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雪花》
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小动物对雪花的不同看法,乐意学习并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雪的特征,尝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制教学挂图1套,小动物头饰1套,实物绵白糖1盘。
2、课件:课件《雪花》。
活动过程
1、观察实物绵白糖,对学习故事感兴趣。
提问:
(1)看一看,这是什么?猜一猜,可能是什么?
(2)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呢?
(3)闻一闻,尝一尝,确定是白糖。
教师:小动物们也看到一些白白的东西,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2、观看挂图,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内容。
教师有表情、有感情地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
(1)讲至“她(老母鸡)睁圆了眼睛,伸了伸脖子说…”。
提问:老母鸡会说什么呢?
幼儿思考表达,大胆说出“白花花不甜也不咸”的意思。
(2)继续讲故事至“不甜也不咸,吃在嘴里冰冰凉”。
讨论:你知道“白花花”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
(1)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小黄狗和小花猫都说了什么?引导幼儿
学习对话。
(2)老母鸡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学习老母鸡的话。
(3)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4、看图完整地讲述故事,跟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活动延伸:将图片和头饰放置在语言区,鼓励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活动开始,我让孩子们猜测、用多种感官感知等方法来确定绵白糖,以此来铺垫幼儿对故事中各种角色的心理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激起了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演时的表情非常到位,比如模仿小黄狗和小花猫争论不休的样子,模仿母鸡啄了雪花之后的表情。
遗憾的是一直到我上完这次活动,也没有见到我们期盼已久的雪花。
以后在下雪的时候可以继续复习巩固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