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钟丽芬韶关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能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笔者就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财务管理内部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企业财务管理能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企业会计在高级管理层面前陷于窘境。
会计内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
同时,机制的问题也使内控考核缺乏力度。
有的企业没有人去考核检查,有的即便进行考核,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致使内控执行效果很差。
即使在已建立考核制度的企业中,大多数深度和广度不够。
内部控制标准的缺位导致内部控制考核监督难于操作。
2.内部审计控制薄弱。
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制,但是内部审计却难以充分发挥其职能。
不少企业匮乏内审工作的正确认识,
对企业内部设立内审机构表现得不积极。
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审机构,但是内审机构的监控作用却未得到充分发挥。
3.企业监督乏力,财务控制存在不足。
匮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有时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因没有有力的监督。
而落实效果也不尽人意。
4.风险意识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下、__________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1.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是执行内部控制后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但没有发生财产损失并不意味着内部控制制度就完善。
财产的保管职能与记录职能必须分离则是实现基本目标的基本前提。
在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时,评估人员应以职业怀疑的态度。
假设各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对财产物资的安全造成的影响作出判断。
如果认为各种情况的发生,在制度中都明确了保护措施,则可认为制度本身是完善的,否则应提醒制度设计者作适当补充。
2.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内部控制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单位整个内部控制的核心子系统。
反映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会计工作通过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形式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信息来实现其反映职能。
评估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内容既包括对会计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与分工、核算原则、核算流程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也包括对具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审计结果进行评估。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是正确评估会计信息准确有效做法。
3.企业决策畅通有效。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讲究效益和效率的。
评价内部控制时,不仅要评估正在实施的决策活动,更要评估已经实施有结果的决策,看决策依据是否充份、真实、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过于繁杂,决策结果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实施结果是否满意等。
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是长期性的、自觉性的。
除了评估,企业还应建立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制度,通过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检查,来评价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1.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设计一套制度,而在于如何保证制度的执行。
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要得到有效监督。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否则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对企业风险的防范毫无作用。
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
效。
一是强化领导层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要强化企业领导层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突出领导层在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二是要准确把握授权的“度”;在具体设置权限时,要做大量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工作之需要、管理之需要、控制之需要进行设置,避免“超度授权”,同时也要避免管得过死。
三是要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程度;首先,增强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运行的科学性;其次,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文化氛围。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培育和发展经理人市场。
经理层是内控制度的执行者及有关情况的反馈者,他们在提高内控效力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四,积极采纳外部中介机构的建议。
特别要重视注册会计师在对单位内控制度测试后向管理当局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书。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企业内控制度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转型,部分内控流程要及时更新,开办新业务时,要做到制度先行。
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使内控制度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不会停止。
企
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
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
3.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一个企业中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而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应通过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
该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首先在企业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其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墓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最后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
4.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
在强化内控制度建立的同时,必须注重人的道德品质、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内控的培训、宣传力度,只有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即便内控制度中有不完善的地方,管理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隐患也会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控制。
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督的制度,它是集投资、金融、管理、营销、法律、信息等知识和能
力为一体的,控制人员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保证,内控制度是不可能完全到位的。
5.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加强风险评估,提高企业诊断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是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企业的风险评估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经营效果和效率。
强化风险评估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做起,首先培育风险管理环境。
以管理层为首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的管理理念,通过各式方式宣传贯彻到每个岗位,转变被动思维模式,主动积极防范各项风险。
其次提高评估人员业务风险评估水平。
最后是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
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结合内外部因素制定风险评估标准、管理制度和手段。
设立风险评估模型,运用历史资料分析、环境分析等方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于评估出的风险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发生的概率、可接受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并设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管理的范围之内,确保公司的经营持续可控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何世贵.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监管[J].中国农业会计,2009(09).
金孝娟.培训中心内部财务控制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7).224经济论丛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