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加快实施脱毒种薯产业化,提高种薯的生产水平 和质量水平已刻不容缓。马铃薯在我国农业中具 有很大的潜力,经济效益前景看好。一则马铃薯 各种方便食品等备受人们青睐;二则国内市场的 一些国外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消费量 逐年增加,大大刺激了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三、马铃薯生长发 育环境条件
(一)水分
块茎增长期。地上部处于盛花期,这时茎叶生
长量达到最高峰,薯块增长量最大,对水分要求 达到最高峰。只有供给充足的水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使光合 作用旺盛进行,利于养分吸收、转移,从而获得 高产。
淀粉积累期。本期需水量不大,土壤水分过多
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面腐烂。超过30小时 块茎大量腐烂,42小时后几乎全部烂掉。因此, 低洼地种植应注意本期的排水和实行高垅栽培。
(三)光照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长日照、高强度利于光合 作用。
光照不足生育期间茎叶易徒长,延迟块茎形成, 短日照利于块茎形成。日照时数 11~13小时为 适宜。
光照明显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在散射光下培育 短壮芽进行催芽播种,是苗齐、苗壮达高产的一 项重要措施。
(四)气体
土壤是马铃薯块茎根系生长的场所,土壤中 气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根系的发育和 块茎的产量与品质。耕作层土壤孔隙度达到 56%,大小孔隙之比1:2.62,空气容量16% 时,是马铃薯生长较好的土壤气体环境。
(二)温度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 发芽期。10厘米地温7~8℃,幼芽即可生长,
10~12℃,幼芽可茁壮成长很快出土。 幼苗期。植株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7~21℃。幼苗
在-2~-1℃时,茎部受冻害,在-3℃时茎叶全部冻 死。但马铃薯侧芽可重新萌发生长出新苗来。 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期,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为21℃,42℃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地下部块茎 形成与膨大最适宜温度17~18℃,超过20℃生长渐 慢,30℃时块茎停止生长。
生产中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深施碳氨, 合理密植,重视通风透光等都是增加CO2浓 度,改善地上、地下气体环境的有力措施。
二、马铃薯市场需求及前景展望
(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
由于马铃薯是块茎留种而不是种子留种,所以 各种病毒、类病毒极易在块茎中积累,并逐年 加重,这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种植 脱毒马铃薯是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 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 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马 铃薯种植面积7080万亩,据有关专家估算,脱 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了1400万亩,约占马铃薯 种植面积的20%左右,马铃薯种薯脱毒繁殖田 约140万亩。
近年来中早熟品种、加工品种和高淀粉品种发展 迅速,预测将在北方马铃薯品种结构占有 30~40%的比重。
(二)马铃薯发展前景
我国马铃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且前景光明。目前, 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已超过600万吨,居世界首位。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90%用于鲜 食,加工比例近两年虽有所上升,总体上仍保持 在10%左右,而国际上平均加工比例约为70%, 最高可达到80% 。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普遍认识到 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增收作用和优质品 种在市场竞争中的商品价值,对更新优质脱毒种 薯的要求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我国马铃薯科研 和生产上,多年来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生产 上利用的品种类型单一,多为高产品种,品质较 差,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生产上利用的品种与 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市场上大量需求的优 质炸片品种和中早熟品种,生产上面积很小,加 之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市场竞争能力差,急需 市场需求的优质脱毒种薯。
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我国马铃薯发展现状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由于它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生育期短、营养成份全面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 视,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及的绿色保健食品 。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 四种主要作物。也是除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 位淀粉原料作物,马铃薯淀粉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纺织、造纸、化工、铸造、钻井、饲料 等行业。
根据马铃薯种薯栽培制度和类型、品种类型,结 合马铃薯生物学特性,参照地理、气候条件和气 象指标,将中国马铃薯种植分为四个栽培区: 1.北方一作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 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 大部分和全部,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左右; 2.中原二作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 省的南部,以及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 浙江、安徽和江西,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 左右; 3.南方冬作区:包括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 台湾,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 4.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 西藏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本区种植面积占全 国的40%左右。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四
川、贵州、云南、新疆、青海等广大中西部地区。 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7—2.8亿亩,总产量 2850—2900亿公斤,单产1000—1055公斤/亩,我 国2000年马铃薯总面积为6752万亩,总产550亿 公斤,单产815公斤/亩。在我国马铃薯的消费中, 菜用占55%,淀粉等加工仅占7%,出口及饲料 占14%,种薯占24%。我国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 占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之一, 但我国并不是马铃薯产业强国。
在马铃薯的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不同。
幼苗期。需水分不多,这时叶面积小,蒸腾水
分少,如果水分过多,对根系的向下伸展反而不 利。
块茎形成期。是最需水的关键期之一,北方旱
作区这时正是6月下旬~7月上旬左右,大多数年 份,雨季姗姗来迟经常出现干旱缺雨,因此本期 的水分具有临界水的作用。
据研究,干旱年浇水可增产30~40%,淀粉含量 提高1.6%,光合势提高20%,光合生产率提高 3%,对养分利用率氮肥提高11.5%,磷肥提高9~ 11%。同时促进了养分吸收与运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