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监测作业指导

噪声监测作业指导

WORK INSTRUCTION
标题: 噪声监测项目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修订记录
1.适用范围

版本 生效日

修订描述 附录 批准

2015/04/
01
首发 无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噪声的监测,其中包括区域环境噪
声、企业场界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道路施工噪声。本标准和具体
的项目可能有一定的差异,需具体对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设备与器材
噪声监测的准备设备和材料有相应的噪声监测仪器、气象参数
测定仪器、测距仪等,还有相应的辅助材料和记录的材料。

(1)噪声监测仪器
仪器 用途 备注
多功能声级计 测量噪声值
声校准器 校准噪声仪
风速仪 测定气象参数
测距仪 交通噪声测定到路口距离 备用

(2) 辅助材料
材料 用途 备注
防风罩 减少风声的影响
仪器用三角架 长时间监测时需要
米尺 测定监测的高度 米/高出米
照明设备 夜间测定时

(3)记录材料
材料 具体
多功能声级计档案表 包括使用记录、校准记录,维护记录
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单位信息、现场参数和测定数值的记录
签字笔 记录
4. 采样步骤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四个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 出具数据
报告

采样任务单的接受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
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确定测定的项目和测定的目的后,从
样品室领取噪声测定的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采样前也相应的关注采样地区的天气情况,保证无雨雪、无雷
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进行。风速风向仪使用前登记正常,使用
后登记正常。

现场采样
(1)现场资料的调查
到达采样的现场后,了解该区域地理位置,根据噪声功能区划
图,得到该区域所处功能区类别。如果该区域面向交通干线,则利
用测距仪和米尺量出噪声敏感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距离,根据《城
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确定敏感点所执行的功能区
标准类别。
(2)噪声种类的确认及布点的原则
了解噪声污染源的种类,选择《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还是《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根据敏感点噪声污染状
况,进行点位的布设,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
响大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测点选择在边界外1m、高度以上,距任
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当厂界有围墙且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点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厂
界外1m、高于围墙以上的位置。当厂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
情况时(如声源位于高空、厂界设有声屏障等),应同时在受影响的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另设测点。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米时,厂界噪声应选择在敏
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相应限值减去10dB(A)作为评价依据。室内
噪声测量时,测点应选择在距离任一反射面以上、距离地面处,在
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
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在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测点距离任一反射面
至少以上、距地面以上、距外窗1m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其
他可能干扰房间的声源(电视机、空调机、排气扇等)应关闭。

(3)现场测试
根据现场勘查和点位布设的结果,画出示意图(包括边界、声
源、噪声敏感建筑物、测点等),将基本参数(企业名称、地址、
功能区类别、测点位置等)及时记录。并将各测量位置记录在图
上。
确定测量点位后,首先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并按照计
量结果进行校准,记录测量前校准示值。传声器加防风罩,将时间
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 1s。

在引起居民投诉的主要声源前1米进行监测(传声器指向声
源),测量1分钟的等效声级,初步了解噪声源的排放状况,同时确
定是稳态噪声还是非稳态噪声。如何确定稳态非稳态(看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是否大于3dB。)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
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
的等效声级;若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等效声级。

将被测声源关闭,在各个测点测量背景噪声,并进行记录。将被
测声源开启,在各个测点测量等效声级,并进行记录。

测量完毕后,用声校准器进行校准,前后示值误差不大于并及时
记录校准示值。将仪器、物品整理好归位。

2.5.3.2交通噪声的监测
(1)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
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垂直道路按噪声传播由近及远布
设衰减点,直到噪声级降到临近道路的功能区的允许标准为止。

(2)现场测试
一般在规定时间内,各测点每次取样测量20min的等效A声级以及
累积百分声级,同时记录车流量。
2.5.4数据的处理和评价
2.5.4.1厂界噪声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记录Lmax和Leq,都是A计权。Lmax对应偶发噪声和频发噪声的评
价,Leq对应等效声级的评价。

对于固定设备结构传播至室内噪声,记录等效声级Leq(A计
权)、Lmax (A计权)、5个倍频带声压级(线性计权)的值,分别对应
等效声级值、偶发频发噪声、倍频带声压级噪声标准进行评价。

同一测点每天的测量结果按昼间、夜间进行评价;每一测点的结
果应当单独评价;每一测点中,只有各个评价因子都达标才认为该
测点该次监测达标,否则即为超标。对于超标点,应同时记录主要
噪声源。

表4 背景噪声的修正原则

差值 <3 3 4-5 6-10 >10

修正值 采取措施改变现场条件重新测量 -3 -2 -1 不做修正
2.5.4.2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通常以等效A声级和累积百分声级表示该路段的评价
值,在进行全市交通噪声普查时,以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
计算。

2.5.5注意事项
对于有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室内的情况,应区分A类和B类房间
(A类与B类的划分见标准),执行相应标准限值,等效声级以A计权
网络进行测量,倍频带声压级以线性计权网络进行测量。

需要用到延伸杆的,则应通过滚花螺母将电容传声器和前置放大
器小心地从声级计上取下,用延伸电缆连接,套上防风罩,用胶布
绑好后,再用校准器进行校准,确保延伸电缆的衰减最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