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作文如何写参观游览的作文

小学作文如何写参观游览的作文

写参观游览【知识点点通】动静结合描写法“动静结合”,包括两个方面:1.自然景物,有的以静止的状态呈现。

如山峦,树木、睡眠叫,的动物等;有的处于变动状态,如流水、飞鸟、雨前的云等。

2.大自然中的景色是沉静的,但又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

写景时,如果注意了动和静的结合,那么你展现给读者的景色就“活”起来了。

>举例盛夏时节、火辣辣的太阳把河水烤得爽烫,似乎会冒出终缕青烟。

这时也是小河最迷人的时候,荷叶满塘。

荷花飘香。

河面上绿叶搭着绿叶,红花叠着白花。

还不时蹦出儿条小鱼来。

看那荷叶挤挤挨挨。

互不相让:那荷花朵朵秀丽。

可又各不相同。

看看这一朵很美。

闻闻那一朵很香。

夏日的小河。

美得叫人流连忘返。

——荷花是静景。

小仇是动景,一静一动。

情趣引入。

同时,作者还善于在静景中写出“动感”来:◆令“荷花飘香”。

一个“飘”字,给人一种芬芳四溢的感觉;◆“绿叶搭着绿叶,红花叠着白花”,“荷叶挤挤挨挨。

互不相让”。

我们似乎看到了荷叶、荷花簇拥着嬉闹的样子。

>应用习作《我家的后院》中的一个主要片断是这样写的-----我家的后院很宽大,有100多平方米。

是四方形的。

地上种着许多花草树木,碧绿的一片。

还摆着各种盆景。

后院的中央一株枣子树。

枣子树干不是很粗壮。

1米高的地方。

分成三条枝。

枝上长着绿油油的、椭圆形的叶子。

叶子间还结着枣子,后院很空旷。

上空是蔚蓝的天空和白云。

把枣子树映衬得更加好看了。

我家的后院。

就像一幅彩色的图画似的。

美丽极了。

——选段把后院的位置、大小、花草树木、枣子树,以及蓝天、白云等都写出来了,可我们读着,就像在看一张《地理物象分布图》,很单凋;作者学习了“动静结合”描写法以后,对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我家的后院很宽大。

足有l00多平方米地上碧绿的草圃间。

露珠在阳光下闪耀;草圃中点缀的各种盆景。

绿叶托着绽笑的花朵。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中间的大花坛里,种有一棵枣子树,干有小碗口粗。

在1米高的地方分开成3条枝,齐着劲往上长,加上绿叶的衬映,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翡翠玉杯。

那翡翠杯口的枝条结满了枣子。

像珠帘似的垂袭来,漂亮极了!后院的上空。

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随着白云的移动,轮换着遮挡阳光,把后院映衬得时而明。

时而暗。

多么神衫迷人!你看,还是那个后院。

还是那些事物,但运用“动静描写”后的文字更加具体、形象、鲜活、动人。

>例文雷雨前后六月里的天气,活像顽皮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上午还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下午却突然翻了脸,漫天的静景。

乌云层层叠叠,像长江的波浪一浪盖一浪,气势汹汹地动景。

向大地压下来。

大地之间的一切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突然,雷雨的“先驱者”—一风神不知不觉地跑来了一阵紧似一阵的狂风吹得街边的小树委屈地弯下动态变化。

了腰;大树的枝条在空中像着了魔一样乱抽乱打。

不知过了多久,风终于停了下来。

大街就像用毛巾洗过脸一样,以动写静。

变得十分干净。

但是,这样的平静,还不到几分钟,一道道曲折光亮得闪电电,像一条条浑身带火的赤练蛇,飞向那浑沌汹涌的云彩,那轰隆隆的炸雷带着令人恐惧的呼啸声随之极力写雨景的变而来,它震得楼房在微微颤抖。

