩(四)节省燃油1.车况2.驾驶习惯(五)附件与改装(六)运载行李六、驾驶(一)准备驾驶(二)起动发动机1、在高海拔冷天气下起动(三)手动变速器1.推荐的换档点2.最大容许速度(四)自动变速器1.换档杆位置指示灯2.换档操作杆的位置3.最大容许速度4.换档锁定解除(五)驻车(六)制动系统1.制动器磨损指示器2.制动系统的设计3.防抱死制动系统(七)车辆稳定性辅助(VSA)系统(限于某些车型)1、VSA关闭开关(八)在恶劣天气下行驶(九)牵引拖车七、保养(一)定期保养表(二)规定的保养记录(三)用户保养检查(四)油液位置(五)发动机机油1.添加机油2.推荐使用的机油3.添加剂4.更换机油与滤清器(六)冷却系统1.添加发动机冷却液2.更换发动机冷却液(七)风挡玻璃洗涤器(八)变速器油1.自动变速器2.手动变速器(九)制动液与离合器液1.制动系统2.离合器系统(十)动力转向油(十一)空气滤清器滤芯(十二)燃油滤清器(十三)发动机罩锁扣(十四)火花塞(4缸车型)1.更换2.规格(十五)火花塞(6缸车型)1.更换2.规格(十六)蓄电池(十七)刮水器刮片(十八)空调系统(十九)灰尘与花粉滤清器(二十)传动带(二十一)正时皮带(二十二)轮胎1.充气2.检查3.保养4.轮胎换位5.更换轮胎与车轮6.车轮与轮胎7.冬季轮胎8.防滑链(二十三)车灯1、更换灯泡(二十四)车辆的存放八、外观保养(一)外部保养1.洗车2.打蜡3.铝合金车轮4.漆面的修补5.亲水镜的保养(二)内部保养1.地毯2.地席3.编织物4.维尼龙5.皮革6.座椅安全带7.车窗8.空气清新剂9.防腐蚀九、处理意外事故(一)更换漏气轮胎(二)如果不能起动发动机1.根本无法起动或者起动机运转太慢2.起动机运转正常(三)助推起动(四)发动机过热(五)低机油压力指示灯(六)充电系统指示灯(七)故障指示灯(八)制动系统指示灯(九)关闭天窗(十)保险丝1、检查与更换保险丝(十一)紧急牵引十、技术数据(一)识别代号(二)规格(三)三元催化转化器十一、索引第一章车辆简介第二章 驾驶员与乘员的安全一、重要安全注意事项通篇阅读本章和本手册,您会得到许多有关安全的建议。
下面是一些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安全建议。
始终佩戴座椅安全带座椅安全带能在所有类型的撞车中提供最佳保护。
气囊虽能辅助座椅安全带起保护作用,但气囊被设计成只能在遭受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正面撞击时才充气。
侧面气囊(在有些车型上)被设计成只能在遭受中等至严重程度的侧面撞击时才充气。
因此,尽管您的车辆配备有气囊,也一定要确保您和所有的乘员佩戴安全带,并且要正确地将其佩戴好(请参见第16页)。
妥善安置所有的儿童乘员儿童应被妥善地安置在后排座椅,而不是前排座椅上,这是最安全的。
当儿童因太小而不能佩戴座椅安全带时,必须将其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请参见第21页)。
警惕气囊的危险性气囊虽能起保护作用,但也会对坐得离它太近或没有被妥善保护好的乘员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伤害。
尤其对婴儿、幼童和身材矮小的成年人危险性最大。
请务必遵循本手册中所有的指导和警言(请参见第10页)。
切勿酒后驾车饮酒后不可以驾车。
即使只喝一口酒也会降低您对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饮酒越多,反应越迟钝。
因此,切勿洒后驾车,也勿让您的朋友洒后驾车。
控制您的车速超速是发生撞车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速度越快危险性就越大,但速度较慢时,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
千万不要罔顾所规定的最大速限及超越驾驶时的安全条件超速行驶。
保持车辆处于安全驾驶状态轮胎爆裂或机械故障都是极端危险的。
为减少发生这类问题的可能性,应经常检查胎压和车况,并完成定期保养表规定的各项定期保养(请参见第190页)。
二、车辆的安全设施(一)座椅安全带您的座椅安全带系统还包括仪表盘上的一盏提示灯与一个蜂鸣器,用来提醒您及乘员们扣紧座椅安全带。
为什么要佩戴安全带座椅安全带对成年人和大龄儿童而言是最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
(婴儿和幼童必须被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
)不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会增大撞车时受重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即使车上配备有气囊也无济于事。
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有关使用座椅安全带的法律。
请用些时间熟悉您将要驾车驶经国家的法律规定。
