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系统vsftpd安装及设置步骤

Linux系统vsftpd安装及设置步骤

1.安装
1. 在要创建FTP的服务器上输入命令: ps -ef |grep vsftpd
查一下系统有没有安装vsftpd这个服务器,如果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说明已经安装,否则没有。

2. 然后再执行:yum install vsftpd -y
进行在线安装vsftpd 服务。

如上图看到Complete! ,表示安装完成。

3. 安装成功以后需要把匿名登陆的这个功能关闭了。

使用命令:vim /etc/vsftpd/vsftpd.conf
然后在里面找到:
anonymous_enable=YES,改成anonymous_enable=NO
4. 然后再查看一下vsftpd这个服务有没有启动。

使用命令:chkconfig --list
如果如下图所示表示没有启动。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chkconfig --level 35 vsftpd on
5. 用客户端连接ftp后提示500 OOPS:cannot change directory: /home/xxx
问题很奇怪,百度了一下,发现可能是由于启用了SELinux引起的问题
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selinux
将SELINUX=enforcing 修改为SELINUX=disabled,关闭SELINUX后, 重新启动机器,问题解决。

6. 再接下来就是创建用户名。

创建用户名:useradd jiuyang123
useradd -d /home/... -s /sbin/nologin myusername# /home/... 替换为你想让该用户访问到的路径# myusername 替换为你自己取的用户名
#/sbin/nologin意思是用户不允许登录(通过ftp可以连接)
7. 再然后就是创建密码。

命令:passwd jiuyang123 再输入两次密码就可以了。

8.更改目录的所有者
chmod -R 755 /home/...
1.登录FTP
1. 关闭防火墙:/etc/init.d/iptables stop
1.重启服务:s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1
#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 1 #关闭SELINUX对ftpd的保护
/sbin/service vsftpd restart
注意上一阶段第5步,将SELINUX中关于ftp服务传输控制的默认设置修改后再将vsftp服务重新启动一下
3. 成功链接FTP服务器上:ftp://192.168.17
4.128/
3.修改端口
1.编辑 /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在该配置文件中添加此行:listen_port=801
2.编辑 /etc/services 文件,将其中的 ftp 21/tcp 改为 ftp 801/tcp ,
ftp 21/udp 改为 ftp 801/udp
3.重新启动 vsftpd 服务service vsftpd restart。

启动完成后可以使
用 netstat -ntpl | grep vsftpd 命令可以查看到系统现
监听的 vsftpd 的端口为 801
4.使用 lftp 192.168.0.1:801(192.168.0.1 是 vsftpd 服务器的地址 ),这样就可以访问到 ftp 服务器了。

4.修改vsftpd的默认根目录
默认配置下,匿名用户登录vsftpd 服务后的根目录是/var/ftp/;
系统用户登录vsftpd 服务后的根目录是系统用户的家目录。

修改ftp的根目录只要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即可:
加入如下几行:
local_root=/var/www/html
chroot_local_user=YES
#这个选项代表是否将所有用户限制在主目录
anon_root=/var/www/html
注:local_root 针对系统用户;anon_root 针对匿名用户。

重新启动服务: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实现用户权限
不能下载、上传、删除、重命名。

write_enable=NO #默认NO
download_enable=NO #默认YES
只能下载。

不能上传、删除、重命名。

write_enable=NO
只能上传、删除、重命名。

不能下载。

write_enable=YES
download_enable=NO
只能上传。

不能下载、删除、重命名。

write_enable=YES
cmds_allowed=FEAT,REST,CWD,LIST,MDTM,MKD,NLST,PASS,PASV,PORT,PWD,QUI T,RMD,SIZE,STOR,TYPE,USER,ACCT,APPE,CDUP,HELP,MODE,NOOP,REIN,STAT,STO U,STRU,SYST
STOR -store a file on the remote host 上传文件
∙DELE -delete a remote file删除文件
∙RMD -remove a remote directory 删除目录
∙RNFR -rename from 重命名
∙RNTO -rename to 重命名
#CWD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 更改目录
RETR -retrieve a remote file下载文件
MKD -make a remote directory 新建文件
以上是常用的一些参数,大家对照学习一下!下面是列也的全部参数,供大家参考!
# ABOR - abort afile transfer 取消文件传输
# CWD -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 更改目录
# DELE - delete a remote file 删除文件
# LIST - list remote files 列目录
# MDTM - return the modification time of afile 返回文件的更新时间# MKD - make a remote directory 新建文件夹
# NLST -name list of remote directory
# PASS - send password
# PASV - enter passive mode
# PORT - open adata port 打开一个传输端口
# PWD -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 QUIT - terminate the connection 退出
# RETR - retrieve a remote file 下载文件
# RMD - remove a remote directory
# RNFR - rename from
# RNTO - rename to
# SITE - site-specific commands
#SIZE- return the size of afile 返回文件大小
# STOR - store afile on the remote host 上传文件#TYPE- set transfer type
# USER - send username
# less common commands:
# ACCT*- send account information
# APPE - append to a remote file
# CDUP - CWD to the parent of the current directory # HELP - return help on using the server
# MODE - set transfer mode
# NOOP - do nothing
# REIN*- reinitialize the connection
# STAT - return server status
# STOU - store afile uniquely
# STRU - set file transfer structure
# SYST - return system typ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