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除四害卫生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改善我村环境面貌,按照净化、美化、绿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村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制订开展除四害工作计划。
一、成立除四害领导小组1、组长:蒋中君副组长:钱益平、周亚军组员:梁红娣、李佳炜、金晶、马汉成、周苏明2、由蒋中君主要负责全村防病工作,由钱益平主要负责本村除“四害”工作。
3、全村河道及河滩由周亚军负责,主干道由钱益平负责,垃圾箱由周苏明负责。
二、工作安排1、河道及河滩由周亚军负责。
2、所有垃圾箱由吴梁红娣负责。
3、主干道、自然宅基地由金晶负责。
4、除上述以外,以队为单位,各队由队长具体负责本队内工作。
三、具体实施1、灭鼠各队长及公共场所负责人到村委领取鼠夹、鼠板、溴敌隆腊丸,采取向村民发放和对污水沟池、垃圾死角投饵料等方式灭鼠。
饵料的投放要专设饵站。
下水道要有防鼠网。
2、灭蚊、灭蝇首先通过向村民宣传等方式从源头上治理,如:院落内闲置的容器不能有积水,鱼缸、盆景、喷水池等应定期换水,防止蚊蝇孳生。
垃圾箱要日产日清。
其次村民家中用粘蝇纸、苍蝇拍、灭蚊气雾剂、蚊香等杀灭,公共场所采用灭害灵喷杀。
3、灭蟑各队长及公共场所负责人到村委领取灭害灵和蟑螂净,采用向村民发放和对污水沟池、垃圾死角、垃圾箱喷洒等方式杀灭。
四、村进行考核验收领导小组将对各队进行一次抽样调查。
以上工作计划希认真贯彻执行!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确保居民身体的健康,进一步做好本村的除四害工作,巩固灭鼠、灭蟑达标成绩。
我们大村村村民委员会制定出全年计划“除四害”工作计划,以及每年春、秋两季的“除四害”工作计划,加强向村民宣传除四害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大村村各村组宣传栏内张贴禁止使用“毒鼠强”的专项工作的通知,大力广泛宣传毒鼠强的危害性,帮助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大村村村民的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为深入地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有效地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健康。
按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除“四害”工作计划:一、领导高度重视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除“四害”领导小组。
二是认真开展以治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和发动广大村民,彻底清扫各村组道路,疏通管道,粪池,清除垃圾污物,消灭卫生死角。
三是各村组、各村民家庭要彻底清扫,切实抓好环境清理整治工作。
二、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抓好除“四害”工作。
继续坚持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防灭结合的科学除“四害”工作原则。
加强环境、垃圾、厕所等药物喷洒消毒杀虫工作。
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彻底消除“四害”的孳生场所。
根据上级爱卫会的安排,拟在3月、10月份开展春秋季全村统一灭鼠活动,7月份开展全村统一灭蚊、蝇、蟑螂活动。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除“四害”的意义和作用。
宣传卫生防病的重要性以及卫生防病有关知识,树立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创卫生城市工作,把除“四害”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内容丰富,取得良好成效。
三、工作要求辖区各企业的灭鼠投药员要认真负责做好本企业的死鼠收集,掩埋工作。
以防死鼠污染环境卫生,灭鼠后的剩余毒饵由各单位的灭鼠投药员收集,统一掩埋,以防人畜误食中毒。
局机关各股室: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局的除四害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在全面集中用化学药物消杀的同时,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消灭四害孳生繁殖场所,降低四害密度,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1、灭鼠。
按县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投放药物,并及时检查补药,以取得灭鼠的实效。
2、灭蟑螂。
按县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投放药物,灭后要组织大扫除,消除卵鞘。
同时准备好有关资料及申报工作。
3、灭蚊、灭蝇。
清除垃圾,消灭卫生死角,疏通阴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全面消灭蚊、蝇孽生场所。
三、具体工作及安排1、广泛动员,提高认识,把除四害工作作为“两复评一创建”工作必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本单位的思想发动,落实人员,落实责任。
并根据县统一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保证四害密度达标。
2、在本局责任范围内实行包地段、包投药到位率、包覆盖率、包安全,真正把工作做扎实。
3、定期进行四害密度检测,加强防范设施建设,定期开展除四害活动,并做好安全工作,防止误食中毒。
4、认真做好垃圾袋装化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单位内外卫生。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统筹谋划“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
要坚持在改革中找准定位,在转变中谋求发展,上下齐心、振奋精神,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有利契机,按照“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强化能力、着眼未来”的总体要求,以能力建设为主线,抓好制度机制建设,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为提高监管水平服务。
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省市食品安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努力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创新监管措施、狠抓专项整治、强化法治建设等方面务求实效,加快构建专业化、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坚决防控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现就2015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明确如下:一、夯实监管工作基础,加强基础建设(一)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建设。
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工作经费、力量配置下移,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健全乡镇、村(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配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联络员,确保机构、人员、装备到位,形成监管能力,防止造成工作空档。
建立健全县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督股(室)、队,明确职能职责增强行政执法力量,加强村(办事处)协管员、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经费,延伸监管触角,形成体系完备的基层监督网络。
