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车长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车长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车长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车长问题问题的基本特点以及解题技巧,并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车长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车长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
有两辆火车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30米/秒和70米/秒,两辆火车相距1千米,在两辆火车相遇之前,有一只苍蝇在两辆火车间飞行,它的速度是5米/秒。

当它飞到一辆火车和它相遇时,它立即转头,飞向另一辆火车,一直到两辆火车相遇,我想请问大家这只苍蝇飞行的路程是多少?
这是我们学过的相遇问题,那么这题该怎么思考呢?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车长问题:
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情况。

它包含以下几种情况,它与前面所学的行程问题不同,火车有一定的长度,不可以看成一个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还要考虑火车的长度。

1、火车与火车相遇
火车与火车相遇指的是,两个火车相向而行,从两个火车头相遇开始,到两个火车尾分开,这样一个状态过程。

公式:(快车车速+慢车车速)×相遇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2、火车与火车追及
火车与火车追及相遇指的是,两个火车同向而行,从快车火车头追上慢车火车尾开始,到快车火车尾离开慢车火车头,这个一个状态过程,
公式:
(快车车速-慢车车速)×追及相遇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3、火车过桥或过隧道
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情况。

我们所说的列车通过一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的这个过程。

这时,列车行驶的总
路程是桥长加上车长,这是解决过桥问题的关键。

路程=桥长+车长
车速=(桥长+车长)÷通过时间
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
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
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
三、自主探究:
1、出示例1:
【例1】一列快车A车身长150米,车速是每秒22米;一列慢车B 车身长135米,车速是每秒17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多少秒?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思路点拨】
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快车从车头接近慢车车尾追上慢车到车尾刚刚超过慢车车头时,比慢车一共多走了两个车身长的和,而每秒快车比慢车多行(22-17)米,这样就可以求出快车从追上到超过慢车用的时间了。

(150+135)÷(22-17)
=57(秒)
答: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57秒。

5、小结
两列火车超车用的时间是=(甲的车身长+乙的车身长)÷(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甲车追乙车)
四、巩固练习:
【变式题1】慢车车身长130米,车速是每秒22米;快车车身长145米,车速是每秒27米。

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多少时间?
五、学习例2:
【例2】一列快车车身长180米,车速是每秒21米;一列慢车,车身长135米,车速是每秒14米,两车在双轨道上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要用多少秒钟?
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自主探究。

4、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思路点拨】
从以上图形可以看出,两车从车头相遇到两车车尾错开,所行的路之和是两车车长之和,用两车车长之和除以两车速度和就是错车时间。

(135+180)÷(21+14)
=9(秒)
答: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要用9秒钟.
5、小结
两列火车错车用的时间=(甲的车身长+乙的车身长)÷(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
六、基础巩固:
【变式题2】有两辆火车,一列长132米,每秒行16米,另一列长165米,每秒行17米,两车相向行驶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多少秒钟?
七、课堂小结:
1、车长问题同样离不开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离不开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在解答过程中,熟练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式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两列火车错车用的时间是:(甲的车身长+乙的车身长)÷(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

3、两列火车超车用的时间是:(甲的车身长+乙的车身长)÷(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甲车追乙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