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率常见形式之二--累进税率
概念:同一课税对象, 随着数额增大,征收 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 率。
特点:分级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累进税率之一--全额累进税率
概念:将全部课税对象均按照与之相应的等 级税率课税的累进税率。 优点: 缺点: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六--减免税
• 概念
• 减免税税的内容:
• 税基式减免税(起征点、免征额)、税率 式减免税、税额式减免税。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七--纳税环节
• 概念:
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 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 分类:
可分为单一环节纳税和多环节纳 税。即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多 次课征制。
2020/12/10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直接税的概念 间接税的概念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类型之五--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
• 税收立法权、管理权、收入支配权归中 央的税。
地方税:
• 税收立法权、管理权、收入支配权归地 方的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款的单位和个人。解决向谁征税和由谁
纳税的问题。
• 相关概念:
• 负税人 • 代扣代缴人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五--税率
• 概念:
应纳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或计税依据的比例, 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征税的深度,是税 制的中心环节。
• 税率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
• 用征收税额的绝对量加以表示,适用于从量计 征的税种,这种税率称为定额税率; • 用征收税额的百分比,即相对数加以表示,适 用于从价计征的税种,这种类型的税率主要有比 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 税收原则
2020/12/10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一--课税对象
征(课)税对象:指征税的客观目的物.也 就是征税所指向的客体,表明对什么征税。
• 征税对象的意义:决定税名及税种间的区别 • 相关概念: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 • 征税范围:一般指征税对象的范围;或课税对象
税制要素之三--计税依据
• 概念:是计算应纳税额的课税对象的 数额。是课税对象中的应税部分。也 是课税对象的数量化。又称为税基。
• 是计算政府税收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最 重要因素。
•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四--纳税人
• 概念:是依法参与税收法律关系,享有
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率常见形式之一--比例税率
• 概念: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 一比例征税的税率。
• 优点:税负透明;形式上较公平;所得增加时,税 负的增加较平缓。
• 缺点:缺乏弹性,适应性不强;实际上不公平。
• 具体形式:
• 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产 品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等。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收类型
税收类型是税收分类的结果。 税收分类的意义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类型之一-商品劳务税、所得税与其他税
• 商品劳务税:以商品和劳务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 • 经济前提:商品交换。
• 所得税: • 概念:以各项纯所得或利润所得额为课税对象征收。 • 基本原则:量能负担。 • 经济前提:社会劳动生产力较高,会计核算水平较高。
免税政策并非穷疯了,而是基于有所得
就要课税的原则。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二--税目
• 概念: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 范围,体现征税的广度。 • 表明具体对什么征税。
• 税目的设计方法: • 单一列举法:分为正列举法和反列举法。 • 其二,概括列举法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累进税率之二--超额累进税率
• 概念:将全部课税对象分别按照与之相应的等 级税率课税的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下: •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 优缺点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速算扣除数及其计算
• 概念: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 额与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差 额。
• 缺点:价税不分,易导致税收扭曲价格,加重税收 超额负担。
• 价外税:税金构成商品价格附加部分的税种。 • 定价:商品价格=成本+利润;销售时收取:商品 价格+税金 • 优点:价税分离,负担透明。是市场经济国家商品 劳务税常用的一种征税方式。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类型之四--直接税与间接税
• 计算公式
速算扣除数=(本级税率-上级税率) ×上级最高所得额+上级速算扣除数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定额税率
• 概念:又称固定税额或单位税额。指 直接根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规定固 定的征税数额。
• 优点
• 缺点
• 常用类型: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类
分级定额税率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八--纳税期限
概念:
纳税义务发生后,按规定应向税务机关缴 纳税款的期限。
形式:
按期纳税 按次纳税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要素之九--纳税地点
概念:
税法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分 为: 就地纳税 营业行为所在地纳税 外出经营纳税 汇总缴库 口岸纳税等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 拉弗曲线: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 活跃于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提出 的一个关于税收的理论,其代表人物 是阿瑟•拉弗(Arthur Laffer)。其主 要观点认为,税率的提高与税收收入 的增加在税率的一定限度内成正比关 系,超过这一限度,则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 从量税
以课税对象的实物量为计税依据标准征收的 税。通常采用定额课税征收。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类型之三--价内税与价外税
• 价内税:税金构成商品价格内在组成部分的税种。 • 商品价格=成本+利润+税金
• 优点:税金随商品、劳务销售而实现,有利于税款 的及时入库,且计税简便,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 其他税类 • 财产税:以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 税。 • 资源税: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 • 行为目的税:以社会的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或为实现 政府的特殊目的而征收的税种。 • 作用:拾遗补缺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制类型之二--从价税与从量税
• 从价税
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标准征收的 税。通常采用比例课税和累进征收。
的具体内容与界限;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新闻报道
近年来,沈阳、南京、广州和漳州 等地先后对非法从事娱乐服务的“三陪” 小姐征收个人所得税,引发了对非法收 入和灰色收入征税能否征税,征税之后 是否合法性等争论。
•
2004年9月24日《中国税务报》
报道,据台湾媒体报道,“财政部”
取消娼妓免税政策,并宣称,取消娼妓
相关概念
•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 即表列税率和实际负担率
• 累退税率:
• 随课税对象数额增大而逐级降低征税比例的税率。
• 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 前者是指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 也即最后增加的单位课税对象适用的税率;
• 后者指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课税对象的比率。
第二章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
税收负担问题
• 崇祯死弯:明崇祯年间,皇上不断 征饷,用作练兵以镇压造反,但最后效 果却适得其反。我们可以想象一个U形 山谷,从侧面看,崇祯率领着官府的大 队人马一路压将下去,挤压出更多的钱 粮和兵员,镇压各地的叛乱,并且取得 了一些成绩。不过,沉重的赋税压垮了 更多的农民,逼出了更多的土匪和造反, 叛乱的规模和强度反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