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情况介绍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大楼2、工程类别:公共建筑工程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诊疗、医疗及科研4、工程规模:(1)建筑面积:37476.21m2(2)层数: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
(3)总高度:61.50m。
(4)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类型:基础为筏板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5)室内外装饰情况:外装修:玻璃幕墙、干挂铝板幕墙、石材墙裙,其中玻璃幕墙采用钢化中空Low-E 玻璃,断桥铝合金型材。
内装修:铝合金方板吊顶、矿棉吸声板吊顶、碳酸钙板吊顶、乳胶漆顶棚等;楼地面做法主要有石塑防滑地砖、 PVC地面、花岗石地面、水泥地面、活动金属地板等;内墙面做法主要有乳胶漆墙面、釉面砖、石材墙面、干挂玻化砖墙面、树脂板墙面等;门窗主要有实木门、钢制防火门、断桥铝合金外窗、断桥铝合金门等。
(6)机电专业情况: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包括: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空调与通风工程包括:空调系统主要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电气工程包括:电气工程分为强电系统、弱电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
强电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弱电系统包括: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
(7)投资额:21936万元。
(8)竣工决算价:20171万元。
5、工程开工日期:2009年7月24日6、工程竣工日期:2011年5月30日7、工程验收日期:2011年5月30日8、全面验收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9、工程质量自评等级:优良10、工程质量核定等级及核定单位:核定等级:合格。
核定单位:(1)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监理单位: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4)施工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11、工程竣工备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12、承建单位及承建内容: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施工总承包13、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4、监理单位: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5、设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16、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和环境质量监督总站二、工程技术难点与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1、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1)现场极为狭小,机械、堆场、塔吊设置、加工区和生活区规划及管理难度较大本工程现场没有环形道路,仅有的西侧施工道路与医院的既有人车道路共用,施工场地极为有限。
施工区域周边无法布置加工、堆放场地,混凝土施工、材料运输和大模板堆放是场区管理的难点。
建筑物外侧无单独布设塔吊的地点,塔吊的布设、安装与拆除同样也是本工程的难点。
现场安全防护、周边道路的防护及相邻的医院专用氧气站防护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点。
(2)分包管理难度大、工期紧张本工程是全军重点工程,也是我公司的重点工程。
专业分包项目较多,指导和督查分包单位的资料收集、编制和整理,协调和控制各分包满足整体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之一。
本工程施工经历两次冬施、一次雨施和两个春节,实现工期目标的难度较大。
(3)超厚墙、板混凝土防辐射结构施工本工程直线加速器室和伽马刀室防辐射结构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墙体最厚部位2.8m,顶板最厚部位2.8m,超厚墙、板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和难点。
(4)医院建筑的特色要求,尤其洁净要求和屏蔽辐射要求标准较高本工程属于医院建筑,是一种专业性、功能性强的建筑。
在功能区划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解决好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医疗区与办公后勤区分隔独立,互不干扰又紧密联系的问题。
手术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及烧创伤重症监护病房等功能房间在结构、装饰装修、水暖、电气、通风空调等专业都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建筑的特殊要求,尤其在洁净技术和屏蔽辐射技术方面,更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2、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本工程共推广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中的10大项、25子项、“北京市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34项,其中突出的有: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超厚墙体、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有创新的主要有屏蔽辐射综合施工技术、HPL高温层压树脂板饰面隔墙施工技术、手术室无缝洁净墙面、顶棚施工技术等3项。
对以上施工技术总结如下:(1)土钉墙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和护坡桩支护技术同属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大、深、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条件复杂的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几种技术同时应用的例子并不多见。
本工程经多方论证,采用复合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护坡桩联合应用支护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施工期间基坑的安全。
(2)本工程的直线加速器室和伽马刀室施工中超厚墙、板防辐射结构施工技术严格满足了混凝土结构的防辐射要求,有效可靠的屏蔽辐射。
