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串讲.ppt
存
储
器
随机读取 RAM
双极性RAM MOS型RAM
最大模式相对最小模式而言,在这种模式中,微处理器 有两个或多个,其中一个主处理器是8086或8088,其他处理 器为协处理器,它们协助主处理器工作 。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5、80386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模式
指令预取部件 IPU
16字节的指令预取 队列
指 令
分段部件SU
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转 化
线性地址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一章 概述
本章要点: 1、CPU的发展历程 2、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3、接口的功能和作用 4、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5、CPU的结构 6、计算机基本操作过程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1、CPU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4位,Intel4004, 第二代:8位,Intel8080等, 第三代:16位,Intel8086,80186,80286等, 第四代:32位,Intel80386,80486等, 第五代:64位,Intel586(Pentium),Power PC等 第六代:64位,Pentium Pro,Pentium 2及以上。
总线接口部件BIU:
用于访问CPU片外的存储器和I/O口,提供所需地址、数据总线、 控制与命令信号。此外,控制协处理器。
指令预取部件CPU:
80386的CPU中,含有16个字节的指令队列,存放预取指令。按 “先进先出”原则进行管理。
指令译码部件IDU:
对指令的操作码进行译码,并将其存放在指令队列里。 指令执行部件EU: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一章 概述
4、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2)编址方式 :存储器映射 I/O映射
3) 传送方式:无条件传送 程序查询传送 中断传送 DMA传送
5 CPU的结构
PC:程序寄存器。保存下一条指令地址。自动加1。 IR: 指令寄存器:存储当前正在译码、执行的指令。 PSW:状态字寄存器:存储前一时刻指令执行的状
80386的EU,含有8个32位通用寄存器,1个64位的移位器。用于数据处 理,地址计算。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二章 CPU技术
4、最小工作模式,最大工作模式
系统中只有一个8086或一个8088微处理器。在这种系统 中,所有总线控制信号都直接由8086/8088产生,从而系统 中的总线控制电路被减至最少。
态标志。
SP: 堆栈指针:保存断点地址和现场信息。
6 计算机基本操作过程 :取指,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条件分支? F
指令执行流程
启动
CPU发指令地址
CPU取指令
CPU将指令存IR并译码
T
分支?
F
T
检查PSW
T
分支条件 F
满足?
设置PC至分支地址
执行指令
设置下一个顺序 指令地址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2、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3部 分组成。实现运算和控制功能。 存储器:由CPU之外的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 存放程序、操作数、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数据。 I/O设备及其接口电路:输入设备将程序、原 始数据和现场信息送给计算机;输出设备将计算机 的计算和处理结果或回答信号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外设与CPU间的硬件连线和信息交换要经接口电路。
指令译码部件
IDU
逻 辑
指令译码器
地
址
译码指令队列
译码完的 指令
分页部件PU
指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转
令
化
字
节
物理地址
执行部件EU
ALU 64位移位器加法器 8个32位同样寄存器
控制和保护测试
操作数、运 行结果
总线接口部件BIU
存储器、协 处理器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二章 CPU技术
5、80386的技术》串讲课件(一)
2、控制器结构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二章 CPU技术
3、8086/8088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总线接口部件BIU 指令译码部件IDU 指令预取部件CPU 执行部件EU 段管理部件SU 页管理部件PU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二章 CPU技术
3、8086/8088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三章 存储器技术
1、存储器分类 按作用:主存,辅存,缓存
按介质:磁表面,半导体,光介质
按存取方式:RAM,ROM 2、主要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 2)存取时间 3)可靠性 4)功耗
5)价格
分类
只读
半
ROM
导
体
掩膜ROM 可编程PROM 电擦除EPROM 光擦除EPROM
三种工作方式: 实地址方式(Real Address Mode), 保护虚拟地址方式(Protected Virtual Address Mode) 虚拟 8086方式(Virtual 8086 Mode)。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三章 存储器技术
本章要点:
1、存储器分类 2、主要性能指标 3、存储系统的构成 4、存储器时序图 5、地址译码
第二章 CPU技术
本章要点: 1、CPU的内部结构 2、控制器结构 3、8086/8088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4、最小工作模式,最大工作模式 5、80386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模式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1、CPU的内部结构
控制单元 PC IR PSW SP
工作 寄存器组 地址寄存器
算术寄存器
I/O控制逻辑
1) 信号电平转换 2) 数据格式转换 3) 数据寄存和缓冲 4) 对外设的控制与检测 5) 产生中断请求, DMA请求 6) 寻址功能 7) 可编程功能 8) 错误检测功能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一章 概述
4、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1) 什么叫地址,地址空间,字节 地址——辨识存储器和I/O寄存器内的存储单元。 地址空间——所有地址的组合。 字节——存储器和I/O寄存器的单位。 1字节=8bit。 地址线的多少,决定了地址空间的大小 n ————2n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2、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接口电路:是微处理器与I/O设备联系的必经之 路,具有协调和转换功能。种类很多。
总线:连结微机的各个部件,具有逻辑控制功 能。分为数据总线DB ,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 CB。
《接口技术》串讲课件(一)
第一章 概述
3、接口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