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稿孕产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文档

定稿孕产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文档

祝你好“孕”,幸福、自豪、微笑当妈妈————————孕产期心理卫生保健当爱的种子在自己体内生根、发芽的时候,准妈妈会体会到世界上最美好的感觉,充满了惊喜、期待和无尽的温柔。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准妈妈都对新生命充满期待,然而如头晕、恶心、呕吐、尿频尿急、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疲倦、乳房胀痛、腰酸背疼、睡不好觉、尿频……等妊娠反应接踵而至,同时会出现无尽的担忧,如胎儿发育正常吗?胎位正不正?胎儿是男是女? 长了蝴蝶斑是不是好丑啊?小肚子能不能恢复平坦?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您愉快的心境。

这里告诉你在待产或临产时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作为孕妇,在别人都宠着您、让着您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呦。

要知道,您的情绪在周围人还不一定能感觉到的时候,您腹中的宝宝就已经感觉到了!千万不要把那么多不适和痛楚,留给您可爱的BABY。

不是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吗?乐观一点就过去了!因为母亲高兴的时候,胎儿也高兴;母亲情绪低落的时候,胎儿也表现出烦躁的情绪。

所以,为了腹中的宝宝,为了你们的希望,准妈妈要努力做一个心情愉快的、每天都对着太阳歌唱的快乐孕妇。

作为女性,你知道在怀孕期间有那些心理的变化?对胎儿有什么哪些影响吗?〖妊娠期(孕1~3个月既13周前)〗心理变化特点:在这一时期,由于内分泌激素变化和早孕反应,不仅身体出现了不适,心理反应也很强烈,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心理变化:心理紧张:怀孕初期,妊娠反应及不适感觉持续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心情烦躁易怒,甚至对胎儿有埋怨情绪。

有些孕妇及亲属盼子心切,对将来照料婴儿等问题的担心,导致心理上的高度紧张。

过分担心:有的孕妇对怀孕无科学的认识,易产生既高兴又担心的矛盾心理。

早孕反应:严格说来,早孕反应是一种躯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症状。

但医学家发现,孕吐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如孕妇厌恶怀孕,则绝大多数会孕吐并伴体重减轻,如果孕妇本身性格外露,心理和情绪变化大,还会发生剧烈的孕吐和其他反应。

孕妈妈情绪波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这是很多孕早期流产或者影响健康的一种情况,如果情绪总是得不到控制的话很容易出现胎盘发育不全,导致出现很多的畸形问题。

引起兔唇、腭裂、心脏有缺陷等畸形。

因上述原因,致使孕妇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甚至会表现出神经质。

这对孕妇和胎儿是十分不利的。

丈夫和其他亲属应注意关心照顾,在言语上、行为上避免刺激孕妇,使孕妇的心理状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孕早期在心理上要怎么做呢?妊娠早期(胚胎期)是胚胎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的保健要点是避免有害因素对胚胎的致畸影响。

同时怀孕前三个月胚胎不稳定,易出现生化妊娠、胚胎停止发育、流产等突发状况,但三个月后此概率就大大下降!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避免性生活,以防造成流产。

②正确认识妊娠反应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

要保证休息,鼓励进食。

慎重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各种药物,避免因为用药不当而致胎儿畸形。

③不去拥挤、空气污浊、嘈杂的地方,注意预防感染疾病。

避开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

如接触农药、化肥、化学制剂、X射线、汽车尾气、电焊以及高温等工作。

④不接触猫、狗等动物。

不吃未经煮熟可被弓形体污染的肉食。

〖孕中期(满12周-~28周)〗进入妊娠中期,孕吐等不适反应逐渐消失,体内已形成了适应胎儿生长的新的平衡,孕妇的情绪也变得相对稳定。

但因体重、体态迅速变化,胎儿体积增大,孕妇各器官负担加重,可能会有腰酸背痛、感受到胎动、腿抽筋、开始长妊娠纹等变化;由于怀孕造成各个系统的负担,有的可能会出现各种病理状况,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贫血等情况,这样会对丈夫和家人产生依赖,当过分依赖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埋怨,情绪变化,内分泌改变,而影响胎儿。

同时这一时期,孕妇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如接受常规的唐氏筛查、糖尿病筛查和B超筛查胎儿畸形等相关检查,在等待检查报告过程中会感到烦躁、紧张。

无形中会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报告出来后,对待结果又会产生疑虑或恐惧。

即便是在安全系数较高的孕中期,孕妈妈情绪太过激动很容易血压升高,发生暂时性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胎儿一时性缺氧而影响身心正常发育。

孕中期是胎儿发育的最关键的时期,所以妈妈们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的紧张,以免造成自身和宝宝的健康受到影响。

孕中期心理保健的重点应通过生活、工作和休息的适当调整,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具体方法如下:一、避免心理上过于放松、寻找做母亲的感觉孕中期已经有了明显的胎动,孕妈妈平时可以把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自己孕育的新生命的力量,寻找一个母亲的幸福感觉。

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因为生命的跳动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责任。