雷电在天空横行霸道化。

了十多分钟,那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掉下了黄豆般大小的雨点。

雨点打在池塘的水面上,变成数不清的水池,落在皮肤上,似平还隐隐发痛。

雨,越来越大了,房顶上的雨水从房檐上像瀑布一样泻到地上,以滴水穿石的神用“窝点”的静态显奇力量,在地上留下了一派整齐的窝点。

示“滴水穿石”的动态。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雷电消失了,雨似乎失去了“靠山”也越来越没动了。

雨,终于停了,天空十分明朗,静态景物,好美!空气里带着泥土的芬芳,使人陶醉。

雨后的一切都变得这么美好!你听,不远处传来了小鱼的欢啼,你看,大阳不知什么时候露出了它火红的动态景物。

脸庞,用它的光辉重新拥抱大地。

天地之间架起了五彩静中显动缤纷的彩虹。

多么神奇迷人的大自然啊,我爱你!【技法招招鲜】眼里有心里有,笔下才有1.眼里有,心里才有。

例段——小溪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他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石卵,一会儿摸摸沙地上刚探出尖脑袋的小草。

他一会儿让那漂浮着的小树叶打个转儿,一会儿挠挠那些追赶他的小蝌蚪的痒痒。

小树叶不害怕,轻轻地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小蝌蚪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着青蛙妈妈的样子慌张地蹬开了腿。

——没有仔细的观察,能写出“一会儿……一会儿……”的变化吗?2.看准了,才能写出特征。

写景,不能生搬硬套,写春天就是春光明媚,写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其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绝对不相同,要抓住。

例段——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

池中流水,汩汩有声。

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这三股水。

均比吊桶还粗。

——这段描写,抓住了趵突泉的四个特点:①是地下水(从池底冒出);②上升(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③水大(三股泉水,均比吊桶还粗);④是活水(两头均通溪河)。

3.有序观察,才能有序描写。

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1)空间方位顺序。

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时间顺序。

春夏秋冬,早午晚等。

(3)地点转换顺序。

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例段——随着阵阵蜂鸣,我抬眼望见了几株亭亭玉立的桃树,啊,毛茸茸的嫩芽儿,伴着一朵朵明艳的笑脸,真叫人喜欢。

看那桃枝,有的虬曲多姿,有的修长细柔,有的遭劫茁壮。

看那桃花,有粉红的,有玫瑰红的,也有殷红的。

桃花的香味各不相同。

或浓或淡,淡的使人心旷神怡,浓的沁人心脾。

桃花的形态各异。

有的摇着骨朵儿,红中透白,好似一只小铃铛,又仿佛一张羞涩的脸。

有的正迎风开放,透出一股昂扬之气,别有“傲霜挺立,迎风怒放”的味道。

离桃树不远,有一潭池水,池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吹邹了平静的水面。

漾起了圈圈圃晕,小鸟叽叽喳喳地盘旋在水面上方,一个劲儿地照镜自赏。

——按空间顺序,先详细描绘眼前的桃花形态各异,然后视线平移到离桃树不远的潭水,最后视线蹭着水面上移,描写盘旋的小鸟。

层次感很强。

4.心中有情,笔下才能有情。

例段——这真是一条云的河流。

……当然。

这滚滚的云河,也不是绝对整齐划一的--------一片连绵的雪白中,细细察看,颜色有轻有重,有浓有淡,而形状,更是千姿百态了。

你看,这里是一排滚滚的云涛,每一簇白云都浓浓地聚着,铺锦叠絮一般,如同一个个雪白的硕大的球体。

那前呼后拥、熙熙攘攘地挤着、碰着,一浪推一浪地向前卷去的阵势,真是大有“波涛滚滚,澎湃万里”的气概呢。

而这边,虽然也是去河的一段,气度却迥异了。

这边的云是薄薄地、匀匀地旋着,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地逶迤着。

有的如轻盈遣明的面纱,有的如少女脸上淡淡的粉妆,还有的简直就是一匹平整的白绢,无言地铺在碧蓝的空中了。

更有那如一挂失了声的瀑布似的线条分明,如奔似溅地横躺着,美丽奇妙得令人叹为现止!而天际——那是最能见造化之神功的了——一傲然地挺立着一簇白云,那形状、那气势,活脱脱就是一匹白鬃野马。

