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交通灯的发展情况 (3)2、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3)2.1、技术控制要求 (4)2.2、总体方案确定 (5)2.2.1、方案的原理 (5)2.2.2、方案的特点 (5)2.2.3、方案的选择依据 (6)3、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控制硬件设计 (6)3.1、输入点和输出点分配 (6)3.2、硬件选择 (7)3.3、硬件连接 (8)4、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程序流程图 (8)4.2、梯形图 (9)5、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仿真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程序仿真调试 (11)致谢辞: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梯形程序图: (17)指令程序: (19)电源图: (21)电气原理图: .......................................................................................................................... ..22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居民出行次数和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拥挤、车流量不均衡等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经常会为道路拥挤、交通秩序混乱、出行时间过长等城市交通问题倍感苦恼,例如: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而红灯方向却排着长队等候通过。

因此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如何才能保持城市交通的安全便捷、高效畅通和绿色环保,已成为政府政策规划的一个重点问题。

通过对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认识掌握。

同时也培养自身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使我们受到了PLC系统开发的综合训练,从而能够使我们进行PLC系统设计和实施,并且掌握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系统的每个环节的实际制作,锻炼了自身的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这为我们将来的上岗实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概述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早期的PLC主要用于顺序控制,今天的PLC已经能够应用于闭环控制、运动控制以及复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已逐步发展成为有一类解决自动化问题的有效而便捷的方式。

由于PLC自身具有功能完善、结构模块化、开发容易、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点,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而且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PLC必将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PLC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系统和输入、输出接口。

PLC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PLC的组成框图系统电源有些在CPU模块内,也由单独作为一个单元的,编程器一般看作PLC的外设。

PLC内部采用总线结构,进行数据和指令的传输。

外部的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各种以及各种传感器检测信号作为PLC的输入变量,它们经PLC的输入端子进入PLC的输入存储器,收集和暂存被控对象实际运行的状态信息和数据;经PLC内部运算与处理后,按被控对象实际动作要求产生输出结果;输出结果送到输出端子作为输出变量,驱动执行机构。

PLC的各部分协调一致地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

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系统工作任务管理及应用程序执行都是按循环扫描方式完成的。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两个部分:自诊断及通信响应的固定过程和用户程序执行过程,如图1-2所示:图1-2 PLC工作过程框图PLC在每次执行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复位、监视、定时等内部固定程序,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然后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

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则进行相应处理。

当PLC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循环进行前两个过程。

而在PLC处于运行(RUN)状态时,PLC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扫描、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五个工作阶段循环工作。

每完成一次以上五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成为有一个扫描周期。

一次扫描周期也可以简单的分为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三个阶段。

为了提高PLC的处理能力,要求PLC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目前,有的PLC的扫描速度可达0.1ms/k步左右。

PLC的扫描速度已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在存储容量方面,有的PLC 最高可达几十兆字节。

为了扩大存储容量,有的公司已使用了磁泡存储器或硬盘。

而当前中小型PLC 比较多,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今后PLC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超大型和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现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储器,功能强。

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使配置更加灵活,为了市场需要已开发了各种简易、经济的超小型微型PLC,最小配置的I/O点数为8~16点,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

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

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 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应用范围。

而加强PLC联网通信的能力,则是PLC技术进步的潮流。

另外PLC的外部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而在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不断提高。

除了大多数PLC使用的梯形图语言外,为了适应各种控制要求,出现了面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BASIC、C语言等)等。

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进步的一种趋势。

所以通过PLC对十字路口交通灯进行控制,是大势所趋。

由于PLC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比原来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更加的稳定、效率更高,而且减少了很多的外部继电器和接触器的使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很好的弥补了原有控制系统的不足,更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十字路口的交通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交通拥挤,车流量不均衡,出行时间过长等问题。

因此,我们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十字路口交通灯,使十字路口交通的管理更科学化,更有条理,也使交通更加的便捷畅通。

1、1交通灯的发展情况城市进路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是以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为前导,与汽车工业并行发展的。

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由于交通的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把各个历史阶段当时的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交通自动控制中来,从而促进了交通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早在1850年,城市交叉口处不断增长的交通就引发了人们对安全和拥堵的。

世界上第一台交通自动信号灯的诞生,拉开了城市交通控制的序幕,1868年,英国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街口安装了一台红绿两色的煤气照明灯,用来控制交叉路口马车行,但一次煤气爆炸事故致使这种交通信号灯几乎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

1914年及稍晚一些时候,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才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它们采用电力驱动,与现在意义上的信号灯己经相差无几。

1926年英国人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早期的交通信号灯使用“固定配时”方式实行自动控制,这种方式对于早期交通量不大的情况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流量增加、随机变化增流强,采用以往那种单一模式的“固定配时”方式己不能满足客观需要,于是一种多时段多方案的信号控制器开始出现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只有一种控制方案的控制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早开始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之后是英国,当时使用的车辆检测器是气动橡皮管检测器。

车辆感应控制器的特点是它能根据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量来调整绿灯时问的长短,使绿灯时间更有效地被利用,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时问延误,比定时控制方式有更大的灵活性。

车辆感应控制的这一特点刺激了车辆检测器技术的发展。

继气动橡皮管式检测器之后,雷达、超声波、光电、地磁、电磁、微波、红外线以及环行线圈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当今在城市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交通监测和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最广的是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超声波检测器主要在日本等少数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实现了以一个城市或者更大地域,而非简单的一个路口的交通总体控制系统。

195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首次利用模拟计算机和交通检测器实现了对交通信号机网的配时方案自动选择式信号灯控制,而加拿大多伦多市于1964年完成了计算机控制信号灯的实用化,建立了一套由IBh1650型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电子数字计算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

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可以说,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经历了手动到自动,从固定配时到灵活配时,从无感应控制到有感应控制,从单点控制到干线控制,从区域控制到网络控制的长远过程。

交通控制研究的发展,旨在解决人类交通因需求的增多而日益繁重带来的问题,局限于进路建设的暂时不足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增长,就要使更多的车辆安全高效的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避免因无序和抢行等无控制原因造成的不必要阻塞甚至瘫痪,另外,针对整个交通线路车辆的多少实时调整和转移多条线路的分流也十分必要。

交通网络是城市的动脉,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工业文明水平。

交通关系着人们对于财产、安全和时间相关的利益。

具有优良科学的交通控制技术对资源物流和人们出行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保证交通线路的畅通安全,才能保证出行舒畅,物流准时到位,甚至是生命通道的延伸。

2、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2.1、技术控制要求注:0表示灯灭,1表示灯亮。

2.2、总体方案确定2.2.1、方案的原理本方案所要实现的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运行,并利用PLC对十字路口交通灯进行控制:总共有2个输入点和16个输出点,两个输入是系统的开和关,用代替交通灯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和闪烁作为信号的输出,把灯分为东西两组,南北两组,各有红、黄、绿三种,分别用来指示左转弯和直行,另外,还有四组人行道上的红绿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