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家庭教育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妇联) 3

关于家庭教育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妇联) 3

关于家庭教育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甘肃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2011-2015)》工作,不断提高我县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根据市妇联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县妇联工作实际,县妇联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人员,深入乡镇、社区、学校等单位开展调研工作,针对近年来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

现将做以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两乡一镇,总人口约9100人,其中哈萨克族3760人,占全县人口的41.3%。

现有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人1159人,其中县中学451人,小学698人,幼儿园410人;寄宿学生80人,其中中学50人,小学30人,占学生总数的5.1%;少数民族学生449人,占学生总数的8.9%。

二、实施情况: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及时安排部署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甘肃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2011-2015)》工作,进一步创建自治县和谐社会环境,不断提高重视和稳定发展家庭教育,为我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2011年县妇联成立了以“一把手”妇联主席为组长,各校(园)主管领导和妇女小组负责人为成员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我县家庭教育工作,并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年终考核项目。

中小学、幼儿园也都分别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领导信访制度,设立家庭教育咨询电话,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健全家庭教育队伍
要求各家长学校把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骨干队伍的素质作为重点,成立了家庭教育学校领导小组,坚持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等制度,加强培训,分类指导,提高了教师队伍中家庭教育骨干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并通过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加大组织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工作研讨交流,推广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起了推动作用。

(三)构建对话平台,更新家长观念,打造家校合作新氛围
要求各家长学校深入学生家庭、社区,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做好做足准备工作。

针对学生实际和年龄特点,按照参与面广、形式多样、教育性强的工作原则,坚持在开学处,月班会,“六一”、“五四”“学雷锋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综合治理法制宣传月”“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青少年文化周”等重要日子,将国家、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义务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政策、法规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主题,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召开小型家长会,年级家长会,采取专题讲座、咨询、家访与校访、印发家庭教育意见征求表、宣传资料的方式,利用校园展示宣传栏、黑板报、校园信息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了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信息、成功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作法,构建了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关于学生教育的对话平台,增进了家长于学校的联系,并设立家长信箱,收集整理家长反馈信息,改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性、科学性和必要性。

还定期举行了“六一文艺演出”“家园亲子同乐活动”、“家庭才艺展”、“少儿周末文化广场文艺演出”等一系列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家长陪同孩子参加文艺文化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共同努力、共同发展的家校合作氛围。

(四)同力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广泛宣传,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正三角形的和谐教育网路化环境。

在加强家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同时,县妇联与各社区同力合作,将家庭教育置入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按照《阿克塞县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和《阿克塞县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标准》的有关要求,制定了相关管理文件,完善了家庭教育指导小组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了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在社会中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创造温馨、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当作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树立一批典型家庭、普通家庭成功家长作为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的先进模范力量。

因此,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专门力量走进乡镇、社区、学校等相关部门共享家庭教育资源,协作开展有特色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吸引千家万户的直接参与,把这种寓教于乐的群众活动作为实施家教工作的一个载体,帮助儿童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树立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家庭新风貌。

同时,还开展家庭教育咨询、青少年法制法规咨询等服务,广泛发放宣传资料,扩大宣传的覆盖面,达到家喻户晓。

参加咨询人数达1000千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通过一系列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普及,使广大的学生、家长受了教育和长了知识,使全县的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建立起了一个正三角形的网络化结构形式。

三、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家庭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整体规划不精细,县妇联、社区、学校在学术研究针对性不强,发挥专家效应的力度不足,对一些陈旧的、错误的教育无法进行正面反击。

(二)经费投入的不足,造成城乡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在家庭教育队伍建设、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

尤其为乡村农牧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教育方法简单,较少对孩子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更多的注重和依赖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严重制约着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特别是每年春秋两季牧民羊群接羔和剪毛期间和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我县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多样化(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兄姊监护),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又因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教养方式上多属放任性、溺爱性,或
不敢严格管教,或疏于管教。

而兄弟、兄妹、姐弟、姐妹之间的以大带小的监护方式,更是在安全、生活、情感、心理、教育等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和缺陷。

由于都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知识、情感等各方面都不成熟,这种有人监护犹如无人监护。

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开展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四)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关切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严重忽视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独身子女的教育管理,严重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的溺爱教育和父母的应试教育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交替影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和缺陷。

四、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帮扶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专业骨干队伍建设。

建立家庭教育研究组织和研究队伍,打造和发挥“名师”效应,形成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组织研究成果和优秀论文评选、交流活动。

(三)建议在县中学、县小学、县幼儿园分别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人监管。

以便使留守儿童能够在生活上有人关心,教育上有人引导,学习上有人指点,心智上有人启迪,安全上有人关注,成长上有人呵护。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建设我县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统筹城乡家庭教育发展,建立乡镇、社区家庭教育专业化服务,设立专门办公室(或咨询热线),配置专业专职人员,扎实深入地开展乡镇家庭教育工作,以点带面,提高乡镇农牧民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家庭教育意识。

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入手,与家长的第一次交流开始,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联系,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家庭教育知识、信息。

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它的内容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更,我们只有牢牢地把加强家庭教育记在心头,从小事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才能逐步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确保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技能,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决心进一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常抓不懈,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