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理科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2020高考理科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专题三:高考数学不等式问题的题型与方法(理科)一、考点回顾1.高考中对不等式的要求是: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理解不等式│a│-│b│≤│a+b│≤│a│+│b│。

2.不等式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通过两面考查,一是单方面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证明;二是将不等式知识与集合、逻辑、函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平面向量、导数等知识交汇起来进行考查,深化数学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及创新意识.3.在不等式的求解中,换元法和图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换元,可将较复杂的不等式化归为较简单的或基本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象关系,对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运用图解法,可以使分类标准更加明晰.4.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灵活多样,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仍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要熟悉各种证法中的推理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步骤,技巧和语言特点.比较法的一般步骤是:作差(商)→变形→判断符号(值).5.在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卷中,不等式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出现。

在解答题中,不等式与函数、数列与导数相结合,难度比较大,使用导数解决逐渐成为一般方法6.知识网络其中: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无理不等式只要求了解基本形式,不做过高要求.二、 经典例题剖析 1.有关不等式的性质此类题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一般与函数的值域,最值与比较大小等常结合在一起例1.(xx 年江西卷)若a >0,b >0,则不等式-b <1x<a 等价于( ) A .1b -<x <0或0<x <1a B.-1a <x <1b C.x <-1a 或x >1b D.x <1b -或x >1a解析:-b <1x <a 等价于-b <1x <0或0<1x <a 等价于x <1b -或x >1a答案:D点评:注意不等式ba b a 11>⇔<和适用条件是0>ab 例2.(xx 年北京卷)如果正数a b c d ,,,满足4a b cd +==,那么( )A.ab c d +≤,且等号成立时a b c d ,,,的取值唯一 B.ab c d +≥,且等号成立时a b c d ,,,的取值唯一 C.ab c d +≤,且等号成立时a b c d ,,,的取值不唯一 D.ab c d +≥,且等号成立时a b c d ,,,的取值不唯一解析:正数a b c d ,,,满足4a b cd +==,∴ 4=a b +≥,即4ab ≤,当且仅当a =b =2时,“=”成立;又4=2()2c d cd +≤,∴ c+d ≥4,当且仅当c =d =2时,“=”成立;综上得ab c d +≤,且等号成立时a b c d ,,,的取值都为2 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命题人从定值这一信息给考生提供了思维,重要不等式可以完成和与积的转化,使得基本不等式运用成为现实。

例3.(xx 年安徽)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a <-1 (B)a ≤1 (C) a <1 (D )a ≥1 解析: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当x ≥0时,x ≥ax ,a ≤1,当x <0时,-x ≥ax ,∴a ≥-1,综上得11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选B 。

2. 有关不等式的解法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均有出现,并且这几年考查也为较为平凡, 要求掌握几种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如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无理不等式及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特别要注意含参数不等式,这类问题经常一集合结合在一起出现在解答题中。

例4.(xx 年北京卷)已知集合{}|1A x x a =-≤,{}2540B x x x =-+≥.若A B =∅I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集合{}|1A x x a =-≤={x | a -1≤x ≤a +1},{}2540B x x x =-+≥={x | x ≥4或x ≤1 }.又A B =∅I ,∴ 1411a a +<⎧⎨->⎩,解得2<a <3,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3)。

答案:(2,3)点评:本题将绝对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集合的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属中档题 例5.(xx 年湖北卷)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 Q x x P x Q -=∈∉,且,如果{}2|log 1P x x =<,{}|21Q x x =-<,那么P Q -等于( )A.{}|01x x <<B.{}|01x x <≤C.{}|12x x <≤D.{}|23x x <≤解析:先解两个不等式得{}02P x x =<<,}{13Q x x =<<。

由P Q -定义选B 答案:B点评:本题通过考察两类简单不等式的求解,进一步考察对集合的理解和新定义的一种运算的应用,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创新趋向。

