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12月18日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和中国路桥集团强强联合,新设合并组建的。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票号码:1800)(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
2015年,中国交建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
公司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依赖度降低,房地产、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投资等业务占比提升,经营性资产占比近1 / 3,投资利润占比超1 / 3,海外业务利润在公司整体占比超过1 / 3;公司大力发展集策划、投融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综合化业务,通过高端对接不同层级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向投资商、集成发展商、开发商转型。
我们回眸至10年前,中国交建以合并重组、整体上市开启发展之路,在建筑类中央企业中综合效益遥遥领先,收获了伟大改革的巨大红利。
在随后的市场热点切换中,我们较好的抓住了中国高铁建设市场有限开放的机遇,没有很好的把握住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这一得一失之间,既能看到,花无百日红,在市场大潮中保持领先优势何其之难;又能看到,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们,总是给人们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我们无法调整自我、没有做好准备,就无法适应市场,就会被市场抛弃。
【摘自中国交建官网】
中国交建在2015、2016年度稳居全球最大承包商第四名,营业收入远超第五名中国电建,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未来进入前三名指日可待。
2014年12月23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绿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股东购买协议,中交集团以总价约60亿港币收购绿城24 %的股份。
交易后,中交集团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2015年6月10日,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标志着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正式开始运营。
(一)国内市场
中国交建作为交通部的亲儿子,在交通基建、港航工程方向一直傲立群雄,其中又以中交二航局最为优异。
如果说德国是欧洲工业品质的代表,那二航局可以说是中交中的德国。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二航局)创建于1950年,是原交通部直属四大航务工程建设一级施工企业之一。
2006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世纪90年代,二航局高起点进军桥梁建设市场,致力于打造中国建桥企业第一品牌,建造和参与建设了百余座跨江、跨海特大桥,承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外海环境中最大跨径斜拉桥金塘跨海大桥及拥有世界第一隧道锚的贵州坝陵河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
与此同时,二航局先后承建和正在建设的鄂东长江大桥、福建平潭海峡大桥、辽宁辽河特大桥、济南建邦黄河大桥、新疆果子沟大桥、宁波明州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马鞍山长江大桥、钱塘江九堡大桥、崇启大桥、嘉绍大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中朝鸭绿江大桥、曹娥江大桥、岱山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等有重要影响的桥梁工程,2010年11月25日,公司正式收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中标通知书,中标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国内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进
一步巩固了在国内建桥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航局为我国由桥梁建设大国向桥梁建设强国迈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桥梁市场
国内建设大桥实力最为雄厚的三家企业,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中铁建大桥局。
中铁大桥局,前身为1953年4月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经政务院批准成立的铁道部大桥工程局(2001年改制为现名),是中国唯一一家集桥梁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四位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公司,具备在各种江、河、湖、海及恶劣地质、水文等环境下修建各类型桥梁的能力。
中铁大桥局是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一直引领着中国桥梁事业发展。
迄今,公司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1200余座大桥,总里程1300余公里,并先后参加了铁路干线和高等级公路建设。
中铁建大桥局,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三、四支队,1953年改为铁道兵第三师,1984年1月兵改工为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1年6月改制为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3月改建为现名。
总部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
相对中铁大桥局以及中铁建大桥局,作为交通系统的孩子,中交二航局在业内更能获得高层的支持,在建设跨江跨海大桥时更易获得海事、水运方方面面的支持,良好的口碑、丰富的业绩,中交二航局未来必将在国内桥梁市场取的更大更多的成就。
铁路市场
2011年6月30日15时,公司参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公司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和轨道工程施工成套核心技术,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特大型项目管理经验,发展成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第三支主力军。
(二)、海外市场
中国交建的海外市场一枝独秀,是2016中国唯一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最大国际承包商,中交开拓海外市场,采用的双拳出击,双翼齐飞。
两块金字招牌——中国港湾与中国路桥,如果讲二航局是中交的德国,代表这品质。
那中国港湾与中国路桥就是中交的英国与法国,代表着海外扩张的力量。
中国港湾和中国路桥,是中交的海外平台,以工程总承包为主,而其承揽的工程施工则大部分交由中交系统内的兄弟单位来做。
有志于出国看世界的同学,这两家单位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要求也相对较高。
(三)领导班子
2010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刘起涛(之前中国水利水电党委书记)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
2013年4月11日,公司在京召开干部大会,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关于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
经履行相关程序,刘起涛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任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
周纪昌同志因年龄原因退出公司领导岗位。
2014年1月陈奋健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人选[2] 。
2014年2月9日,经国资委研究决定,刘起涛改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不再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4年2月9日之后,中国交建是陈奋健任书记、刘起涛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2016年10月9日,刘起涛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2016年10月,陈奋健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10月至今,刘起涛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奋健任总经理。
自2010年起,刘起涛从中国水利水电党委书记一职调入,经历董事长周继昌退休,并与现任总经理陈奋健的岗位的几经更迭,而今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希望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带领中国交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