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考试CT 技师试卷1、Hounsfield因发明CT而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的年份是:A1973年B1974年C1976年D1978年E1979年2、以下不适合CT检查的是:A软组织病变B放疗计划制定和观察疗效C肺间质病变D整形外科的影像学检查E判断心肌组织活性3、需要进行CT增强检查的是:A肺间质病变B眼眶内异物C骨矿含量测定D肺动脉栓塞E颅颌面三维重建4、关于CT扫描特点的阐述,错误的是:A CT密度分辨率比MRI低B CT扫描可获取断面图象C层厚与密度分辨率有关D CT空间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E CT密度分辨率比常规X线摄影高5、不属于CT设备基本结构的是:A扫描机架系统B计算机和阵列处理器C X线系统D射频发射系统E数据采集系统6、采用电子束扫描技术产生X线的是: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7、采用360°固定探测器的是:A、第二代B、第三代C、第四代D、第五代E、以上都不是8、与重建时间无关的是:A、重建矩阵B、阵列处理器运算速度C、内存容量D、运动伪影E、重建算法9、关于CT机房防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灰尘影响元器件的散热和性能B、灰尘可影响扫描时间C、防止病人携带灰尘进人机房D、防尘应从CT机安装开始E、封闭式机房可有效防尘10、关于CT机房湿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湿度过低可引起部件结构变形B、湿度过高易导致金属元器件生锈C、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D、湿度突变可影响电气元件性能E、湿度应保持在18%-22%11、不属于CT机调试内容的是:A、 X线输出量调试B、探测器信号输出C、检查床的运行D、梯度线圈精度E、准直器校准12、与密度分辨率无关的因素是:A图象矩阵B物体大小C系统MTFD噪声E辐射剂量13、关于CT伪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伪影在扫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B数据采集系统故障可产生伪影C探测器的采样频率与伪影无关D缩短扫描时间可减少运动伪影E严格控制机房工作环境可减少伪影14、不属于CT伪影的是:A运动伪影B静电伪影C模糊伪影D角度伪影E环状伪影15、关于矩阵的论述,错误的是:A矩阵与CT图象质量有关B矩阵是二维排列的象素阵列C矩阵影响图象空间分辨率D采样野固定,矩阵越大,像素量越多E扫描野与矩阵成反比关系16、关于CT基本概念的论述,错误的是:A体素是构成CT图像的最小单元B空间分辨率与X 线束的几何尺寸无关C窗口技术为测量CT值而用D因CT密度分辨率高,小于探测器孔径的物体也可被分辨E以上都是17、与CT扫描分辨率无关的因素是:A图像矩阵B扫描层厚C重建速度D扫描螺距E焦点尺寸18、与X线吸收衰减系数μ无关的是:A物质密度B物质厚度C物质原子序数D X线能谱E探测器类型19、有关CT图像重建的正确论述是:A重建算法影响空间分辨率B重建方法随扫描方式改变C重建图像经数/模转换形成模拟图像D重建的数字图像可记录在磁盘上E以上都正确20、不属于CT采样系统的是:A X线发生器B探测器C数/模转换器D对数放大器E X线管21、负责模-数转换的部件是:A滤过器B探测器C D/A转换器D A/D转换器E对数放大器22、关于主控计算机的功能,错误的是:A控制图像重建程序B负责CT值较正C不接受来自阵列处理器的任务D控制光盘的数据传输E故障诊断23、关于磁盘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存储重建图像B存储原始扫描数据C直接控制数字图像打印D作为磁带机和光盘传输数据的中介E存储故障诊断软件24、与扫描定位精度无关的是:A准直器B X线束的准直校正C扫描方式D检查床运动控制系统E定位投光器25、CT扫描检查床移动精度的误差,要求不超过:A、±0.05mmB、±0.5mmC、±1.0mmD、±0.5%E、±1.0%26、操作台不包括:A视频显示器B键盘C触摸屏D跟踪球E扫描机架的遥控器27、关于多幅照相机与激光相机的性能比较,错误的是:A均可接受和存储模拟图像信号B激光相机内设图像缓冲磁盘C多幅相机的图像质量不如激光相机D激光相机属于数字成像方式E两者光源不同28、CT扫描资料传输至放射治疗计划计算机的途径是:A PACS网络B光盘C数据链D磁带机E均可29、CT机独立诊断台可承担的工作包括:A显示CT图像B于主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流C各种图像诊断软件的操作D进行激光片或多幅照片拍摄E以上都是30、CT机的基本功能软件不包括:A外设传送功能B动态扫描功能C图像处理功能D故障诊断功能E图像存储功能31、属于CT机特殊功能软件的是:B目标扫描C照相扫描D轴位扫描E扫描功能F诊断功能32、CT所用闪烁晶体探测器内加入微量激活物质的目的是:A增加探测器的量子检出率B减少余辉C提高X线光子转换效率D增加闪烁晶体产生光量E以上都是33、高压滑环与低压滑环技术的区别不包括:A低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机架内B低压滑环机架内的高压发生器与球管一起旋转C