此处的新定义一般称为两个集合的差。

注意点:对新定义理解不全,忽略端点值而误选A,以及解{}2|log 1P x x =<时出错。

例6.(xx 年江西卷)已知函数21(0)()2(1)x c cx x c f x k c x -+<<⎧⎪=⎨⎪+<⎩ ≤在区间(01),内连续,且29()8f c =.(1)求实数k 和c 的值;(2)解不等式()18f x >+. 解析:(1)因为01c <<,所以2c c <,由29()8f c =,即3918c +=,12c =. 又因为4111022()1212x x x f x k x -⎧⎛⎫+<< ⎪⎪⎪⎝⎭=⎨⎛⎫⎪+< ⎪⎪⎝⎭⎩≤在12x =处连续,所以215224f k -⎛⎫=+=⎪⎝⎭,即1k =. (2)由(1)得:4111022()12112x x x f x x -⎧⎛⎫+<< ⎪⎪⎪⎝⎭=⎨⎛⎫⎪+< ⎪⎪⎝⎭⎩≤由()18f x >+得,当102x <<时,解得142x <<. 当112x <≤时,解得1528x <≤,所以()18f x >+的解集为58x ⎧⎫⎪⎪<<⎨⎬⎪⎪⎩⎭. 点评:本题在分段函数的背景下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巧妙地将连续结合在一起,近几年来这类以分段函数为背景下的命题很多,逐步形成了热点问题,很值得重视3.有关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证明非常活跃,它可以和很多知识如函数、数列、三角、导数等相联系,证明时不仅要用到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还要用到相关的技能、技巧,应注意加强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例7.(xx 年天津卷)已知数列{}n x 满足121x x ==并且11,(n n n n x xx x λλ+-=为非零参数,2,3,4,...).n =(I )若1x 、3x 、5x 成等比数列,求参数λ的值;(II )设01λ<<,常数*k N ∈且3,k ≥证明 *1212...().1k k k n k kn x x x n N x x x λλ++++++<∈- (I )解:由已知121,x x ==且36335244345213243,,.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λλ=⇒==⇒==⇒= 若1x 、3x 、5x 成等比数列,则2315,x x x =即26.λλ=而0,λ≠解得 1.λ=±(II )证明:设1,n n n x a x +=由已知,数列{}n a 是以211xx =为首项、λ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11,n n n x x λ-+=则 1112....n k n k n k n n n k n k nx x x x x x x x +++-++-+-=(3)2312.....k k kn n k n k n λλλλ-++-+--== 因此,对任意*,n N ∈1212...k k n knx x x x x x ++++++(3)(3)(3)2222...k k k k k k k k kn λλλ---+++=+++ (3)(3)222(1)(...).1k k k k k nk k knkkλλλλλλλλ---=+++=-当3k ≥且01λ<<时,(3)201,011,k k nk λλ-<≤<-<所以*1212...().1kk k n k kn x x x n N x x x λλ++++++<∈- 点评:本题以数列的递推关系为载体,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及前n 项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4.有关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例8.用一块钢锭烧铸一个厚度均匀,且表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四棱锥形有盖容器(如右图)设容器高为h 米,盖子边长为a 米,(1)求a 关于h 的解析式;(2)设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则当h 为何值时,V 最大?求出V 的最大值(求解本题时,不计容器厚度)解析 ①设h ′是正四棱锥的斜高,由题设可得⎪⎪⎩⎪⎪⎨⎧=+='⋅+12222412214h a a a h a 消去)0(11:.2>+='a h a h 解得 ②由)1(33122+==h hh a V (h >0) 得 2121)1(31=⋅=++=hh h h h h V 而 所以V ≤61,当且仅当h =h1即h =1时取等号故当h =1米时,V 有最大值,V 的最大值为61立方米评注 本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棱锥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及用均值定论求函数的最值注意 在求得a 的函数关系式时易漏h >0例9.(xx 年全国卷I )设函数()x xf x e e -=- (Ⅰ)证明:()f x 的导数'()2f x ≥;(Ⅱ)若对所有0x ≥都有()f x ax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f x 的导数()e e xxf x -'=+.由于e e 2x -x +=≥,当且仅当0x =时,等号成立,故()2f x '≥. (Ⅱ)令()()g x f x ax =-,则()()e e x x g x f x a a -''=-=+-,(ⅰ)若2a ≤,当0x >时,()e e20xxg x a a -'=+->-≥,故()g x 在(0)+,∞上为增函数, 所以,0x ≥时,()(0)g x g ≥,即()f x ax ≥.(ⅱ)若2a >,方程()0g x '=的正根为1ln x =此时,若1(0)x x ∈,,则()0g x '<,故()g x 在该区间为减函数.所以,1(0)x x ∈,时,()(0)0g x g <=,即()f x ax <,与题设()f x ax ≥相矛盾.综上,满足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是(]2-∞,.点评:本题将导数、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恒成立问题的解法交汇在一起考查,要求要有较强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