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班级:姓名:得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一B.二C.三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22.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B.2235 C.225523.简化字的标准依据为:A.1964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B.1977年颁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C.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24.国家于1977年发布《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

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A.海里、英两、升B.盎司、公升、哩C.加仑、英寸、千瓦25.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的标准依据为:A.《现代汉语词典》B.《新华字典》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27.《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采用()A.拉丁字母B.注音字母C.国语罗马字2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29.国家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汉语拼音正词法》C.《汉语拼音应用规则》30.《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31.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A.heilongjiangsheng B.Heilongjiangsheng C.HeilongjiangSheng 32.对《广告语言文字暂行管理规定》中所规定广告用字不得出现的情形是()。

A.使用错别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其他不规范使用的语言文字。

B.使用错别字;使用国家已经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使用手书字、变体字、古文字。

C.使用错别字;使用国家已经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特大文字。

33.将中文“北京”翻译成英文时,写成()。

A.Beijing B.Peking C.Beijing或Peking均可34.汉字字形的规范标准是()。

A.《现代汉语通用字表》B.《简化字总表》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5.报纸使用数字时,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B.《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C.《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36.第()组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异形词A.身份——身分B.标志——标识C.雪里红——雪里蕻37.《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表明“统读”的词是指()。

A.在本表中只读一音B.在字典词典中只读一音C.任何情况下只读一音38.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标是()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A.2010B.2020C.205039.羞赧”中的“赧”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

A.nǎn B.sèC.kuì40.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书法艺术中41.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A.学生B.西瓜C.运气42.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诚布公B.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C.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43.下列3组词语中,用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象、复印、过渡时期、厉兵秣马B.气象、复写、过度疲劳、变本加利C.塑像、覆盖、度假胜地、再接再厉44.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

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王晓立”时,写作()。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XiǎolìWánɡ。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法则》的规定,拼作WánɡXiǎolì。

C.根据个人习惯拼写。

4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46.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

A.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B.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C.大力提倡,逐步普及,努力提高。

47.普通话证书由()机构颁发A.各县市语委办;B.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C.国家语委48.普通话的标准是()。

A.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白话文为语法规范;B.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C.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

49.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

A.国际化原则,音素化原则,标准音原则;B.普通化原则,音节化原则;C.国际化原则,音节化原则,标准音原则。

50.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的一组是()。

A.行动风筝工农清醒B.盼望工人农民清醒C.先生行军生动眼睛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52.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53.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5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5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5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5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5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59.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0 月B.9月C.3月60.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

A.2010年以前B.2020年以前C.21世纪中叶61.我国是从()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62.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63.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A.窗口、示范、带头、基础B.基础、带头、示范、窗口C.基础、带头、窗口、示范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根据_____制定的?A.刑法B.宪法C.民法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文物古迹,题词和招牌的手写字等中,什么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