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扫描机架外D高压滑环的高压发生器不与球管一起旋转E无球管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34、与常规CT比,螺旋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A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B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提高C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提高D纵向分辨率提高E除可做单层扫描外,也可做容积扫描35、螺旋扫描,螺距0.5,层厚10mm,床速为:A、2.5mm%B、4mm%C、5mm%D、10mm%E、20mm%36、滑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曝光B连续数据采集C球管沿一个方向连续旋转D检查床连续移动E高压发生器连续旋转37、仿真内窥镜成像与纤维内窥镜比较,优点是:A能显示黏膜及其病变本身的颜色B能检出腔内扁平隆起或小病灶C能进行活检D仿真内窥镜成像可行病变的定性诊断E在无创检查下,能多方位的观察病变38、与螺旋CT图像质量无关的因素是:A螺距B扫描层厚C重建算法D重建时间E层厚响应曲线(SSP)39、CT检查前的工作程序,不包括:A禁食B预约登记C划价、交费D编写索引E审阅申请单40、CT扫描前不做空气校准,会影响:A采集数据的准确性B工作效率C机器工作稳定性D图像重建时间E球管寿命41、与定位扫描相比,直接扫描的最大优势是:A定位准确B角度可靠C节约时间D减少层数E减低曝光条件42、四肢扫描时,区分图像左右的操作是:A双侧对比摆位B包括临近关节C包括周围软组织D输入注释标记E选择进床或出床43、连续扫描对CT设备的要求是:①球管热容量大②球管散热率高③计算机运算速度快④扫描时间更长⑤扫描范围更大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E、②③④44、需要采用宽窗技术显示的部位或组织是:A胸部B腹部C盆腔D脑组织E椎间盘组织45、做冠状、矢状位多层面重组时,要求横轴位扫描:A保持扫描参数一致性B必须保留原始数据C可以选择不同参数D图像重组时可改变算法E可设定不同的扫描间隔46、下列与组织CT值测量无关的是:A测量位置B测量范围C增强前后的测量D扫描野大小E测量不同的组织47、CT摄片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适的窗宽、窗位B按一定的解剖顺序摄片C增强前后的图像要分别摄片D摄取定位片E胶片曝光时间设定48、影像数据长期存储,最好的载体是:A硬盘B光盘C软盘D磁带E胶片49、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最先显影的是:A上腔静脉B肺动脉C主动脉D肾动脉E门静脉50、为了达到理想的增强效果,应设置:①对比剂注入的总量②对比剂注入的速度③对比剂注入时间④开始扫描的时间⑤扫描的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E、①②③④⑤51、对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C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D不同的病变性质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E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增加F增强扫描使病变组织的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G增强扫描主要是增强组织间的天然对比52、离子型对比剂起副作用的机制不包括:A高渗性使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升高B高渗性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C高离子状态使其分子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D弱亲水性增加了药物的化学毒性E离子型对比剂不能破坏血脑屏障53、CT增强扫描,应用最广泛的静脉注射法是:A点滴灌注法B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C滴注-大量快速注射法D大量快速注射-滴注法E多次大量快速注射法54、非离子型对比剂和离子型对比剂相比较,唯一的缺点是:A含碘浓度高B造影效果好C毒性小D副作用少E价格贵55、CT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相比,辐射具有的特点是:①散射线相对少②线质硬,穿透性强,被人体吸收少③X线的利用率高④是相对单一的高能射线⑤检查同一部位时,辐射量小于常规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E、①②③④⑤56、人体一次接受多层CT扫描是安全的,因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不应该控制CT申请检查C为追求图像质量,不应该降低扫描条件D扫描层厚应尽量的薄E每一例患者都应进行增强扫描F对患者进行训练,取得配合,以减少不必要的冲扫57、人体最易受辐