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三部曲
摘要: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注重对优秀生的培养,也要想办法把中间层次的学生拉向优秀生的行列,更不能忽视忽视差生。
那么在班级管理中该如何做好培优、托中、补差工作呢?本文结合具体实践,着重对这三项工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培优;托中;补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01-0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都能体会到当班主任的甜酸苦辣,但也是最有成就感的。
”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学生就像几十把锁,你要用不同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心灵。
怎样磨制这样的钥匙呢?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优秀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优秀生由于长期处于“金字塔尖”往往好胜心强,容不会得别人超越自己,听不得反对意见,受不得一次挫折,凡事总要与别人比个高低,论个输赢,,不愿让人,更不愿容人。
一旦遇到打击,要么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要么把抱怨指向别人,怨恨妒忌、推卸责任,因此,培养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很重要。
例如:09年我班有一个叫陈嘉嘉同学,是英语科代表,各科成绩优秀,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榜样。
有段时间,我发现她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且上课老是走神,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经过交谈,
我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个学期英语单元测试嘉嘉两次都没得第一名,而被李娜同学获得,作为科代表的她怕被同学嘲笑。
我知道嘉嘉是个体育爱好者,于是我对她说:“走,咱们比一比赛跑。
”我们在学校操场上跑了一圈,然后我对她说:“山外青山楼外楼,人越往高处走,优势就会越少,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竞争。
跑步也一样,如果是你一个人跑,一定没有我早你后面追赶着你跑得快。
同学之间只有互相竞争,你追我赶才会进步。
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如果你减速或者停下的话,他们就会朝过你。
而且每次考试都是老师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没考的好成绩,并代表你不努力,只要你总结一下,找出原因,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
”这时,我看见她脸上露处了久违的笑容。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其找出原因,引导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并且教给他们心理调适的方法,使他们能及时调整心态,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引导中等生向优秀生靠近
在大多数老师的观念中对学习成绩一般的中等生,往往疏于管理。
其实,这些中等生更需要我们这些“工程师”的关心和爱护。
他们在班杀伤能够占据了多数,虽然没有出类拔萃,但是缺少了他们,班级不能成为一个完整集体。
而且中等生的思想动向回影响着他们向不同的学生群体转化。
如:我班的张依平同学学习成绩一般,表现一般,一次英语单元测试获得75分,试卷刚发下去,我就从她的脸上读到了愧疚和
不安。
下课后,我看见它坐在座位上发呆,于是走到她的旁边,拍着她的肩膀轻轻得对她说:“不错,有进步啊,上一次69分,这一次75分,你进步了6分啊,继续努力啊,就差5分就能达到优秀了,老师相信你,加油!!”这时我发现她噶的双里顿时闪耀起欣慰的光彩,脸上浮起了幸福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学习更加刻苦了,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终于考到了优秀82分的较好成绩。
我在班会上表扬了她的进步,肯定了她的成绩,并请依平同学杀伤能够台发言,她说:“非常感谢老师的重视和鼓励,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鼓励,我会一直自卑下去的,那我的成绩就永远赶不上去,是老师给了我自信和力量,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更要以此为起点,重新规划我的人生方向,为美好的明天奋斗······”经过那次班会课后,我发现张依平同学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一直保持优秀的成绩,终于从一个中等生转变成了优秀生。
因此,应该引导、租金中等生自觉的向优秀生学习、靠近,力争上游,从而尽可能的扩大优秀生的队伍,形成良好的班分,带动后进生的转化,最终实现学生集体的整体优化。
三、转化后进生使其走向自信
在一个班里,后进生的人数并不多,但能量很大,是班级的消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尊重、关心、热爱、信任后进生。
要仔细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更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操去医治后进生心灵的创伤,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信
心,真正做到“浪子回头金不换”。
例如,曾教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纪律散漫,无心上学,经常惹是生非,是所有科任老师都头疼的后进生。
有一次,他竟然在作业本的封面上画了一个卡通照,当时我看了非常生气,准备好好的批评他一顿。
但一转念,何不借此机会转化他呢?上课的时候,我表扬了他:“我们班的李平同学是绘画高手,有艺术的天赋,那么老师想请你帮个忙,以后老师要用的教学挂图就由你来负责,好吗?”这时,我看见他拼命得点头,课堂上响起了掌声。
由于我的信任,他保证以后一定要改正缺点,决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
从那以后,他学习积极了很多,表现也逐渐变好。
对他的进步,我在课堂上加以肯定,他越发有信心了。
而对于他一下子改不了的缺点,我就找他个别谈心,鼓励他。
和风细雨,日积月累,他完全变了,成了一名爱学习、品质优良的好学生。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不要有等级之分。
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得融入,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才能使学生自然得和老师形成一种亲近感,这样可将老师的期待化为自身克服苦难自觉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践其行”教育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