平时也可以和准爸爸一起感受,一起享受这胎动的美好。

同时,还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

二、减轻对分娩的恐惧虽然中期距分娩时间尚有一段距离,但有些孕妇此时开始感到惶恐不安,可能是听信了分娩如何痛苦的传言或受影视过分渲染分娩痛苦场面的原因。

其实,分娩无痛苦是不可能的,但过分恐惧并不是好办法,孕妇应学习一些分娩的知识,或和过来人多交流,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不会到时感到慌张,避免产生过于恐惧和焦虑,另外,孕妇可和家人一起为未出世的孩子准备一些必需品,这样可以使自己迷茫的心态转为期待的心理,也可以使孕妇从对分娩的恐惧变为急切的盼望。

三、避免过分依赖孕中期参加一些平缓的运动,克服懒散的心理,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有益无害的。

不要每天不干任何事情,凡事都由丈夫包办,这对胎儿是不利的。

医学界认为,孕期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孕妇的体力,对分娩有一定帮助。

所以,孕妇如果无异常情况,可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孕中期仍能正常上班。

四、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定期产检,避免听一些有关婴儿畸形的事件。

〖孕晚期心理(28~40周)〗进入孕晚期,随着胎儿的发育成熟,腹部越来越大,持久的负重压力,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腰痛、耻骨分离、耻骨痛、腿根痛等问题,孕妇子宫也已经极度胀大,各器官,系统的负担也接近高峰。

胎儿发育已趋于成熟,与出生婴儿基本相似,此时胎动强度会逐渐减弱,但由于不少孕妇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生怕胎动减弱是由于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所致。

然而这种想法会使孕妇在无形中产生焦虑情绪。

正常情况下,早、午、晚三次胎动的平均数为5-10次。

由于体型变化和运动不便,孕妇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变化,会产生一种兴奋与紧张的矛盾心理,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精神压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无力,即使一切情况正常,也不愿活动。

又临近产期,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或不安会加重,对分娩“谈虎色变”。

有些孕妇对临产时如何应付,如有临产先兆后会不会来不及到医院等过于担心,因而稍有“风吹草动”就赶到医院,甚至在尚未临产,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缠住产科医生要求提前住院。

那么,孕妇在自我心理保健过程中,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分娩原理及有关科学知识励、安慰, 并告知进展情况, 使之安心。

消除恐惧、焦急和烦躁, 使产程进展顺利。

第二产程, 指导孕妇在宫缩时向下用力, 然后放松, 使产妇觉得有控制力。

多用鼓励、赞扬的话语, 让产程顺利进展。

第三产程, 共同分享产妇的喜悦, 产妇对婴儿的性别失望时, 应给予正面的安慰和引导。

如产妇有被忽略感, 助产士应让产妇知道她依然被关心,并提供一些身体上的照顾, 同时鼓励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3、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的分娩知识,临产后可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告诉产妇宫缩时应配合呼吸轻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减轻疼痛,宫缩好可促进产程进展,以及分娩时如何配合,使她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病理妊娠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妊高征要注意有无头昏、眼花等症状。

4、创造优雅、舒适、整洁的环境,使产妇心情舒畅:现在国内外也倡导家庭式分娩,即分娩时除医护人员帮助监测、指导或鼓励外,尚有亲人陪伴,使产妇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

总言之,在分娩生产的过程中,心理状态对临产妇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临产妇通过专业细致的心理护理,其产程会缩短三到四个小时,而且还会大大降低产后出血概率及剖腹产概率。

因此,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关注产后抑郁保障家庭幸福尊敬的产妇,您好!你知道产后抑郁吗?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理疾病,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

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

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

另外患者还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都不愿意与丈夫说话。

有的产妇还会表现出对生活、对家庭缺乏信心,主动性下降,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平时对事物的反应也比较迟钝,而且注意力也不够集中。

并且食欲明显的减退,吃的很少,也得可能会有头晕、头痛这样一些症状。

很多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这不但会影响的产妇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婴儿的心理健康。

产后抑郁症治疗和预防:在有了孩子以后,年轻妈妈的价值观会有所改变。

抱着坦然的态度接受这一切,有益于帮助产妇摆脱消极情绪。

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而忘记烦恼。

1、找心理医生治疗:医院有专科心理科给予心理的评估,心理的疏导和药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的母婴伤害事件。

孕期可以定期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产检,提前了解一些为生育区相关的健康宣教,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保持积极心态孩子是年轻妈妈的希望之源,孩子的健康与幸福是妈妈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你肯定会遇上困难与烦恼,在坏日子时你也要保持好心情,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努力做好每件事。

生育和养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职责,故整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须调整自己,共同经历角色转换。

3、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产后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等待着体内激素水平调整,总会形成平衡,而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

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以增强自信心,缓解紧张和心理压力。

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而忘记烦恼。

4、.寻求家人帮助产妇要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尽量让家人明白,不要只顾沉浸在增添新宝贝的快乐中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变化。

请他们多陪自己说说话,及时告诉自己一些育儿的经验。

5、夫妻相互支持鼓励有了孩子,丈夫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妻子要理解丈夫;而丈夫也应该理解妻子产后身体的变化与照顾孩子的辛苦,主动分担家务。

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交流。

6、保持好营养,好饮食注意加强营养,孕期和产后补充蛋白质,鱼肉,多吃些南瓜,蘑菇,粗粮,全麦面包以及樱桃等食物,注意选择既营养丰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与此同时,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在感谢其爱心中,使自己得到心灵的调养。

7、适当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