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17 Sep. 2010第27卷第17期2010年9月美国学术界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 金筱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在查阅哈佛大学图书馆软实力研究相关数据库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和分析了美国学者软实力研究的成果数量和涉及的领域,归纳了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研究的3个阶段,浅析了美国学者在软实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特点,指出了我国软实力研究应着力探讨的几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美国学术界;软实力;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3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17–0157–041美国学者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的数据概况1.1书目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1990年提出的“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近十年来,美国学者对于软实力相关理论的研究如火如荼,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相关数据库书目查询中输入关键词“Soft Power”,共显示出122个查询结果,书名中有“soft power”的书18本。
软实力研究创始人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研究方面的著作共7本:《领导的力量》、《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美国实力的矛盾: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不能自行其是?》、《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权力:从现实主义到全球化》、《软实力:全球政治的成功之道》、《实力游戏:华盛顿的故事》、《勒住升起的太阳:美国抑制日本成为全球性实力的策略》。
1.2学术论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入学术论文库,使用快速搜索法,输入关键词“Soft Power”,要求显示全文数据,共有108个搜索结果。
在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有29篇相关的博士论文。
1.3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分布从已知的研究成果分布状况来看,美国学者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比较集中于国际政治方面。
已知的18本书名中有“Soft Power”一词的书,基本上都是在论述国际政治有关方面问题时阐述软实力的问题,包括约瑟夫・奈本人的著作亦如此。
29篇博士论文中,有28篇论述国际政治方面的软实力,这些论文所涉及的国家范围很广,有关于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软实力问题,对欧洲关系的软实力探讨问题,关于秘鲁及东方改革中的思想与政策对改革的影响问题等。
对中国软实力方面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热门,有5篇博士论文涉及中国软实力的问题,其主题也基本在于研究evidence on spillover via R&D collaboration[J]. Journal of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9,19(1):41–71.[16] ATALLAH,G.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with asymmetric spillovers and symmetric contributions[J]. Economics of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7,16(7):559–586. [17] DECOURCY,J.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cooperativeresearch act[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Technology,2007,16(1):51–65.[18] LERNER,J,STROJWAS,M,TIROLE,J. The design of patent pools:the determinants of licensing rules[J]. RANDJournal of Economics,2007,38(3):610–625.[19] LUNNAN,R,HAUGLAND,S A. Predicting and measuringalliance performance: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45–556. [20] LAI,W H,CHANG,P L. Corporate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R&D alliances[J]. 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2009,(4):7.[21] GRAVIER,M J,RANDALL,W S,STRUTTON,D.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allianc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4):117–130.[22] KIM,H,PARK,Y. The impact of R&D collaboration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 Korea:a Bayesian networkapproach[J]. Scientometrics,2008,75(3):535–554.(责任编辑:高建平)· 158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 中国外交政策中软实力的显现。
29篇博士论文中,只有1篇文章没有涉及国际政治,其题目是《社会思想、社会权力、教师性别和种族在师生非正式交往过程中的影响》。
在108篇学术文章中,有8篇书评。
其中,5篇评论《软实力:全球政治的成功之道》一书,2篇评论《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怎样改变着世界》一书,1篇评论《软实力及其危险性:美国在战后早期日本的文化政策及永久依赖》一书。
93篇学术论文集中论述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软实力的应用问题,包括对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软实力应用的必要性,也有文章谈到要用软实力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以及强化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必须依靠软实力的论证。
只有1篇文章专注地论述了软实力基本理论方面的问题,另外5篇论述了好莱坞及其影视文化所展现出来的软实力。
2美国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概况2.1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研究的3个阶段约瑟夫・奈是软实力研究的创始人。
可以说,他的研究是软实力研究领域的晴雨表。
纵观约瑟夫・奈的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90以前,代表作是专著《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
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奈从过去权力的特点、现时代权力的新变化和权力所遇见的新挑战入手,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第二个研究阶段是1990至2001年。
这个阶段,约瑟夫・奈致力于软实力基本理论的研究,代表作是《软实力:全球政治的成功之道》。
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奈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软实力的有关理论,认为“软实力就是(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别人去实现你希望达到的目的”[1],是吸引民众而不是威胁他们,软实力是建立在影响他人喜好的基础上。
但同时他也认为,软实力不是唯一的影响力,软实力在很多时候应该依靠威胁和回报这样的硬实力才能发挥作用。
硬实力与软实力应该结合起来,因为硬实力与软实力是通过影响他人行为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能力。
他提出了软实力的3个组成要素:“国家的软实力源于3个方面:国家的文化(能吸引别人的地方)、国家政策的价值(处理国内外事物的标准)和国家的对外政策(看起来是合法并有道德的权威)”[1]。
第三个研究阶段是2001年至今。
在这个阶段,约瑟夫・奈致力于软实力的应用研究,代表作是《领导的力量》。
在这部著作中,约瑟夫・奈阐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在领导力量中的作用。
他将领导定义为:“(领导是)帮助一个群体创造并达到能分享的目标”[2],认为在实践中,有影响力的领导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有效结合,他称之为“智慧力”(Smart Power )。
约瑟夫・奈将智慧力定义为:“将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成有效的政策的能力”[2],但结合的比例根据具体的环境来确定。
在商业决策中雇佣或解雇需要更多的硬实力,大学校长或国内政策的确定更多地依赖于吸引力和劝说等软实力的内容。
在现实社会中,仅仅靠软实力来实现领导力是不行的。
因而他认为:在现实的社会中,硬实力与软实力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候应该在威胁和回报的关系中放置软实力的外在表象—吸引力。
在这个阶段,约瑟夫・奈还有一本非常有影响的著作:《美国实力的矛盾: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不能自行其是?》。
在这部著作中,约瑟夫・奈分析了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要保持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权,必须注重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
2.2美国学者对软实力基本理论的研究一方面,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的构想,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认同,学者们也致力于完善这一理论,在软实力基本理论构架的问题上做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Louis Klarevas在文献[3]中认为,当软实力可以理解为简单的非物质性的东西时,更多的精确概念要求理解它的深度和复杂性。
从本质上说,软实力有3种表现形式:规范性、实践性和权威性。
规范性的基础在于它的价值,由文化、社会、经济、法律和政治思想作为它的构成要素。
实践性的基础在于实践,在于思想和行为标准的推广,由历史上的努力和现实的政策作为它的构成要素,实践主要表现为国内外政策,具体在于议事日程的设立。
权威性的基础在于软实力的重要性,由政府机构和合法的社会组织作为它的构成要素。
Louis Klarevas还认为,软实力从4个方面显示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功能:第一,单独的硬实力在产生大家希望的结果时往往导致失败;第二,软实力的实施者只要用有限的一点硬实力就可以给国际事务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三,运用软实力通常比运用硬实力付出的努力更小,即软实力可以以小的付出获得更大的回报;第四,软实力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因为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改变了国家关系的本质,创造了对于软实力及其有益的讨论区域。
他进一步认为,现在软实力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了世界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
另一方面,学术界也提出了对软实力构想的质疑。
哥伦比亚大学的Robert Jervis 在对约瑟夫・奈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世界政治成功的意义》一书写的书评中指出,约瑟夫・奈在他的专门研究中完成了他非常优秀的专著,但是,由于软实力这个概念本身固有的缺陷,这本书还是令人不太满意。
文献[4]认为,尽管软实力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智力体系,但是约瑟夫・奈的理论在很多重要的方面不同于现实主义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