射损害的组织或器官是:A生殖腺、造血组织B眼晶体、毛发、汗腺C脑、肺、肝D甲状腺、骨关节E脂肪、结缔组织58、急性颅脑外伤,选择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病情B解除病人痛苦C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血肿及脑挫伤D进行治疗E随诊复查59、颅脑CT检查前准备工作不包括:A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B做好屏气训练工作C要求受检者体位保持不动D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E要求受检者摘掉头上饰物60、CT检查对不合作的婴幼儿,口服水合氯醛镇静剂的安全剂量为:A每公斤体重0.50-0.75mgB每公斤体重50-75gC每公斤体重50-75mgD每公斤体重500-750mgE每公斤体重5-7g61、常规CT检查时,下列操作与左右标记无关的是:A确定仰卧位B确定俯卧位C确定头先进D确定足先进E确定头架类型62、下列影响CT图像诊断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调整窗宽、窗位B按照解剖顺序拍片C必要的放大或缩小组合D必要的测量技术E图像边框黑白的选择63、不需要做眼部CT检查的是:A、眼部炎症B、眼部外伤C、假性近视D、眼眶肿瘤E、球内异物64、眼部轴位扫描与颅脑轴位扫描的相同点是:A扫描层厚B扫描层间距C扫描体位D扫描范围E扫描视野65、欲观察眼眶微小病变,应采用:A放大扫描B超薄层扫描C标准算法重建D缩短扫描时间E以上都不是66、眼部骨组织图像显示的窗宽、窗位是:A、W 1500~2500, C 300~800B、W 3500~5500, C 800~1000C、W 150~250, C 30~60D、W -500~-800 C 30~60E、W -1500~-2500, C 300~60067、眶内肿瘤CT扫描不能显示的是:A肿瘤形态B肿瘤大小C肿瘤位置D肿瘤与邻近组织关系E肿瘤的病理组织分类68、不属于耳部CT检查适应症的是:A耳部外伤B耳部肿瘤C耳部炎性病变D听小骨畸形E耳廓畸形69、不属于先天性耳部疾病的是:A耳廓畸形B外耳道闭锁C鼓室壁缺如D听骨链发育不全E中耳乳突炎70、内耳采用HRCT扫描特点是:A显示范围变大B影像层次丰富C空间分辨率高D密度分辨率高E信噪比降低71、CT扫描,听小骨应显示在:A外耳B中耳C内耳D骨岬后部E咽鼓管开口72、副鼻窦CT扫描,参数的选择,正确的是:A扫描层厚10mmB扫描层间距10mmC采用大扫描野D同时采用骨算法重建E降低条件薄层扫描73、副鼻窦CT,需作增强扫描检查的疾病是:B鼻腔息肉C上颌窦癌D先天畸形E颌面部外伤74、CT图像中只显示一侧鼻窦的扫描方式是:A轴位扫描B冠状位扫描C矢状位扫描D定位扫描E增强扫描75、后鼻孔闭锁症,显示最好的检查方法是:A副鼻窦柯氏位B副鼻窦侧位片C副鼻窦瓦氏位D副鼻窦横断CT扫描E副鼻窦正位体层摄影76、上颌窦五个骨壁的论述,错误的是:A内侧壁相当于鼻腔的外侧壁B顶壁即眶顶壁C前壁即上颌骨的面壁D后外侧壁由前外侧向内后倾斜,与颞下窝和翼腭毗邻E底壁为上颌骨的齿槽骨77、有关口咽部CT扫描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B上起软腭水平,下抵环状软骨C上起上颌齿槽突,下抵舌骨D上起海绵窦,下抵上颌齿槽突E上起下颌齿槽突,下抵会厌软骨F上起下颌齿槽突,下抵环状软骨78、.咽部增强扫描观察目标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大血管显示更佳B对病灶定位定性有帮助C可以鉴别血管与淋巴结构D可区分开大体解剖结构E有助于对肿瘤的鉴别诊断79、正确的咽部CT扫描参数是:B层厚、层间距10 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C层厚、层间距15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D层厚、层间距5mm连续扫描,扫描野25-30mmE层厚、层间距5mm连续扫描,扫描野18-20mmF层厚、层间距10mm连续扫描,扫描野25-30mm 80、鼻咽横断面CT扫描,不应显示的部位是:A鼻咽腔B上颌窦C咽鼓管开口D悬雍垂E咽旁间隙81、喉部CT扫描,下颌仰起的目的是:A、节省用枕B、喉室展开C、病人放松D、便于固定头部E、防止颏部伪影82、有关喉部CT扫描体位的叙述,错误的是:B头不枕物C双肩下垂D颈部过屈E头部固定83、喉部CT扫描患者双肩下垂的意义在于:A减少颈部厚度B防止与扫描机架碰撞C防止肩部伪影产生D患者体位舒适E适应扫描孔径84、有关喉部CT扫描范围与基线的叙述,错误的是:B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在侧位定位片中决定C确定扫描范围和基线,在正位定位片中决定D扫描范围上至舌骨下至环状软骨下缘E扫描范围上至C3上缘下至C6下缘、F扫描基线可与中段颈椎间隙保持一致85、喉结平面CT轴位图像中,甲状软骨的形态是:A٨形BΟ形CU形D∩形E