超厚墙、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从结构设计、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钢筋防辐射构造措施、模板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法和理论计算、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温度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
超厚墙体不设置穿墙螺栓,钢筋拉钩采用特殊构造要求,混凝土配比特殊要求及施工时裂缝控制都是混凝土防辐射结构施工的重要特点。
(3)屏蔽辐射综合施工技术本工程屏蔽辐射综合施工技术主要应用材料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超厚混凝土构件,另一类是铅板,还有一类是硫酸钡水泥。
结合射线指向性强的特点,在施工时,充分考虑射线指向性和射线强度等因素,结合屏蔽辐射材料的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特性等,在三类材料中选择最经济施工方案和方法进行施工,主要涵盖以下功能房间的施工:1)地下2层直线加速器治疗室及控制室和直线加速器机房的结构施工的整体屏蔽辐射技术。
2)地下2层γ刀治疗室及控制室、CT定位扫描室及控制室的防护墙面屏蔽辐射和防护顶棚屏蔽辐射施工技术。
3)10层屏蔽辐射手术室墙面、地面、顶棚屏蔽辐射施工技术。
(4)HPL高温层压树脂板饰面隔墙施工技术本工程使用的树脂装饰面板单层厚度分4mm和8mm两种,板块可以按要求定尺加工。
树脂版自身特性及施工工艺很好地符合了医院隔声以及洁净要求的特点,实现了集成加工、环保施工、特殊部位人性化处理、易于维护保养、可回收利用等功能和特点。
走廊墙面采用8mm厚树脂饰面板,插接式干挂法施工,与传统材料和工艺对比,在设计、加工、安装、运营、维护等寿命周期范围内成本和综合效益方面表现突出。
房间内4mm厚树脂板饰面墙裙,采用粘贴法施工。
(5)手术室无缝洁净墙面、顶棚施工技术本工程手术室的墙面、顶棚龙骨骨架、面板均为一体化设计,墙体、顶棚采用型钢龙骨骨架,在工厂按照图纸设计加工好各部位龙骨构件、墙面板,预拼装完成后,运至现场安装,体现了该施工技术工厂化生产集成度高的特点。
内墙面顶棚板与板间接缝处理及表面的无菌涂料处理是工程的核心技术,镶缝材料原子灰与面板材料电解钢板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及粘接力,二种材料的有机结合使得墙顶面板在抗压、抗折、抗拉方面有着优异表现,确保了整个墙面吊顶整体无缝的效果;三、工程质量情况1、地基与基础工程本工程地基与基础无裂缝、倾斜、变形。
在施工期间及运营前期进行了全过程检测,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委托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进行。
本工程沉降监测自2009年6月30日开始,至2011年9月12日止,共经历三个阶段77个周期802天的监测,所有沉降点最后100天平均沉降速率0.0078mm/天。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5.5第4条的规定,本工程的稳定指标0.0078mm/天<0.01mm/天,满足规范的控制标准。
2、主体结构工程本工程主体结构内实外光,阴阳角顺直,达清水混凝土效果,结构无裂缝、无倾斜、无变形、无渗漏,结构安全,结构质量获得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金奖。
结构完成后,经垂直度测量,垂直偏差最大值为14mm,低于规范允许值(30mm)。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1)建筑外立面玻璃幕墙、干挂铝板幕墙、石材墙裙各种块料安装牢固,拼缝顺直,胶缝饱满,表面平整,色质均匀,不渗漏,观感好。
玻璃幕墙采用钢化中空Low-E玻璃,断桥铝合金型材,具有良好的密闭、保温和防噪作用。
铝板幕墙分格合理,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界限清晰。
(2)内墙块材墙面排版合理,拼缝严密,表面平整,无空鼓、无色差;涂料墙面颜色均匀一致,线条顺直,分色清晰,无裂缝、无起皮。
块材地面接缝缝格平顺,缝宽均匀。
图案清晰,色泽一致,表面平整洁净。
地毯地面水泥基层采取扫浆、二次抹压等技术,基层不空鼓、不起砂。
石材地面在施工时进行了排砖设计,按照“对称美观,优先保证主视位置”原则布置。
住院大堂、医疗广场墙面、地面石材排列整齐,拼缝严密,无色差、无打磨。
科室、病房区塑胶地面,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空鼓,脚感舒适,纸面石膏板吊顶,表面平整,无裂缝,末端装置成排成线,对称美观。
石材装饰线条顺直,出墙面一致,拼缝严密,打胶均匀。
病房卫生间瓷砖排版一致,铝方板吊顶表面平整,墙、地、顶对缝,地漏、洁具适中,排水畅通,无渗漏。
楼梯间休息平台、踏步通体砖面层,墙面粘贴墙砖到顶,易于保洁维护。
4、防水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3mm+3mm厚SBS聚酯胎改性沥青卷材。
卫生间防水采用1.5mm厚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施工过程的各次闭水试验未发现渗漏。
地下防水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结构自防水加柔性防水,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柔性防水为两层4+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涂刷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地下室墙面无渗漏。
5、设备安装工程管道安装横平竖直、支架固定牢靠、吊杆顺直、油漆颜色一致、附着良好、标识清楚、焊缝饱满、通风风口与顶棚墙壁贴合紧密,末端装置成排成列。
管道及接口无渗漏、设备安装有序、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无安全隐患,运行平稳,使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的保温、隔热、防腐、丝扣与法兰连接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6、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满足了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配电箱、柜排列整齐,配线相色区分正确,连接牢固,整齐美观,接地可靠。
四、工程技术资料情况工程资料的整理和收集,严格按照北京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程、公司资料管理制度等要求收集编目,资料的归档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资料室配备了性能良好的电脑、复印机、数码相机、资料专用柜等设备。
目录的编写全部用电脑打印,页码清晰,便于查找。
五、工程主要质量特色1、结构工程钢筋直径≥16mm的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其余型号钢筋均采用绑扎连接。
地下室墙体模板均采用60系列组合钢模,散装散拼。
框架柱模板采用可调截面钢柱模;框架梁模板采用现场加工定型木模板;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所有木模板均为全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