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测量错误初支侵限严重擅自处理塌方事故

隧道测量错误初支侵限严重擅自处理塌方事故

隧道测量错误初支侵限严重擅自处理塌方事故
一、案例背景
某客专某隧道全长 5853.7m。

最大埋深近 200m,隧道进口( DK51+076.3) -DK51+094及DK56+890-岀口
(DK56+930)段为浅埋黄土地段。

隧道于 2006年7月15日开始掘进施工。

2007年5月5日中午约13:30分,该隧道岀口 DK56+568〜575段起拱线以上发生坍方,长度约 7米,坍方体高度约 5 米。

事后施工单位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各方非常重视,监理单位的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布置抢险加固事宜。

5 月 10 日,由业主主持召集咨询、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召开隧道塌方情况分析及处理会议,会前各方共同踏勘了事故现场,会后形成会议纪要。

1 、施工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该项目部的督促指导,成立由局指主要领导督办的应急处理小组,妥善处理塌方现场,避免岀现二次塌方及可能岀现的其他险情。

2、该项目部要根据 5月 10日会议精神及时安排塌方段及其附近断面的变形观测、监控工作,由测量技术人员定时监测,汇总分析围岩变形情况并报项目总工程师确认。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

3、施工单位在未收到经业主审批的塌方处理方案设计之前,不得对塌方面进行安全防护之外的封闭、填充等处理,目前所做的工作仅限于加固、监测及抢险准备等,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二、事故原因
事发后,由建设单位牵头组成了事故调查组,调查的结果是一起工程测量事故导致隧道起拱线以上初支侵限(长度约 85 米,侵入二衬 15 厘米左右),二衬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隐瞒不报,自己设计了凿岀初支、替换型钢拱架的补救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包工队为赶进度,加大一次替换长度,才导致此次塌方事故。

三、处理方案
1 、加固塌方段前后各 10 米,防止塌方范围扩大。

2、观测、观察,确认安全后,用木材或钢材搭设棚架,直至塌方体顶部,防止塌方体顶部再次塌方。

3、立型钢钢架,每次一榀,间距0.5 米,钢架间用钢筋焊接。

4、对塌方段进行衬砌,衬砌顶面回填河砂作为缓冲层,然后压浆处理。

5、对初支侵限没有处理完的部分,应严格按每次一榀替换型钢拱架,满足二衬设计厚度,确保施工安
四、事故损失
1、直接损失:施工单位的返工费、工程加固费、现场施工人员窝工损失费及部分施工机械闲置费,按照当时合同价格合计 87 万多元。

(现行《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铁建设 [2003]48 号),直接经济损失 30 万元及以上, 100 万元以下属工程质量大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