C形86、下列CT检查,患者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最简单的是:A肾脏CT扫描B肝脏CT扫描C涎腺CT扫描D子宫CT扫描E前列腺CT扫描87、常规下可以进行冠状位扫描的是:A胸部CT扫描B腰椎CT扫描C盆腔CT扫描D涎腺CT扫描E股骨CT扫描88、腮腺冠状位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俯卧或仰卧B头摆成顶颏位或颏顶位C头矢状面与床面垂直D扫描基准线位COR与听眶线垂直E扫描范围从颈后部到颈前部89、涎腺造影联合CT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B先行涎腺造影,对含有对比剂的腺体扫描C应扫正、侧位片,以显示腺体及管道的位置、走行、形态和分支D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来源和侵占范围E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清楚显示末梢导管扩张、腺泡萎缩F通过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明确肿瘤组织学的诊断90、显示颞颌关节半月板,较好的检查方法是:A平片B断层C造影D CTE MRI91、颞颌关节CT平扫,患者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A禁食B大量饮水C屏气训练D摘除耳部饰物E碘过敏试验92、颞颌关节CT扫描,无需作增强扫描的疾病是:①颞颌关节发育不全②外伤骨折③颞颌关节增生肥大④肿瘤⑤关节结核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E、①④⑤93、颞颌关节CT检查,需要骨窗与软组织窗同时显示的是:①颞颌关节先天发育畸形②外伤骨折③类风湿关节炎④肿瘤⑤关节结核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E、①④⑤94、甲状腺CT扫描范围的确定,正确的叙述是:A从侧位定位图像中确定扫描范围B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缘至舌骨下缘C扫描范围从颈1至颈7D扫描范围从舌骨上缘至颈7下缘E扫描范围从颈6上缘至胸1下缘95、屏气前由于患者吸气程度不一致,会造成CT图像的:A移动伪影B层厚改变C病变遗漏D清晰度下降E对比度下降96、胸部CT扫描,纵隔结构可显示的原因主要在于:A大血管的存在B气管的存在C食管的存在D淋巴结的存在E脂肪组织的存在97、适宜作HRCT检查的疾病是:A、肝癌B、胰腺癌C、肺癌D、大量胸腔积液E肾癌98、肺部CT轴位扫描,能同时看到头臂干血管的层面是:A主动脉弓层面B主肺动脉窗层面C胸锁关节层面D左肺动脉层面E左心房层面99、属于泌尿系统CT扫描范畴的是:①肝胆CT扫描②肾脏CT扫描③胰腺CT扫描④膀胱CT扫描⑤输尿管CT扫描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E、②④⑤100、不属于肝胆CT扫描适应症的是:A肝癌B多囊肝C肝脓肿D病毒性肝炎E肝占位X线刀治疗前的定位101、有关肝脏血供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脏为双重血供B肝脏血供主要为门静脉C肝肿瘤血供为肝动脉D肝动脉血供仅是门静脉的1/4E对比剂注入后静脉期比动脉期出现的早102、肝CT轴位扫描图像中,肝左叶左侧相邻的低密度脏器影是:A胰腺B胃泡C小肠D胆囊窝E十二指肠103、脾CT层面影像,脾的长度正常标准不超过:A1个肋单元B2个肋单元C3个肋单元D4个肋单元E5个肋单元104、肾CT扫描,必须增强的是:A肾出血B肾结石C肾钙化D肾占位性病变E肾周围血肿105、正常肾脏CT轴位扫描,下列影像显示结构由前向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肾盂、肾动脉、肾静脉B肾动脉、肾静脉、肾盂C肾静脉、肾动脉、肾盂D肾动脉、肾盂、肾静脉E肾静脉、肾盂、肾动脉106、检查肾上腺占位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是:A CTB IVPC KUBD纵断体层E血管造影107、肾上腺CT扫描,其影像密度正常表现为:B密度不均C内有钙化D与血液CT值相近E与邻近肾脏密度相近F明显低于肾脏密度、108、CT扫描,为鉴别肾上腺、肝和肾上极肿物,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强扫描②矢状位图像重建③冠状位图像重建④高分辨率扫描⑤动态扫描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E、①②④109、用碘水作保留灌肠行盆腔CT扫描,可清楚显示:A膀胱B子宫C输卵管D前列腺E乙状结肠和直肠110、CT扫描前,要求饮水量最多的检查部位是:A肝脏扫描B脾脏扫描C胰腺扫描D肾脏扫描E盆腔扫描111、CT扫描前,患者准备工作相对最简单的是:A、肝脏扫描B、胰腺扫描C、脊柱扫描D、盆腔扫描E、增强扫描112、不属于骨性脊椎结构的是:A椎孔B鞘膜C椎弓D椎板E椎管侧隐窝113、腰椎正常CT解剖,马尾神经根表现为:A方形B圆形C长方形D卵圆形E蜘蛛足样114、脊柱正常CT解剖,横突孔出现在: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15、观察胸锁关节前后移位情况,最好的检查方法是:A胸骨侧位摄影B胸骨斜位摄影C胸锁关节后前位摄影D胸锁关节横断CT扫描E俯卧位中心线倾角单侧胸锁关节摄影116、下列CT扫描体位比较特殊的是:A双足正位B双踝正位C双膝正位D双髋正位E双胫骨正位117、扫描同一部位,X线剂量不变,将矩阵提高一倍,影像空间分辨率:B保持不变C降低0.5倍D降低1倍E提高F不受影响118、CT薄层扫描,噪声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A重建算法B光子数减少C探测器的灵敏度D设备的信噪比E被照体组织结构119、CT扫描中,无法人为减少的伪影是:A呼吸伪影B钡剂伪影C心跳运动伪影D固定金属牙套伪影E岩骨嵴伪影120、有关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B