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检测鉴定报告模板讲解

可靠性检测鉴定报告模板讲解

沪房鉴(0 )证字第(2012)-()某某房屋可靠性鉴定报告二○一二年四月1、工程概况 (3)2、鉴定目的 (3)3、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3)4、鉴定内容 (4)5、鉴定结果 (4)5.1结构现状调查 (4)5.2地基基础工程 (5)5.3上部结构工程 (6)5.4围护结构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13)5.5结构布置、支撑布置及构造措施 (13)5.6结构构件外观质量及损伤情况检查 (14)5.7构件变形检测 (18)5.8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21)5.9混凝土中C L-含量及侵入深度检测 (22)6、结构相关鉴定 (23)6.1结构验算分析 (23)6.2结构可靠性鉴定 (23)6.3结构抗震鉴定 (28)6.4结构耐久性鉴定 (32)7、检测结论 (33)8、鉴定结论 (34)9、处理建议 (35)10、检测鉴定人员 (35)11、检测鉴定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 (36)12、检测鉴定依据 (36)13、附录 (37)13.1附图 (37)13.2检测照片 (37)1、工程概况※※项目是以原钢厂厂房的改造为基础,以原厂房作为维护结构和屋顶,将原厂房改造为影视工业园。

原钢厂C区为原高线车间,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包括原高速线材工程主车间(主厂房)、1#、2#、3#成品码头等四个区域,结构形式均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屋架为矩形截面混凝土折型、屋面采用预制混凝土屋面板。

2、鉴定目的目前该工程业主在拟对C区进行功能改造,确定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为了解C区厂房的结构现状,为后续改造提供技术依据,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单位于2010年06月日赴工程现场,对原钢厂C区厂房进行可靠性、抗震性的相关检测鉴定。

3、主要检测仪器设备4、鉴定内容检测鉴定内容为:结构现状调查、地基基础工程、上部结构工程、结构相关鉴定。

5、鉴定结果5.1结构现状调查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及现行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原钢厂C区的结构现状及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填写工业建筑初步调查表,结果见下表:5.2地基基础工程经调查,原钢厂C区的地基均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

主车间A轴~B轴间上部结构已经拆除且地基已经开挖,现场对地基现状进行检查,未发现地基存在显著的变形和滑移迹象,地坪无沉降裂缝。

现场随机开挖部分基础,对其基础埋深及尺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基础尺寸检测结果汇总表基础几何简图5.3上部结构工程5.3.1、构件截面尺寸现场对C 区部分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行检测,牛腿、吊车梁截及屋架的截面示意图如下:牛腿截面示意图 吊车梁截面示意图12345678965432178918m 、21m 跨屋架截面示意图 24m 跨屋架截面示意图1)、随机抽取部分混凝土排架柱构件,对其截面尺寸进行量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排架柱构件截面尺寸检测结果汇总表(单位:mm )2)、随机抽取部分吊车梁构件,对其截面尺寸进行量测,检测结果见下表:吊车梁截面尺寸检测结果汇总表(b1×b2×h ×H )(单位:mm )3)、随机抽取部分混凝土屋架,对其截面尺寸进行量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截面编号位置详见屋架截面示意图):屋架截面尺寸检测结果汇总表(单位:mm)5.3.2 钢筋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现场随机抽取部分混凝土排架柱构件,采用钢筋位置探测仪对其钢筋配置及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并用局部剔凿表面混凝土进行验证,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5.3.3 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现场随机抽取部分混凝土柱,采用钻芯法对其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

混凝土强度推定区间:32.4MPa~36.6MPa说明:上表中,d 为芯样平均直径,H 为芯样高度,H/d 为芯样高径比,F c 为芯样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值,cor cu f ,为芯样混凝土抗压强度值,,cu e f 为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根据现场情况,对该工程主厂房、1#成品码头、2#成品码头和3#成品码头吊车梁随机抽取32个构件,采用回弹法(钻芯修正)检测其混凝土强度。

该建筑主厂房B-D轴两跨区域吊车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其余吊车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相应检测结果如下:芯样试压结果及对应位置回弹法检测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汇总如下表:修正后回弹法所检测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结果如下表:说明:表中n 为回弹测区数,η为修正系数,c cu f m 为平均值,c cuf s 为标准差。

规范规定,对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大于25MPa ,标准差大于5.5MPa 时,不对该批构件进行按批推定混凝土强度。