即使配备有气囊,若不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仍会增大撞车时受重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
要确保您和您的乘员始终并正确佩戴好座椅安全带。
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能够:1)使您与车辆连成一体,从而得到车辆固有安全设施的保护。
2)几乎在各种类型的撞车中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包括正面、侧面及后侧碰撞和翻车。
3)有助于避免您碰撞到车内物品及其他乘员。
4)避免您被抛出车外。
5)在气囊膨胀时,帮助您保持良好的坐姿。
良好的坐姿会减少气囊充气时造成伤害的危险性,使您得到气囊的最佳保护。
座椅安全带不能保证在每次撞车时都能彻底地保护您。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座椅安全带可以减少受重伤的危险性。
您应该做的是:确保您始终并正确佩戴好座椅安全带。
1)座椅安全带被设计成用来支撑人体的骨骼。
故佩戴时,应尽可能低地越过骨盆前部,也就是说,应横跨骨盆、前胸和肩部。
必须避免腰带部分横跨腹部。
2)佩戴座椅安全带时,以舒适为原则,但应尽量拉紧,这样,才熊达到设计上所赋予的保护作用。
安全带松弛将,大大降低对佩戴者的保护功能。
3)不可佩戴扭曲的座衙安全带。
4)每条座椅安全带只能为一位乘坐者所使用。
将座椅安全带绕过被乘员抱在怀里的儿童是十分危险的。
(二)气囊您的车辆上配备带有正面气囊的辅助保护装置(SRS),在遇到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正面撞击时,用来协助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及胸部(请参见第48页有关正面气囊如何工作的更详细的说明)。
在配备侧面气囊的车辆上,您的车辆上也装有侧面气囊,在遇到中等至严重程度的侧面撞击时,用来保护驾驶员或前排乘员的身体上部(请参见第50页有关侧面气囊如何工作的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是您必须掌握的有关气囊的最重要知识:1.气囊不能取代座椅安全带。
气囊仅被设计成用来协助座椅安全带起保护作用。
2.正面气囊在遇到后侧撞击、翻车或轻度正画或侧面碰撞时,不能提供保护。
3.气囊可能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气囊起作用时,会以极大的力量和极快的速度充气膨胀。
故其虽能协助保护生命,但若乘员们未能受到适当的约束,或是坐姿不正,均会导致其受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您应该做的是:始终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保持挺直的坐姿并尽量靠后,远离方向盘和仪表板。
(三)座椅和座椅靠背本车的座椅设计使您能保持舒适、挺直的坐姿,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座椅安全带和座椅中吸能材料所提供的保护。
如何调整您的座椅和座椅靠背也会影响到您的安全。
例如,离方向盘或仪表板太近,会增加您或您的乘员被车内物品或充气时的气囊撞伤的可能性。
若座椅靠背太倾斜,会削弱座椅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撞车时,会增大佩戴者从座椅安全带下滑出,有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
您应该做的是:尽量向后移动前排座椅,并在行车时,使可调节式座椅靠背始终保持直立状态。
(四)头枕头枕可以预防颈部扭伤及其他伤害。
为了得到最佳保护效果,您的脑后部应枕在头枕的中央部位。
(五)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为确保您及您的乘员能获得车辆安全设施的最大限度的保护,请在每一次开车前检查下列事项:1.全部成年人及已经不适合用儿童保护装置安置的儿童都要正确地佩戴座椅安全带(请参见第16页)。
2.全部婴幼儿都应被妥善地安置在固定于后排座椅上的儿童保护装置内(请参见第21页)。
3.前排座椅上的人员应正襟端坐,并尽量靠后,远离方向盘和仪表板(请参见第13页)。
4.座椅靠背应保持直立(请参见第14页)。
5.头枕应被正确地调整好(请参见第15页)。
6.所有的车门都应被关好(请参见第13页)。
7.所有的行李都应被妥善地存放并固定好(请参见第163页)。
本章的其他部分将更详尽地说明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您的安全。
即使正确地佩戴了座椅安全带,并且气囊已充气膨胀,也不可能在剧烈撞车事故中完全避免伤亡。
三、成年人保护措施(一)关好车门全体乘员上车后,一定要确保已将车门都关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