CT值不能真实反映组织密度是因容积效应所致C小于层厚的高密度病灶测得的CT值较实际偏低D每一像素的CT值是一个平均值E扫描层面越薄部分容积效应越大F部分容积效应可受到体位的影响121、X线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X线为电磁波B X线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C X线具有干涉与衍射现象D光电效应证明了它的波动性E 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122、关于X线物理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穿透作用②电离作用③莹光作用④热作用⑤干涉和衍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④E、①②③④⑤12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内听道----多轨迹体层摄影B、胆道系统------全景摄影C、关节腔----双重造影D、甲状腺-----软组织摄影E、喉----高电压摄影124、关于体位与X线影像关系的叙述,不妥的是:A X线影像是二维图像B X线摄影体位选择的价值,在于被检部位或病变的显示C对处于组织边缘部位的病变,应取正位与侧位对照D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透视下转动不同体位E X线诊断是用三维空间的组织结构解释二维平面的影像125、可进行功能位检查的是:①颈椎②下颌关节③胰腺④颞骨⑤腰椎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②③④E、③④⑤126、影像的重叠效果和切线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X线照片必然产生被照体影像的重叠B重叠效果是被照体组织影像的重叠C影像重叠现象可用切线投影方法解决D边缘与其他部分的X线吸收差大,影像可得到锐利的边界E通过被照体局部边缘部分的X线称“切线”127、关于摄影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摄影是应用光或其他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B影像是用物性量把被照体信息表现出来的图像C摄影程序是光或能量--检测--信号--图像形成D信息信号是由载体表现出来的单位信息量E载体信息形成影像的配制称为成像系统128、关于X线信息影像形成的叙述,错误的A被照体为信息源B X线为信息载体C X线诊断是X线影像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D信息影像形成的质量,取决于被照体、X线质和量E经显影处理后才能形成X线信息影像129、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要素,不包括:A照片密度B照片的感度C照片的对比度D照片的锐利度E照片的变形130、X线照片影像形成参数的叙述,错误的A影像的放大与变形为失真B照片透光率的对数值称作照片的光学密度值C密度值大小由照片吸收光能的黑色银粒子多少决定D人眼对密度值感觉随光片灯光线的强弱而异E人眼识别的密度值在0.25-2.0之间131、关于X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B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C曝光过度或不足时,密度变化小于照射量变化D管电压增加照片的密度值增加E胶片的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F胶片的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平方成正比132、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扩散B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C荧光交迭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D X线倾斜摄影不会使照片产生模糊E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133、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X线束限制器减少散射线B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C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D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E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134、某部位80kvp、40mAs、FFD=200cm获密度适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