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提优卷试题

一、选择题1.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2.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3.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4.两个均匀物体A、B质量分别为m A、m B,密度分别为ρA、ρB,底面积分别为S A、S B,高度分别为h A、h B,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1=AB mg S B .p 1=B A m g S C .p 2=A B B ()m m g S + D .p 2=A B A()m m g S + 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取高度为h 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 F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 p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为**F F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 p 甲乙、,下列图像中各物理量是截取高度h 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

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F p F ==甲乙甲乙 B .p F p <>乙乙甲甲,F C .p F p F >>甲乙甲乙 D .p F p F <<甲乙甲乙8.图中,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球的质量相等B .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C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D .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9.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A .①③④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10.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

在图中给出了一组表示此过程中,水桶底部受到由于水重产生的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____p2(>/=/<).12.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可自由滑动的两活塞的面积之比S1∶S2为1∶10。

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1、F2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则两力的大小之比F1∶F2为_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1∶p2为_________。

13.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____Δp液(选填“>”、“=”或“<”)。

14.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底面积(S A>S B)均不同、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 ________P B,对地面的压力F A________F B。

(均选填“>”、“<”、“=” )。

15.如图所示, 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 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16.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h2。

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_____P酒;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F乙(ρ<ρ酒精<ρ水)。

精18.将一质量为0.54kg,密度为2.7×103kg/m3的实心铝球投入到盛有足够多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未溢出,容器底面积为8×10-3m2。

则铝球的重力是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_____p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_____F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_____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变化如图乙所示。

⑴当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为1.5cm时,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

⑵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2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p′(填“>”“<”或“=”);(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

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2.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3.如图甲是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1)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向下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与______(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若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该同学没有调零而直接进行测量,这样计算出的浮力值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结合试验数据,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kg/m3.本实验中先测金属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

若改变操作先后顺序,物体A的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或“无法判断”)(4)如果将盛水的柱形容器换成梯形容器,如图,再将A物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则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随h的变化图象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A”“B”“C”).24.利用容积为10 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____长度为5 cm.(5)则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Pa.25.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进行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