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在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与乡镇基层干部演讲稿
汇编
乡镇在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一、我们推行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是从反面教训和正面经验碰撞出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服务群众的有效办法
近几年,我们在加强对农村群众管理和服务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多项活动。
先后成立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加强了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劳动就业保障大厅的建设;推广了“五四三”联调联防模式;进行了教育危房改造、村村通水泥路、集贸市场硬化、镇驻地小城镇建设、敬老院和卫生院建设等工作都为群众带来了实惠。
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最近两次村委换届工作中发生的三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
第一件事:有个村支部书记在换届中没有被选上,村里有三五十名群众到镇政府上访,说原支部书记在任期间,没有经过任何研究,随意给部分村民减免了果园承包费,并且合同签署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第二件事:有个村民到镇政府上访,说是村前任班子定的事,新上任的班子不承认。
原来的事情是如何定的,新任干部“老好人”主义,不愿得罪人,因为当时没有协议,也没有记录,致使事情无法查证了。
第三件事:农村班子建设、民主决策方面,尽管是做出了决策,但是没有纪要、没有记录,由此引发的群众矛盾日趋增多。
相反,我们镇xx家村连续15年没有矛盾纠纷上交。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村正是因为注意在干部决策方面留有记录,矛盾调解方面留有协议,牵扯经济事项时留有合同,所以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为此,我们提出要在总结xx家村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镇推行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事项签合同,包括农村土地、集体资产、厂矿企业承包这些与群众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普遍关注的内容;社会事务签协议,包括农村建房管理、公共事务、社会道德、公益事业、治安防范等内容;政治工作看纪要,包括涉及村全局性重大事项决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干部使用管理等政务决策方面的内容。
二、全方位抓好工作配套,保证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顺利推进
一是组织领导配套。
我们确立了镇里牵头、以村为主的工作原则,全面建立完善镇、区、村三级组织领导体系。
在镇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信访办、综治办、村镇办、计生办等相关职能站办所的职能,与村配套联动;在工作区,继续强化综治工作站第二道防线建设;在村级,健全完善了村级综治办和“村民说事室”建设,强化日常检查考核并与年终奖惩挂钩。
二是制度建设配套。
我们把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农村管理制度系统化,制定出台了《xx镇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三十条》,涵盖了党务、政务、财务方方面面;同时在全镇推行农村干部“周一集中办公”制度和“八必管、三到场”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法律宣传配套。
在农村干部层面,我们主要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定期集中进行培训,每半年和年终都搞两次大规模的集中依
法办事教育活动,教育农村干部学法、懂法、依法办事。
在群众层面,我们在全镇开展了以“思想觉悟好、遵纪守法好、环境卫生好、和睦相处好、创业致富好、崇尚科学文明好”为内容的新型“六好家庭”创建活动,建立起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新机制。
四是规范程序配套。
契约化管理最重要的是契约的内容要合法,程序要民主、平等,契约的制定还要合理。
为此,我们统一制定了契约签订流程,按照“八步法”对各类契约的签订做出严格的规定。
如以农村集体房屋租赁为例:第一步,由村两委、村民或村民代表联名提出方案;第二步,村两委研究确定契约事项,起草契约文本;第三步,按照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的要求,向镇党委汇报;第四步,凡契约涉及的范围、内容,采取的契约形式,全部实行民主决策,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契约文本;第五步,进行公告、公示,征求群众意见,修改完善,确保体现群众的意愿;第六步,由镇审核小组和法律顾问审阅把关;第七步,签订契约,所有正式合同原则上都进行公证;第八步,对签订的所有契约分类备案,整理归档,一式数份分别存于当事人手中及村委会、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五是档案管理配套。
红口白牙不如白纸黑字。
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档案,有了契约,农村干部在平时办事就有了依据、调解矛盾就有了根据。
因此,我们引导农村干部加强了契约化档案管理,使契约形成完整档案留存,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框框有协议、决策有档案”。
三、我们工作中收到的效果和几点体会
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推行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全镇面上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了,农村干部的决策程序规范民主了,镇村两级干部超脱了。
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第一,契约化管理是农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实现民主平等、公开透明的一个良好平台。
契约管理是一个立足各方利益,平等商议相互妥协最终达成合意的过程,是一种民主公开的过程。
推行契约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村干部“一言堂”、暗箱操作或推行强权政治等问题,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管、群众的事情群众办。
第二,契约化管理是由干部管理群众的“单治”向干部群众“双治”转变的一个重要手段。
契约化管理让干部群众都痼上了“紧箍咒”,形成不但“管民”更“管官”的工作模式。
通过契约化管理,让干部群众一起学法、懂法、用法,并严格依法办事,规范了镇村干部工作行为,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促使干部群众都要讲信誉,重诚信。
第三,契约化管理是农村干部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一种有效机制。
契约的订立流程就是一个让群众参与、镇党委审核、法律顾问把关的过程。
同时,镇村两级配套联动,通过契约化管理准确掌握全镇政治、经济和社会事项信息,有利于落实矛盾风险评估机制,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目的。
去年,我们有一个村,村两委研究要在村里上一个项目,向群众一家一户发了一封征求意见信,结果大部分群众不同意,村委只好将该决议暂且搁置,从而避免了群众集体访的发生。
xx村今年四月份在与圣基建材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严格执行契约化管理,合同顺利签署,村和群众都得到了实惠。
乡镇基层干部演讲稿
大家好!我叫XXX,是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能够站在大家面前发表演讲,心情十分激动,感到无比荣幸。
今天,我作“我最喜欢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的演讲,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抒发自己的心声,目的是与大家共勉,凝聚正能量,推进乡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治国理政、促进工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最喜欢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是“钉钉子精神”。
习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杨善洲61岁那年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以一个普通群众的身份背起铺盖,赶到大亮山,开始绿化造林。
杨善洲初到大亮山时,大亮山山秃水枯,满目荒凉。
杨善洲咬定青山不放松,20余载历尽困难,艰苦创业,把秃岭荒坡的大亮山建成大林场,望去满目苍翠,泉水常流,成为人间聚宝盆,被当地群众誉为当代愚公,是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杨善洲之所以能把秃岭荒坡的大亮山建成人间聚宝盆,凭得就是习总书记的一句话“钉钉子精神”,坚持20余载,一锤一锤接着敲。
贵州省遵义市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从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
百万斤,家家户户吃上梦寐以求的大米饭,“生命渠”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大发渠”,XX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发之所以能凿出“生命渠”,实现群众吃大米饭的愿望,靠得也是习总书记的一句话“钉钉子精神”,30余年来不停地钉钉子,钉出小康幸福路。
当下,乡镇工作十分繁忙,要带领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总书记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每个乡镇干部要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岗位责任性,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响应习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以习总书记“钉钉子精神”,认真做对待每一项工作,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取得实际成效,获得党委政府的肯定,获得广大群众的点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子已进入炎热的夏季。
我们乡镇干部要拿出比夏季还热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认真努力钉实钉牢每一颗钉子,促进乡镇各项工作发展,取得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