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总结

军事理论总结

第一章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功能:立国、卫国、强国国防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欧盟)、中立型(瑞士、瑞典)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角度思考“富国强兵”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需要统筹兼顾。

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

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大力提倡)2、按军官待遇入伍;(渐少)1998年起,1000多所高校开始征召国防生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确定了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平时商业设施或其他功能的建筑战时作为防护设施,标明“战时封闭”。

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党指挥枪)我国国防政策的特点:导向性、规范性、稳定性、公开性。

我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自卫、协调发展、统一领导。

中央军委之下(了解前身、下属部门及职权),设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参谋部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官兵一致的原则,体现了我军队内部上下之间政治上平等的关系,这是与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之一;军民一致的原则,是人民军队本色的体现;瓦解敌军的原则,是从精神上征服敌人,是促进敌人从内部瓦解的有效武器,是加速敌人崩溃的战略性原则。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的。

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统率。

我国“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军(步兵现、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代化武器装备)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部队等;1949年4月23日于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成立)空军(歼击、强击、歼击轰炸机、轰炸航空兵)第二炮兵(2)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根本职能:第一,维护国家安全;第二,维护社会稳定;第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中国民兵的作用:一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了解全民国防动员的有关知识(1)武装力量动员是国防动员的主体和核心,通常包括常备力量动员和后备力量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是指为保障应对战争及其他危机事件的需要,将经济部门从平时转化为战时的活动。

(3)国防交通动员,亦称交通运输动员,是国家为保障战争的需要,组织各种运输线、设施和运输工具,进行人员、物资、装备运输动员的活动。

(4)人民防空动员,亦称群众性防卫动员(或民防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发动和组织公民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5)政治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了进行战争而开展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和外交活动。

(6)全民国防教育,是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的发扬爱国主义、学习掌握国防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思考题:为什么在和平时期还要进行国防建设A: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

B:国防教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的今天,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时代的要求。

第二章宋代的《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组成《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兵学圣典”,共13篇,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致胜条件;揭示了“知彼知己”的战争认识方法;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孙子兵法》中:“五事七计”:“五事”:道,战争的正义性;天、地,战争的客观条件;将,将领带兵才能、谋略;法,法纪,赏罚纪律“七计”:由“五事”演绎而来,是指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

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中国近代的国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四成就五场战):四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五场战:1、抗美援朝战争;1950至19532、中印边境反击战;19623、抗美援越战争;1965至19754、中苏珍宝岛之战;19695、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9年中越十年战争民国时期的国防: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西方近代主要军事家: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击;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

2、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对美国、日本影响重大)海洋的重要性,重视海洋权益:认为世界的统治地位可以通过掌握制海权而获得。

认为海军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意义,主张加强海军力量的建设。

马汉的海权论,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对美国和其他海军强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这些国家发展海军的理论依据。

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2、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内容:1、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军事相辅相成)“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秋收起义出现很多逃兵,明确为谁而战)“要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人民战争思想(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兵民是胜利之本”核心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5、国防建设思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论述题:怎样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一)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二)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2.国防建设思想3.军队建设思想(对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和重点内容)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5.军事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精兵”原则。

二是提高效能的原则。

三是合成原则。

四是平战结合的原则。

五是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原则。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1、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