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机组容量的确定
总冷负荷+空气处理过程(i-d图) 水源热泵 机组样本的特性曲线或性能表(不同进风湿球温 度和不同进水温度下的供冷量),使冷量和出风 温度符合设计要求,选取机组型号。
环路水温:13~35℃;冬季:13~20 ℃,低于13 ℃辅助加热;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加3~4 ℃。 开启式办公室:大型机组;周边区:冬、夏季设 计工况;内区:夏季设计工况。
水系统的水处理
问题:水垢、腐蚀、泥渣和水藻
系统初次清洗。 闭式循环系统防腐蚀,亚硝酸钠、硼酸盐、 硅酸盐。 开式循环系统防垢、防腐蚀、防水藻。防垢 使用软化水,防水藻加氯化酚等。 水过滤,金属网、尼龙网、Y型管道式过滤 器和通式除污器等。
排热设备选用
当水温高于32 ℃时,排热设备启动
管径的确定
系统水流量范围(每千瓦)0.04~ 0.06L/s。南方地区按夏季定,寒冷地区 取冬、夏最大值。 水循环管管径的确定应保证能够输送设 计流量并使阻力损失和水流噪声最小。 水循环管可选用焊接钢管、铜管、PVC 或CPVC塑料管。
水系统定压
膨胀水箱定压 气体定压罐 补给水泵定压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建筑物的供暖和供冷负荷
供冷负荷: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 在某一时间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供暖负荷:为了补偿房间损失的热量需 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室内外气象参数为依据 程序精算 工程概算
• 热湿负荷计算
影响空气状态的干扰源(环境内部和外部) 热湿负荷的分类 (维护机构、玻璃窗、人体、 工艺设备、照明;人体、潮湿地面) 室内热、湿负荷的计算依据 (夏季:26~ 28℃,40%~60%,0.2~0.5m/s;冬季: 18~22℃, ﹥ 35%,0.15~0.3m/s )
排热设备选用
加热设备的选用
当水温降至13℃,必须启动加热设备。 加热方法:1、水的加热设备将外部热量加入水循 环管路中; 2、空气电加热器将外部热量直接加入室内循环空气 中。 加热设备:电热锅炉、燃油(气)炉、水-水换热 器、汽-水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等。 最大供热量条件: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建筑物 无人居住;室温为设计温度。
蓄热水箱
蓄热水箱
新风与排风系统
独立新风系 统:定风量 新风系统、 变风量新风 系统。 非独立新风 系统
低温送风独对空气物理 性质的影响 • 空气的主要状态参 数 •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 其应用
送风量的确定
1、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送风量的确定
1、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热平衡
湿平衡
Q Gh0 Q GhN hN h0 G W Gd 0 W Gd N d N d 0 G
空气处理方法
典型处理过程
加热或冷却过程 加湿过程 减湿过程
机组的选择和布置
水平式:节省设备占用建筑面积,顶部吊装, 可连接送、回风管道,注意漏水问题。 立式:安装面积小,可连接送、回风管道。 坐地明装机组:周边区,窗台下或走廊处。 立柱式机组:多层建筑的墙角处安装。 屋顶式机组:屋顶上安装连接风管,工业建 筑或新风处理机组。
热湿比
Q hN h0 W d N d0
Q W G hN h0 d N d0
送风量
送风量的确定
1、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新风量的确定
一般规定,空调系统的新风占送风量的百分 数不应低于10%,而且不应小于下列三项风量中 的最大值:
长期滞留的房间,每人所需新风量30-40m3/h; 短期滞留的房间,每人所需新风量10-15m3/h. 至少补充与局部排风量相等的新风量. 必须使房间内部为正压,一般为5~10Pa
机组风道的设计
水源热泵机组属于余压型水/空气热泵机组,设计中考虑机外 余压值的影响。 机组风管多为低压小风管,风速2~3m/s,风管断面尺寸采 用摩擦损失法确定,长100米损失67Pa。 风管上采取消声措施。 送风管和回风管应保持最短长度,风道的转向处加装导向叶 片,风管内装设平衡风阀。 防止结露,送风管保温处理。 风管满足防火要求。 回风管设计同送风管,容量小机组可不设。 送、回风口的形式和位置设计合理。
水循环管路
循环水温度超过35℃需进行冷却,循环水水质要求 高,采用闭式冷却塔,循环水和冷却水分开时,可 以采用开式冷却塔。 冷却塔出水温度要比当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 度高3~5 ℃,冷却水温差为4~6 ℃。循环水的出 水温度比冷却水供水温度高2 ℃左右,循环水的温 差为5 ℃左右。 冷却水循环泵前设过滤器和电子式水处理器,起杀 菌、防藻及防堵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