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3次作业(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一、不定项选择题1.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 C )。
A.边际成本 B.变动成本C.差量成本 D.机会成本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相关成本的有( ABC )。
A.差量成本 B.机会成本C.酌量性成本 D.沉没成本3.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则该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D )。
A.31 B.32 C.33 D.364.在有关产品是否进行进一步加工决策中,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D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5.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 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 B )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B.3100C.1999D.29006.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差量成本与( AB )一致。
A. 变动成本B. 边际成本C. 机会成本D. 相关成本7.由于未来某项决策而需要在将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称为( B )。
A. 沉没成本B.付现成本C.重置成本D.机会成本8.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可望获得的潜在收益是指( D )。
A.付现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D.机会成本9.某企业现有5000 件积压的在产品,其制造成本为50000 元。
如果再支出20000 元再加工后出售,则这个方案中的沉没成本是( D )。
A.8000 元B.15000 元C.20000 元D.50000 元10.假定某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2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A、B、C、D,其单位贡献毛益额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2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工时各为3小时,4小时,5小时和6小时,则该企业应生产( D )。
A. A产品B. B产品C. C产品D. D产品11.下列通常属于企业约束性成本的是( AD )A. 不动产税金B. 职工培训费C. 广告费D. 厂房、设备折旧12.在产销平衡情况下,某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单位贡献毛益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在于( C )。
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D.该产品销量太小13.某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开支,其中属于专属固定成本的是( ABC )A.为及时完成生产需购进一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生产需支付职工加班费C.生产该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为生产该批产品和以后的生产建造了一间新的厂房14.功能成本评价的评分法是按产品或零部件的( D )打分。
A.成本系数B.价值系数C.功能评价系数D.功能重要程度15.企业应将价值系数( B )的产品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
A.大于1 B. 小于1C.等于1 D. 接近于116.在半成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中,差量成本指( DE )A.原生产能力的维持成本B.原有生产能力对外出租的租金收入C.半成品自制成本D.进一步加工追加的变动成本E.新增专属固定成本17.某企业在8年前购置一台设备,报废时设备折余价值为1800元,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500元(现金收入),进行修理则需花费5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沉没成本是( B )。
A. 1500B. 1800C. 3000D.500018.企业3年前购进一台设备,折余净值为36000元。
现设备需更新换代,可用此旧设备交换一台所需的价值60000元新设备,差价24000元以现金支付。
该方案的付现成本为( C )A. 36000B. 60000C. 24000D. 1200019.有一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方案:一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一个是修复后再出售,修复成本为5000元,降价后出售收入为9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15000元,差量损益为( C )。
A. 4000B. 6000C. 1000D.500020.下列在决策中通常属于沉没成本的是( ACD )A. 固定资产B. 职工培训费C. 无形资产D. 长期待摊费用二、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设备生产能力为10000工时,利用率为80%,现拟用剩余生产能力生产开发新产品。
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单位售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产品设备工时的消耗定额为2工时;此外,还需消耗D材料,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为5千克;B品种的单位售价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单位产品设备工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单位产品D材料的消耗定额为4千克。
该企业能保证D材料的供应,D材料的单价为2元/千克。
要求:用贡献毛益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应开发A产品2、某企业每年生产2000件甲半成品。
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20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4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加工一件甲半成品为乙产成品需要追加8元变动加工成本。
乙产成品的单价为40元。
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2%。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作出企业是否进一步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进一步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应该加工成乙产品(2)进一步加工能力可用于转产其他产品,预计可获得贡献毛益总额8 000元;应该加工成乙产品(3)同(1),如果追加投入20 000元专属成本,可使进一步加工能力达到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
直接出售甲半成品3、某企业目前生产甲产品每年需用A零件18 000件,原由金工车间自己组织生产,自制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8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制造费用3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
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业务员从供应商处咨询到的价格为,采购数量为16 000件以下时,单价为16元;采购数量为16 000(含16 000)件时,单价为15.8元。
如果企业采用外购方式,可将生产A零件的设备转产B零件,可获得的贡献毛益总额为12 000元。
要求:请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5X+12000=16X X=12000件15X+12000=15.8X X=15000件(1)如果A零件需要量仍为18 000件,企业应当自制还是外购?自制总成本:18000×(8+4+3)+12000=282000(元)外购总成本:18000×15.8=284400(元)应该自制(2)如果企业打算缩减甲产品的生产产量,当A零件需要量为10 000件时,应当自制还是外购?自制总成本:10000×(8+4+3)+12000=162000(元)外购总成本:10000×16=160000(元)应该外购(3)如果企业打算扩大甲产品的生产产量,当A零件需要量为30 000件时,此时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4 000元,应当自制还是外购?自制总成本:30000×(8+4+3)+12000+4000=466000(元)外购总成本:30000×15.8=474000(元)应该自制4、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利用率达到100%。
2008年度甲乙丙三种产品的销量、单价和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固定成本总额为400 000元,按照销售收入的比重进行分配。
(1)每年度,该企业总经理都要求财务经理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报告,请完成下表:(2)根据你的分析,请问各种甲乙丙三种产品是否存在亏损?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没有其他用途的情况下,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请说明你的理由。
没有。
否,贡献毛益总额为正数能弥补固定成本,所以不应该停产。
(3)如果企业可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加工的零件销量为2000件,单价为8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贡献毛益总额=2000×(80—40)-20000=60000(元)应该停工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 000件。
正常生产任务为800件,售价为110元/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9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9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90—25=65(元)接受低价追加订货(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90—25+(1000÷200)=70(元)接受低价追加订货(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4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90—25+(4000÷200)=85(元)接受低价追加订货(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不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90—25+(110-65)×100÷300=80(元)接受低价追加订货(5)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3 300元专属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90—25+(110-65)×100÷300+(3300÷300)=91(元)不接受低价追加订货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设备工时总额为24 000工时,人工工时总额为18 000工时。
要求:(1)请用试解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应该先生产乙产品再生产甲产品(2)请写出甲乙两种产品的限制条件,并采用图解法,求解出最优组合。
设:甲产品产量为X,乙产品产量为Y8X+4Y≤240003X+6Y≤18000X≤2500Y≤2000X,Y≥0S=10X+6Y7、某企业对A产品进行定价,预计年生产A产品10 000件,总成本为45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80 000元,直接人工80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为40 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0 000元,目标销售利润率为40%。
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请问:(1)当产量为10000件时,销售单价应是多少?(450000÷10000)÷(1-40%-25%)=128.57(元)(2)当产量为15000件时,销售单价应是多少?(650000÷15000)÷(1-40%-25%)=123.81(元)8、某企业对B产品进行定价,预计年生产B产品12000件,总成本为4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00 000元,直接人工120 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为90 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70 000元,目标成本利润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