一跃而上青天,便凝然停住了,只保持着那奔腾的雄姿,专供普天之下的人民抬头仰望!——神奇的自然,有着怎样伟大、怎样令人赞叹的创造力呵!——选段中的比喻、拟人句哪里来的?来自于想象。

想象哪里来的?来自于心潮如涌的激情。

>例文1校园一角春风唤醒万物,校园里春意盎然。

远远望去,曩显眼的要数校园里的花园中那几株娇艳的西洋杜鹃了。

每株都伸枝抽叶,吐花展辫。

看,那正中的几根高起的树枝,仿佛从睡梦中醒来不久,还运用比喻和拟人伸展着腰肢,刚吐出粉红粉红的杜鹃花。

微风吹来,杜动静结合,传神地描写鹃花翩翩起舞,好看极了。

躲在杜鹃花后面的那株茶花出了杜鹃花之美。

树也开花了,似乎是看见我们来访,花儿们都羞红了脸呢!把目光移向右边,那一丛丛青翠碧绿的竹子,像几十年没见面的老朋友,互相拥抱着。

它们是佛肚竹,每西洋杜鹃、佛肚竹佛、一竹节都滚圆饱满,像佛祖的肚子,故得其名。

看着看怪树三处景物,作者着,我又觉得它们活像一群顾不得梳头的姑娘,头挨着抓住其“娇艳”“‘u’头,肩并着肩,仿佛在说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字形”等特征。

沿着小路直走到转弯处,就可以看见一棵“u”字形移步换景,的怪树卧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

它像一位大美女,侧着过渡。

身子,孤单地坐在草地上,绿色的长发直垂到腰间。

她的脸正对着我们的教学楼,好像在听我们大声朗读、大声欢笑,又好像在看我们玩耍。

一阵风吹来,她就不觉得孤单了。

看!她跟风儿玩得多开心,那沙沙的声音不妙用拟人,动静就是她爽朗的笑声吗? 结合。

校园的一角的确美丽,也很有趣味,你不妨也来瞧瞧吧!>例文2井冈瀑布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也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

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

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

在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

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

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

乘缆车往下,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缓缓下降。

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这样的高度看万斛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

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需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

这一段,似乎不像开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

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

瀑布落到潭中,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

风呼啸着,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

其实,在瀑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变化。

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于是,一帘瀑布,景象万千,每一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坛变幻的景象。

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

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画高悬于天地之间。

沿着石砌的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

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势不凡。

瀑布不是一泻直下,而是折成两叠。

上一叠,似乎是斜刺里冲出的一支奇兵,急骤驰骋,势不可挡;下一叠,则如千军万马漫山遍野而下,但见戟戈耀目,烟尘滚滚,盈耳的则是风萧马嘶,吼声如雷。

在瀑布的上方,所看到的情景却完全不同。

透过稀疏的树丛,面前只是一条不起眼前的小溪。

水流十分平静,从叶隙筛下的点点阳光,在溪面上轻轻地跳跃着,溪水缓缓流过树丛,流过石滩,像一支极具抒情意味的交响曲,节奏舒缓。

可是,它们哪里知道,仅仅是几步之外,它们的命运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不容许哟一丝犹豫,它们平静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于是,就相互簇拥着向一道深渊一跃而下,也许它们谁也没有想到,这身不由己的一跃,竟使得生命的瞬间变得如此壮观而辉煌!六月,在井冈山旅行,听听瀑布的喧响,那似风似雨的轻吟抑或如雷如鼓的轰鸣,都能引发你内心的面应,因为,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大地律动的脉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