根据上表,分别对符合按批推定条件的楼层按批推定其混凝土强度,结果如下:5.4 围护结构砌筑砂浆强度检测现场随机抽取部分围护墙体,采用贯入法对其砌筑砂浆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说明:①表中dj m 单位为mm ,其余数据单位为MPa ;dj m 为第j 个构件的砂浆贯入深度平均值;c j f ,2为第j 个构件的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c f m 2为同批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cf2δ为同批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c e f 1,2为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一;c e f 2,2为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二;c e f ,2为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

②当变异系数大于0.3时,按单个构件进行推定。

5.5结构布置、支撑布置及构造措施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原钢厂C 区目前的支撑布置、整体性连接等构造措施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见下表:5.6 结构构件外观质量及损伤情况检查以排架作为检查单元,对结构构件可见部位出现的开裂、露筋、钢筋锈蚀及其他耐久性损伤进行全数检查,检查结果见下表(排架简图如下):主车间45~49轴及1#、3#码头(轴线见括号内)排架示意图2#码头排架示意图主车间1-44轴排架示意图注:码头区域无天窗布置,上述示意图仅供标识。

5.7构件变形检测在C区随机抽取部分柱构件,采用全站仪对其侧向位移度进行检测;随机抽取部分吊车梁及屋架,采用全站仪对其跨中挠度及屋架侧向矢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说明:变形检测结果表中,柱侧向位移以向东、向南为“+”,吊车梁及屋架挠度以向上为“+”。

5.8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现场抽取部分混凝土构件,对其碳化深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5.9混凝土中Cl-含量及侵入深度检测现场随机抽取部分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硝酸银滴定法对混凝土中Cl-含量及侵入深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耐久性规定的相关要求,最大Cl-含量不得大于1%,所测构件Cl-含量均未超过该值。

故可判定Cl-含量对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尚无显著影响。

6、结构相关鉴定6.1结构验算分析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现行相关规范及委托方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结构计算软件对原钢厂C区进行验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

6.2 结构可靠性鉴定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将原钢厂C区厂房划分为构件、结构系统、鉴定单元三个层次;构件及结构系统两个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和三个使用性等级,鉴定评级按照《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分层进行鉴定。

鉴定步骤如下:根据现场检测及计算结果,确定单个构件的安全性及使用性等级;根据各单个构件的评定结果,确定结构系统(构件集)的安全性及使用性等级;根据各结构系统的评定结果,确定鉴定单元的可靠性等级。

6.2.1构件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按承载能力、构造和连接两个项目评定,并取其中较低等级作为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等级按裂缝、缺陷和损伤、变形、腐蚀四个项目评定,并取其中的最低等级作为构件的使用性等级。

构件名称同结构构件外观质量及损伤情况检查结果汇总表,鉴定结果见下表:构件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评级表:说明:根据《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本次构件安全性及使用性评定仅选取主要结构构件参与进行,屋面板、连系梁等一般构件作为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统一进行评定。

6.2.2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评级鉴定单元划分为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三个结构系统,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分别评定其安全性及使用性等级。

地基基础的安全性评定划分为地基变形及稳定性两个项目,使用性评定划分为影响上部结构正常使用的地基变形一个项目;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评定划分为整体性及承载功能两个项目,使用性划分为使用状况及水平位移两个项目;围护结构的安全性评定划分为承载功能及构造连接两个项目,使用性评定划分为功能与状况一个项目。

鉴定结果如下: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表6.2.3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评级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评级按其所划分的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结果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评定,以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为主。

评定结果如下: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表说明:1.本次可靠性鉴定是针对建(构)筑物在现有状况下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总体评价;2.术语:构件的安全性评级标准a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安全,不必采取措施;b级: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的下限要求,不影响安全,可不采取措施;c级: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影响安全,应采取措施;d级: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已严重影响安全,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构件的使用性评级标准a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能正常使用,不必采取措施;b级: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尚不明显影响正常使用,可不采取措施;c级: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明显影响正常使用,应采取措施。

结构系统的安全性评级标准A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不影响整体安全,可能有个别次要构件宜采取适当措施;B级: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的下限水平要求,尚不明显影响整体安全,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C级: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影响整体安全,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D级: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安全,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结构系统的使用性评级标准A级: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不影响整体正常使用,可能有个别次要构件宜采取适当措施;B级: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尚不明显影响整体正常使用,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C级: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正常使用要求,在目标使用年限内明显影响整体正常使用,应采取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