(二)加强乡镇食品药品监督所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根据上级食安办要求,实施乡镇,村(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监管责任制,明确基层机构岗位职责,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提升基层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忠于事业、熟悉业务、作风过硬的基层执法队伍。
(三)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一是坚持分行业推进的原则,分别进行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二是加快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尽快启动县级区域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有条件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建立快检室,建立协调统一、布局合理、适应需求、运转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构建企业自检体系,取得生产加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提高自检能力。
(四)加强食品安全经费保障增长机制建设。
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经费保障增长机制,将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及监管人员,行政管理、综合协调、抽检监测、应急管理、科普宣传等各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执法装备和办公场所基础条件的保障,强化经费的统筹分配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标准化建设。
大力扶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大棚农产品作物标准种植、畜禽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
推动肉、菜、蛋、奶、粮、水产品等大宗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生产经营活动向食品加工产业园区集聚。
加强食品品牌建设,保护和传承食品行业老字号,发挥其质量管理安全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决食品安药品全突出问题(一)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整治。
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格执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规范兽用抗菌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使用;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非法添加添加剂等违禁物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产地污染防控,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口。
(二)强化病死畜禽专项整治。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规范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制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生猪屠宰定点企业及牛羊屠宰的规范管理;严禁未经检验检疫动物肉品流入市场;加大对活禽交易市场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活禽经营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
严密排查小作坊,疏堵结合,集中整治;健全完善小作坊准入管理制度,对生产加工传统食品、加工条件与品种规模相适应、信誉良好的传统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引导、指导,坚决取缔不符合生产加工条件或非法生产加工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严格监督获证的生产加工企业,提升硬件水平和自检能力,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频次,排查风险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召回,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
(四)开展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项整治。
以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食品批发市场、食品综合市场为重点,健全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户主体资格,明确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进货查验、查验登记、食品召回、过期食品处理等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把好入场关口;严厉查处经营来源不明、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食品或篡改生产日期等突出问题。
(五)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格规范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许可准入管理,督促落实大宗产品进货备案制、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严厉查处校园周边“小辣条、小鸡腿”等低价劣质食品,探索建设校园周边放心食品经营超市;严格学校食堂许可管理,加强对人员卫生、原材料、加工流程的监督检查,严防发生群体食物中毒事故。
(六)开展酒类专项整治。
全面整治无证生产酒类产品和非法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黑窝点”“黑作坊”;严厉打击使用工业酒精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的行为;严厉查处假冒注册商标、企业名称、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产地、年份,以及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与其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严厉惩处包材印制、原料提供、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非法制售窝点,加大对酒类经营企业的资格和商品购销合法性的执法检查,大力实施酒类溯源制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酒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建立酒类流通管理机制,确保专项整治有序进行,收到实效。
(七)开展不合格食品销毁与处置专项整治。
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严格落实不合格食品自查清理、退市、处理登记制度,规范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严防回流市场或餐桌;严厉打击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改换包装等方式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
(八)加强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
加大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小作坊聚集区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