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29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绯.红(fěi)不逊.(xùn)质.问(zhì)广漠.(mò)B.瞥.见(piē)粗糙.(zāo)野蛮.(mán)广袤.(mào)C.诘.责(jié)尴.(gān)尬粗劣.(liè)教诲.(huì)D.驿.站(yì)甲胄.(wèi)嬉.戏(xī)托辞.(cí)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默写(6分)。
⑴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4分)日: ___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月: 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 __。
/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
⑵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
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举两例即可哦!)(2分)、。
4.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文学名著吧,请从下面提供的三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4分)1、景阳冈武松打虎;2、鲁滨逊救土著人“星期五”;3、格列佛奇取不来夫5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力争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竟争环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充分做到油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主载自己命运的强者。
()改为()()改为()()改为()()改为()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的完整(4分)。
A、时鱼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7.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4分)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
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
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①②③④8.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凉,似乎想说话。
D.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二、阅读(41分)(一)(14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9.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分)1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
“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1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12.“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13.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3分)(二)(12分)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①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②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③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
”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④父亲深深叹着气。
他很了解乔元贞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
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
父亲的手真巧,他____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____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14. ①②两处描写了父亲的哪些方面?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通过③④两处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请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元贞比你有出息”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填入文中空格处恰当的一组词是()(3分)A. 竟然缝缝补补B. 居然缝缝补补C. 竟然修修补补D. 居然修修补补(三)(15分)致爱丽丝人们聚集在像宫殿一样的大厅里,一场盛大的圣诞宴会和舞会正在进行。
大厅四周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带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衣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可是下面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却与这豪华的舞宴无关。
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许都听过。
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的经历。
那一天,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
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发现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
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
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爱丽丝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
”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人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的身边。
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
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
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了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
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
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
19 作者明知《致爱丽丝》的诞生与“豪华的舞宴无关”,为什么要用第一段描写舞宴?(3分)20. 雷德尔老人为什么要“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3分)21. “爱丽丝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一句的作用是什么?(3分)22. 请结合故事说明,贝多芬为什么要把他的这首乐曲献给爱丽丝?(3分)23. 通观全文,可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3分)三、作文(50分)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