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111卡口超速抓拍系统施工方案

111111卡口超速抓拍系统施工方案

第一章高清卡口配置
1.1 卡口组成
1清卡口主要由成像设备、检测设备、补光设备、控制设备、传输设备、辅助设备、后台设备等组成。

1测方式主要有视频检测、线圈检测、雷达检测。

1圈检测精度最高但施工及维护最困难;雷达检测精度较高且施工维护方便但造价较高。

视频检测施工维1
最方便、成本最低但精度稍差但易受环境、天气的影响。

1光主要有大功率长亮灯(金囱灯、高压钠灯等)、LED长亮灯、曝光灯(气体闪光灯)等。

1光灯用于对图片效果要求较高的场合,能够辨别前排驾乘人的面部特征;长亮灯用于需要视频检测或录1以及禁止使用闪光类补光灯的场合,但图片整体效果较差。

1果要求测速,可采用线圈测速或雷达测速。

对于用线圈检测的场合,最好采用线圈测速,可采用2线圈1速或3线圈测速。

推荐用3线圈;对于用雷达检测的,毫无疑问用雷达测速;对于视频检测的,可采用1达测速,可采用单车道雷达或多车道雷达,多车道雷达性价比高,但图片上超过一辆车时无法处罚。

1.2 通用施工规范
1.2.1 供电
1口一般都安装在城市出入口,供电条件较差,有些采用农电,电压不稳,尤其在傍晚用电高峰时,电压1降很大,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在前期选点时应与甲方说明供电的重要性,尽量采用城市用电,1测试其在各时段的电压是否稳定。

1取电时要预留足够的容量,计算设备的总功率,一般情况下,一套双向4车道卡口设备使用时白天功率:1300W,夜晚功率:≤500W(LED补光)/≤2000W(采用钠灯或金囟灯补光),但加热设备及补光设备1动时功率较高,所以取电的容量应不小于3KW,最好为5KW以上。

1.2.2 防雷接地
1口系统应做好防雷接地。

卡口处于城市边缘,周围一般没有高大建筑,因此立杆应做直击雷的防范措施,1括在杆顶加装避雷针,杆体做良好接地,接地电阻≤4Ω。

1外设备应加装感应雷的防御设备。

包括电源防雷、视频防雷、数据防雷,一般情况下设备与杆体可共用1地。

1杆分为单杆方案和双杆方案。

双杆一般是为了额外补光或雷达定位,虽然效果较好,但施工困难而且不美观,除了用户对效果有较高要求外,一般不推荐。

当然,在某些场合,双杆未必增加多少成本,因为原1在摄像机杆上的闪光灯只能覆盖一条车道,如果安装在补光灯杆的立柱上,可能会覆盖1.5~2条车道。

1、单杆
采用单杆方案,立杆距检测位置一般为20~22米,对于双向抓拍,为了防止车辆以“S”型绕过检测区域,双向的检测位置应在一条水平线上。

即双向立杆的距离约为40~44米,如果中间有隔离带,双向杆的位置可根据施工方便来设置,甚至可以采用长臂杆或龙门架来节省一个立杆。

对于雷达检测的单杆方案,由于雷达检测距离为16米,立杆距检测位置一般为16-18米,这样带来的缺陷是驾乘人的面部上方会被遮挡,应事先向用户说明。

2、双杆
1杆适用于场合:雷达检测且对驾乘人的面部特征有较高要求的,设置两个悬臂立杆,一个安装摄像机,一个安装雷达,两杆相距10米,检测位置距雷达杆16-18米,长亮补光灯(如果有的话)安装在雷达杆1臂上,闪光灯安装在雷达杆横臂上。

3、侧拍立杆
1拍采用两个立杆,摄像机杆和补光灯杆。

两杆均为3~4米直立杆,上端配安装法兰,摄像机杆法兰可与侧1机柜相连,补光灯杆法兰可与补光杆托板相连。

两杆相距10~12米。

补光灯可以用抱箍安装竖杆上,也可以安装在杆顶,对于杆顶安装,一种是两只曝光灯轮闪,制作立杆时1同时制作安装板;一种是一只LED高灯,可采用万向节直接与立杆上法兰连接。

4、注意事项
立1施工应参照相关土建、电气、交通等规范进行。

立杆应作防雷,防雷要求应满足用户要求,一般情况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立杆横臂长度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最好是过最远抓拍车道的中间,至1也应过倒数第2远抓拍车道的中间。

1立杆的规格应根据横臂长度、自重、土质1况、当地气候等情况设计,一般应由专门的建设设计单1出具图纸,我公司的施工规范可做1考。

1.2.4 线圈
1、电缆选择
11采用耐高温耐磨电缆,规格为FVN2.5m2。

对于主机距离不是很远的(小于50米),一般使用线圈电1直接接至主机车检器,但从手井至主机间应将电缆对绞,尽量保证每米≧25次交叉。

对于距离较远的,可在手井内接馈线,馈线采用耐高温而磨的双绞电缆,规格为FVNS1.0/1.5/2.5m2(根据距离应相应增加1径),但要做好防水。

2、施工原则
下线槽切割整齐,深度均匀,槽宽小而适中,路面破坏程度小,线圈缠绕均匀,松紧适中,引线焊接牢固,、施工工艺
线圈定位:按检测线圈施工技术要求对需要进行线圈检测的车道明确地标示出检测线圈和引线的敷设接头绝缘保护良好,线槽顶部回填坚固,与路面平齐,无明显施工痕迹。

1位置,检测线圈居于车道正中间。

线圈大小:
如上图所示:
路宽为W,当4.5m<W<5.5m时,N=0.4m,M=0.9m,
11宽度L=W-M-N =W-1.3m
当3m<W<4.5m时,N=0.4m,M=0.5m,线圈宽度L=W-M-N=W-0.9m
当W>5.5m时,N=0.4m,M=0.9m,线圈宽度L=5.5-M-N
l 切割线槽:按标示位置用路面切割机在车道上切割出下线槽和引线槽,引线槽应适当加宽加深。

l 敷设线圈:把线圈线按要求放入线圈线槽内,缠绕出规定匝数,并将线圈线对绞引至主机柜,如线槽宽度无法放入对绞线,可平行敷设。

l 恢复路面:把开槽路面恢复成原来状态。

4、线圈施工步骤
1
11对位置图中要求的相对尺寸,确定检测线圈安放的准确物理位置及尺寸。

对路面画线,将检测线圈位置居于车道正中间。

为了预防开槽尖角损坏线圈电缆绝缘,需要为矩形线圈的四角进行45 度倒角,需要同1角宽度应为0.2米)。

在施工图中同步表记出画线的相对位置。

l 切割开槽
按画线位置采用道路切割机械,切割出检测线圈安装线槽和引线敷设线槽。

非路面位置可采用挖掘方法施工。

路面位置的开槽宽度应小而均匀,应以线圈或引线恰好放入为原则。

线圈引线处应适当加宽加深。

线圈矩形框的四角不能封闭,以避免或减小将来行驶车辆对由矩形框四角与倒角槽所围成的4个三角形路面区域破损。

施工中要保证倒角槽与矩形框交叉处都处于开槽的最深位置。

开槽深度为80mm-100mm,开槽宽度线圈位置为4mm-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