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度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2019年度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2019年度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中央下达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为加快推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9年中央资金下达我市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1.9亿元,绩效目标为建设高标准农田19万亩,每亩补助标准1500元。

(二)省内资金安排、分解下达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青岛市下发了《关于编报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农字〔2019〕44号),将2019年建设任务及预算分解至区市,其中平度市8万亩、莱西市5万亩、即墨区3万亩、胶州市2万亩及西海岸新区1万亩。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9年6月3日,青岛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等中央财政农业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青财农〔2019〕17号),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市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预算1.9亿元。

2018年12月20日,青岛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农业综合开发市本级补助的通知》(青财农发指〔2018〕9号),提前下达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3055亿元,
由区(市)结合项目进度统筹安排使用。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有关要求,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期一般为1至2 年。

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都跨年实施,各项目区市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期一般至2020年9月完工,项目区市都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9〕46号)相关规定使用资金,农田建设财政资金支付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青岛市农村农村局出台了《青岛市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青农规〔2020〕1号),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把制度建设覆盖到项目操作每一个关键环节。

严格执行区市申报、专家评审、事中督导、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主动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项目资金依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结算和足额拨付各项资金,未发现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问题。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青岛市2019年国家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9万亩,共涉及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五个区(市),项目投资285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9000万元,青岛市本级财政资金9500万元。

截至2019年底,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2.5万亩(以往年度结转建设任务在当年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率
达118.96%,超额完成了我市年度建设任务。

按照绩效目标要求的口径,据初步统计,我市2019年立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12万亩,占国家下达年度建设任务的63.16%,全部年度建设任务计划于2020年9月底前完工。

一是改善条件、集聚要素,为产业兴旺提供支撑。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许多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浆田”变成了阡陌纵横的“万亩田”、“吨粮田”、“高产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把先进管理理念、服务体系等现代要素引入乡村,吸引城市精英进入农村和外出打工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二是节约资源、提升效率,为生态宜居提供保障。

经测算,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节水节电率可达24%、30%左右,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减13%、19%左右,在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增产增收、长期受益,为农民富裕创造条件。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亩可带动农民增收近500元左右,成为各地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受益的坚实基础,为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项目区受益群众对项目的实施满意度高。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绩效目标为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19万亩, 我市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32.5万亩(以往年度结转建设任务在当年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率达118.96%,超额完成了我市年度建设任务。

我市2019年立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12万亩,占国家下达年度建设任务的63.16%,全部年度建设任务计划于2020年9月底前完工。

(2)质量指标。

我市年内新增32.5万亩高标准农田验收合格率100%。

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跨年度建设项目,2019年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初开展验收工作。

(3)时效指标。

我市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期都为2 年,计划于2020年9月底前完工。

(4)成本指标。

我市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执行亩均1500元标准,远高于国家规定的亩均补助不低于1200元的要求,超额完成了绩效目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每亩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 公斤,平均每亩可带动农民增收近500元左右,田间道路基本能保障农田机械化作业。

(2)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节水节电率可达24%、30%左右,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减少13%、19%左右,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可持续影响。

通过对项目区统一规划,强化设施配套,
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特别是项目水源工程的建设对项目区耕种和丰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由于我市2019年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完成竣工验收,尚无法开展受益群众满意率调查。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1. 偏离绩效目标的主要原因
高标准农田项目为跨年度建设项目。

目前,绩效评价采取与项目竣工验收同步开展的方式进行,我市2019年立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需2020年全面完成,因此部分绩效指标目标完成情况目前尚无法确定。

2.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进一步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层层压实责任,督促有关单位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2)全面开展绩效评价。

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组织项目区市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青岛市级在项目区市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抽取部分区市进行复评,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3)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要求相关单位针对绩效评价发现
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同时,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严格督导检查,不断夯实工作开展的基础。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将绩效自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申请、安排、分配的重要依据,并按规定及时政务公开。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项目为跨年度建设项目,建议该项目绩效评价采取与项目竣工验收同步开展的方式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