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总结出的一套基层根管治疗流程(上)3月15号从新乡中心医院结束实习,随即应聘加入了现在的新乡彦明口腔,一次偶然的机会点开了KQ88,看了赵廷旺老师的现代化根管治疗视频,从此开始喜欢上了根管治疗,喜欢上了大锥度的机用镍钛挫。
虽然门诊当时并没有开展现代化的根管治疗,因为是基层,收费跟不上,意识跟不上。
7月15号在老板的大力支持下于某宝买了一套山寨的protaper挫,开始慢慢研究其用法。
通过网络视频的学习,文献的阅读,KQ88上各位老师的解答,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根管治疗流程,以前做治疗总是很慢,后来发现,有了标准的流程,心里思路清晰,做治疗效率提高很多。
非常感谢KQ88各位老师对我的各种提问做出的耐心的解答,感谢赵廷旺老师对于我现代化根管治疗的启蒙,如果赵老师来郑州开课,我一定帮老师做推广宣传,哈哈。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首先,是,术前片真的很重要。
一个好的平行投影,可以大致判断冠方到髓室顶的长度,根管的长度,牙根的数目及走向。
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刚踏入临床没多久的新手,术前片尤为重要。
如果是一例弯曲根管,我就很自觉的转给上级医师了,毕竟自己几斤几两还是要知道的,先做好简单病例,再去挑战难度病例更安全一点。
这里我们只需用到一台X光机,一张胶片。
目前用的是椅旁式的,用的胶片,还没有配上数字化的。
因为没有橡皮章,就不说橡皮章了,这个以后会慢慢上,争取不耍流氓~打麻药,一般用斯康杜尼或者碧蓝做局麻是没问题的,先干燥,粘膜消毒。
涂布表麻膏。
表麻膏的效果真心一般,主要还是起个心里暗示的作用。
给顾客讲这个表麻膏是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之类的话,让顾客“感觉”非常有用,降低其紧张感。
北方的天气是有点冷了,可以让助手把麻药握在手心里暖一下,降低患者不适感。
注射的时候注意和患者沟通,可以给他说有点涨,有点皱,有点不舒服,但是不会疼。
进行多点注射,可以取得比较好的麻醉效果。
如果效果不好,开髓时可以再加一针髓腔注射,如果穿髓孔大了,就用棉球包在注射器周围,增大压力,至于效果,嗯,聊胜于无。
其实基层的话,无砷失活剂用的是比较广泛的,有时候麻醉效果达不到的话,我也会选择失活法,不让患者疼是最主要的,只要不疼,什么都好说。
接下来就是开髓。
开髓是重要性我就不再赘述了,先附上一张赵老师博客里的开髓点图。
注,如果邻面有龋坏,先把腐质去净,玻璃离子或者复合树脂补上再开髓,和做假壁的意义是差不多的,还是根据个人喜好吧。
因为有了术前片,开髓变得简单了一点点,我一般用登士柏球裂钻在片子上测量一下再进行开髓,根据片子上的长度减去1MM的安全距离,开始开髓!据一些人调查(牙合)面到髓腔的距离,大概都在7MM哦。
感受到落空感或者到了预测的长度,就开始用登士柏ENDO-Z车针修整洞壁。
如果未看到髓室底的发育沟,就再向下小心的调磨。
至于为什么选球裂钻,还是根据个人喜好吧。
还有一种比较安全的开髓方法,是我们王主任教给我的,用裂钻或者金刚砂车针,沿着髓腔的大致形态开髓,比如下颌6,就画一个尖端朝向远中的三角,向下开到一定程度,三角中的牙体自然脱落了,髓腔就暴露出来了,两种方法都很可靠,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关于开髓车针,登士柏ENDO-Z是一款钨钢车针,在赵老师的课里也听过介绍,这一款是尖端无沙的安全车针,同时这一根车针成本稍微高一点,不过因为是钨钢的,十分耐用,用该车针修出来洞壁比裂钻或者球钻提拉法做出来的更光滑,因为顶端无沙不会穿髓,破坏髓室底,特别适合于我这种新手。
给大家推荐一种低成本的方法,把绿标大颗粒车针顶端的沙,用低速打磨机磨掉,也可以做出来顶端无沙的安全车针。
