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个)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个)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个)
杨林枕着玉枕躺下,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那里亭台楼阁、湖水假山,鸟语花香,屋里更是雍容豪华,一派富贵气象。

官高位显的赵太尉热情地将他迎到客厅里,和他谈笑风生,之后,赵太尉又相中了他做女婿,把女儿许配给他。

于是,他也做了大官,家财万贯。

妻子如花似玉,温柔贤惠,给他生下了6个儿子。

这6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事。

杨林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身边又有妻儿相伴,过得快乐极了。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一点都不想回家。

忽然,杨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庙里,躺在玉枕上。

梦中那完美的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身边没卖完的货物还在原地,心下不禁十分惆怅。

幸福的生活,不是能够靠虚幻的美梦得来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四):
宋人疑邻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必须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超多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五):
取人糟粕
很久以前,只有中山国人会酿酒。

鲁国人想得到酿酒秘方,始终也未能如愿。

之后,有个在中山国的鲁人,设法从一烧锅里弄了些酒糟带回来,在鲁国开了家酒店,把酒糟浸泡在鲁国自己做的一种很不好吃的酒里,然后称说此酒是中山风味。

酒店开张,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风味。

有几个原先品过中山酒的人也说与原先喝过的没两样。

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那个烧锅的酿酒师傅恰巧来到鲁国,闻名也来品尝,刚呷了一口,便吐出来了,苦笑着大声说:和我们烧锅的光糟水一个味,也来混充中山酒。

客人明白受骗,哄散而去。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六):
利令智昏
齐国有个人一心想得到金子。

一天,他清早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向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

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七):
南橘北枳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

'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

'”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

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YJBYS
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

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

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

此刻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八):
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

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

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

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

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

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先是锭金子。

之后,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就应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能够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

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样也舍不得放下。

之后,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

但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

管宁见他这个样貌,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
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

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先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那里经过。

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

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

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

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

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就应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齐追求、一齐进步。

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好处了。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十九):
吹牛无边
有3位老人都擅长吹牛,平时与人谈话,一般没人吹得过他们。

但是这一天,这3位会吹的老人却碰到了一齐。

正巧,有一个过路人走来了,看到3位年纪大的人在一齐,便上前询问他们的年龄。

过路人很有礼貌地问:请问各位老丈今年高寿?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满头白发,说:你问我的年纪,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小时候,以前跟盘古在一齐玩耍,我们的交情不浅,他还叫我哥哥哩。

过路人听了吓了一跳,心想,还真没见过这般老寿星呢。

另一位老人说:问我的年纪有多大吗?这么跟你说吧,大海的水每次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记下一个筹码,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这样的筹码我已经放满了10间屋子
过路人一听大为惊骇,这天可看见老神仙了,真是大开眼界。

第三位老人说:你们听说过王母娘娘的仙桃吗?那但是一万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经无数,我每吃一个仙桃,就把它的核丢到昆仑山下,而今那些丢掉的仙桃核,已经堆积得和昆仑山一样高了过路人这一次反而十分平静,一点儿也不吃惊,他说:原先是3个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离奇的地步,又有什么好处呢?那种根本不存在的长寿与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fuyou)、朝菌,又有什么区别呢?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二十):
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

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

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

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
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

之后,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

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

赵简子十分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

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之后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

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明白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必须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

像此刻,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