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在
社
会
发
展组员:
中冉立波201012044233 的李朋飞201012044235 作周小峰201012044253 用罗声满201012044250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首先,了解一下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或精神性活动,属于意识形式范畴;技术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等。
总之,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
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我们论古谈今,可以发现其引起的社会的巨大进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时代。
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发展。
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以众多高科技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同时,科学技术也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其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增长。
二、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的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题、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例如科技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
的损失;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爱因斯坦曾分析指出:“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
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
”
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简单说来,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与环境能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发展经济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但若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环境,又会破坏环境,反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
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
“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
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
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在看到如此多的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之后,我们不能忽视其消极的方面,例如科技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它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具有的科技价值观是:
(1)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尽量减少损失。
(2)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
(3)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理,如果您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4)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