前两张是在吧台拍的,最后一张是在电脑桌上拍的,手机像素比较渣,不过可以看到车针尖端明晃晃的,证明沙子是磨掉了,可以放心使用!穿通髓腔后,我一般先用1%次氯酸钠冲洗一下,用DG-16探针探查根管口,特别是对于钙化根管,效果是比较好的,根管口是往下有阻塞感的,髓室底就是很硬,探不动。
登士柏DG-16探针是比较贵,不过是固定资产,轻易也用不坏,可以考虑入手一只。
如果没有DG-16探针又不想置办的话,可以用探针稍加改装一下,因为我也没改装过,就没有图了。
也可以用次氯酸钠浸泡髓腔,看到发泡的地方,就是根管口的地方,或者用染色法,根据情况选择。
找到根管口后,根据刚才术前片上的长度,稍微疏通一下根上2/3,不用疏通到根尖,特别是死髓牙。
看一下根管的具体走向。
接下来就是建立直线通道。
直线通道对于避免侧穿,减少器械的磨耗,都起到了很好地帮助。
可以用maniG钻或者也可以用protaper里的SX(或者S3的SU,目前刚入门,还没有用过S3,转速比protaper快一倍,我还慢慢的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都可以做到比较好的效果,后者的成本稍贵一点,根据情况使用了。
用protaper一定要蘸一点EDTA派丽登EDTA在根管预备和冲洗的时候会再详细说一下。
同时使用期间注意多冲洗。
避免碎屑堵塞根管,或者一会预备的时候超出根尖孔,避免术后不良反应。
再说一下,登士柏有一款专门的直线通道车针,可以用100-200次,价格也比较适中,不知道哪位老师用过,效果如何。
今天就先写这么多了,只是自己一些临床工作中的总结,不敢说是标准,只是感觉这是自己走了一些弯路才总结出来的,发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可以多多少少帮助正在路上的人,也希望通过交流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尽快弥补。
我一直感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因为是新手,所以我对工具的依赖性是很大的,正是如今有了这么多方便的器械,才能使新人能够更快的成熟。
新手总结出的一套基层根管治疗流程(中)刚开始感觉写一篇就够了,没想到写起来越写越多,图片越加越多,就这样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没有写到,实在写不下了就在标题后面加了个(上),如果这一次还写不完,就得再加个(中)了。
文章发出来得到了很多老师的点评,认可,鼓励,十分感谢大家,KQ88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使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也能开阔眼界,长了见识,学了知识。
在视频区,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很多讲座,操作。
在病历展示区,有不懂的问题在评论区提问,老师们也会很耐心的给我解答。
真心希望我们KQ88越办越好。
进入正题。
开髓后有的老师就直接讲了,关于大家就描写的比较少,以至于我在拔髓上吃了不少苦,残髓着实让人头疼,不过万幸,有得病例在做完充分的预备和冲洗后,基本上就没多大问题了,这可能也是大家不太爱讲拔髓的原因吧。
拔髓就肯定要用到拔髓针,目前我在用的拔髓针有两款,一款是mani不带柄拔髓针,需要自己接一个手柄。
一款是登士柏带柄拔髓针,这一款分为不同型号的,我比较常用这个,不用接手柄很方便。
一般是用15和20号的,手感不错,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病例。
使用拔髓针的时候,根据术前片根管预估长度的2/3,不要过度深入,以免超出根尖孔导致器械分离,每次拔髓后可用1%次氯酸钠或3%双氧水大量冲洗。
拔髓时我一般不会直接使用拔髓针进行拔髓,拿出登士柏C+挫用登士柏预弯器预弯后(虽然这个预弯器有点小贵,不过是可以高温消毒的,比用手预弯时要无菌一点,角度更柔和一点,自己用手或持针器弯,搞不好就成直角了,增加了器械分离的风险)蘸一点EDTA稍微疏通一下根管再放入拔髓针。
