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一书第一章第一节,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也是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开端。

本节设置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信息;二信息的特征。

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然后了解信息的特征,这是全书的基础内容。

本节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内涵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方式,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有新的认识。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掌握,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之间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

学生虽然容易接受和理解“生活在一个信息海洋”的观念,但也同样容易忽视信息的存在,普遍存在“信息有很多,但是太平常”的想法,对信息缺乏足够的重视。

2、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富于激情,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亟待针对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研究信息的热情、认识合理使用信息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始增强,能够自我调控,积极参与思考,发挥学习自觉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2)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并能举例说明;(3)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 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1)、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能挖掘出信息应用的价值意义。

2 教学难点(1)、信息的具体具体含义。

(2)、实例的理解与提炼。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