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感悟:当遇到问题,或者面 临选择,君子会首先以道义 的标准去衡量,最后做出选 择;而小人遇到事情首先想 到的是如何获利,这是君子 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 的时候的最大区别。
第四,看是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释义: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 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 与此相反。
感悟: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爱 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 义的,君子不仅乐见其成,更 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达成 美好的目标,促成别人的进步、 成功。但如果是不合道义的, 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君子 一定不会成人之恶,为虎作伥。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 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感悟: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君子有 自我反省、自立自强的特质,君子总 是先反省自己的做法,寻找自我的不 足,从而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而小人 则正好相反,从来不会检讨自己,总 是把错误和责任推给别人,对别人求 全责备,自然不会有进步。
第十,看抉择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释义: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 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 为了。
感悟:能否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 然坚持原则和底线,不仅是君子 和小人的区别,也是真君子和伪 君子的区别。越是在最艰苦的环 境中,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第二,看交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释义: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 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感悟: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 都能以公正之心对待众人,一 视同仁,不拉帮结派;小人却 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 小圈子,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第三,看标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义:君子看重的是道义, 而小人看重的却是利益。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高二(16)班 2016-05-21
第一,看胸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义:君子心胸光明开朗,神 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 患失,经常愁眉苦脸。 感悟:君子的胸襟永远是光风 霁月,无论得意或艰难,都自 然是胸襟开朗,乐观而不盲目, 对人宽容,没有仇怨,所以能 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小人的心里永远都有事情,不 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是 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就 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感悟:古人说,志当存高远。做人两个 方向,一个向上,所谓“上达”,一个 向下,所谓“下达”。向上即是向善, 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 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走总是困难 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 但结果却是毁掉了自己。
第八,看追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第五,看言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君子能够以道义包容不同 的意见和想法,营造和谐的氛围;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 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 但却心口不一。
感悟: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 意见,并且不会隐瞒自己的不同 观点,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 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 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表面上迎合别人,顺从别人,但 是却心怀鬼胎,甚至想着算计别 人。
释义:君子所思考和忧虑的是德行, 小人所思考和忧虑的是田宅禄位;君 子所思考的是不能触犯法律,小人所 思考的却是如何获得利益。
感悟: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则唯利是 图,虽蹈刑辟而不顾。君子和小人所 思考和忧虑的东西都不一样,所采取 的行动自然也就不一样,最终的结果 更是天壤之别。
第九,看人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第六,看气质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释义: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 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教 我们“主要看气质”。君子庄 重,心境平和,气定神闲,没 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 带有攻击性,充斥着骄矜的气 息。
第七,看志向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释义:这句话有多种解释。一说君子日 日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一说 君子徇天理,日小人追求低层次的通达;一说君子上达 达于道,小人下达达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