据说EDTA可以使牙髓更容易完整的拔出,我目前刚用没多久,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
至于疏通也是为了防止器械分离。
关于残髓也是让我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可以用FC做一下甲醛浴,可以像于晓亮老师讲的,往根管内输送一点表麻膏,可以用5.25%次氯酸钠冲洗浸泡一下,可以用快速止疼剂滴入根管止疼后再拔髓,各种方法都可以。
我在做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失活后牙髓还有活力,就再封一次失活,如果是首次局麻后的复诊还有残髓,就再补一次局麻。
只要和患者讲清楚,大部分患者还是愿意接受的,一定不会让患者忍着,无痛是最基本的。
不过只要第一次局麻下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冲洗做好了,很少还会有残髓炎症状。
根管预备和根管冲洗,因为这两个是同时进行的,就写在了一起。
先附一张protaper示意图。
操作系统的话,protaper是转速比较适中的,比较适合新手来用。
(图片来自彭斌老师的《根管治疗图谱》)前面在的时候,就用C+挫把根管的上2/3疏通了一下,可以进行一个初步的预备了,用15号手用锉预弯后蘸着EDTA用捻的手法把根2/3预备一下(捻的感觉就是像手上沾了一点印膜材,左30°右30°的来回搓)。
下一步就是S1,250转3.0N预备根2/3,S2,250转1.0N预备根上2/3。
这几步的预备,视情况而定,大部分情况下,建立直线通道的时候就把这几步做过了。
预备时勿施加压力,每次使用都要蘸着EDTA使用,protaper尖端是有引导功能的,他会顺着自己往下走,只要负责提拉就行了,每提拉2-3次,拿出来用酒精纱布擦拭挫上的碎屑,用1%次氯酸钠充分冲洗,冲洗要尽量深入,用食指加力。
说到冲洗液,一般常用的就是1%次氯酸钠和2%洗必泰。
两者切忌不要交替使用,会产生红色沉淀。
这个是百分之十的原液,就蒸馏水1比10稀释,配置成1%次氯酸钠,味道比较大,有时候就用双氧水和盐水或蒸馏水交替使用,用的时候让助手在旁边准备好吸唾管和三枪,把冲出来的液体一边抽吸一边冲水稀释。
这一款是在某宝上看到的,据说是花香84~看网友的博客发现有人讲可以用84按一定比例稀释做冲洗液的,心想用这一款清香型的84稀释后使用,给患者的体验度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怎么说,其实买的有点不对,赵老师推荐的是葡萄糖酸氯己定,那个直接和蒸馏水稀释就可以了,这个醋酸氯己定稍微复杂一点,2g粉需要20-30ml的75%酒精做溶媒,再加70-80ml蒸馏水。
不过加了酒精,可能杀菌效果更好一点,我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结果味道超级苦,我一般做末次冲洗用,或者制备桩道的时候冲洗用,也用它封过几次药,效果一般。
曾经买过一只皓齿的冲洗针头,后来不知道放哪了。
看了于晓亮老师博客里关于冲洗针头的教程,也试着做了一只冲洗针头,效果也挺好。
(这是我们门诊陈主任做的。
)接下来就是预备根尖1/3。
充分冲洗过后,连接好根测仪,(这里稍微加一点,如果下一步要用根测仪,末次冲洗最好使用蒸馏水,不会影响测量仪的准确性)根管干燥一点,但也不要过分干燥。
我目前用的是登士柏propexPIXI根测仪,根测仪是花了些钱钱装备的,以前看过ZML80老师的《基层,不是理由》这则文章,给当时正处于迷茫期的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借鉴前辈的经验,跟我们王主任商量了一下,最终敲定了这一款测量仪。
用15号手用锉放入根管内,要稍微有点阻塞感,如果很空旷的感觉,就加大一号进行测量。
开始测量长度,一边捻一边看测量仪,显示在0.0的时候,放好橡皮圈,拿出来,减去0.5mm,确认工作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