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分析

50年代~8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药品经销模式
12
医药商业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续)
80年代~90年代:药品经销打破三级医药站管理模式,各级医药站纷纷变成当地医药 公司。市场进入充分竞争时期,企业盈利大幅下降。
13
医药商业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续)
2000年后快批模式让九州通迅速崛起。 03年,中国医药集团与复星共同出资组建国药控股。
2020年
排名 国家
1 美国
2 中国
3 日本
20
五大因素促进医药行业中长期高速成长
城市化 GDP增长 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 政策支持和新产品的涌现 新医改
21
因素一:城市化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广大农村人口的医药卫生支出水平与城市人口相比差距 悬殊。2008年,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86.2元,而农村这一指标只有246元。 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城市化将稳步推进,进入城市的人口将能享受更好的医 疗资源,并且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这将成为医药市场扩容和整个医药行业长期快 速成长的强大推动力量。
日本第一制药三共45亿美元收购南 新
2007年 先灵葆雅,欧加农 144亿美元 先灵葆雅144亿美元收购欧加农
2007年
三菱,田边
43亿美元 三菱43亿美元收购田边
2006年 拜耳,先灵(德国) 165亿欧元 欧盟批准拜耳与先灵公司并购案
2006年
诺华,凯龙
54亿美元 诺华54亿美元收购凯龙
2006年 德国默克,雪兰诺
排名 国家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法国 5 意大利 6 英国 7 西班牙 8 加拿大 9 墨西哥 10 中国
2005年
排名 国家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法国 5 意大利 6 英国 7 西班牙 8 加拿大 9 中国 10 墨西哥
2009年
排名 国家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法国 5 意大利 6 英国 7 中国 8 西班牙 9 加拿大 10 土耳其
公司医药工业主要发展领域
33
医药工业是复星医药稳定的利润来源(续)
2008年,公司有4个销售收入过亿的主导产品,其中,2个超过1.5亿元,分别是阿 托莫兰和花红片,还有两个超过1.2亿元,分别是胰岛素和青蒿琥酯。氨基酸系列 产品销售超过4亿元。
34
医药商业已逐渐发展为复星医药主要利润来源
工业板块和商业板块净利润比较
0
医药行业分析
目录
•行业基本特征 •行业环境&典型发展模式 •趋势 •标杆企业
1
目录
•行业基本特征
2
医药行业特征&盈利模式
行业本质: ➢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 ➢ 研发决定未来,得专利者得天下 盈利模式:
新药+知识产权=巨额利润!
3
医药行业特征&盈利模式
”重磅炸弹”推动世界药品市场增长 “重磅炸弹”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50% R&D生产力决定全球产业地位
14
医药商业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续)
06年,南京医药启动医院药房托管,探索新型医药商业模式
15
目录
•趋势
16
全球医药产业趋势
► 新药研发愈加困难
企业R&D平均成本持续上升(亿美元) 9.8
8.02
FDA批准的新药数量(个)
35
26
18
2000年
2006年
1999年
2000~2005年平均
133亿 德国默克133亿拿下雪兰诺
2006年
UCB,Schwarz
56亿美元
UCB同意以56亿美元收购Schwarz制 药
2006年
强生,辉瑞消费品 部
强生166亿美元如愿收购辉瑞消费品 166亿美元

18
纵向观察:中国医药行业景气刚刚开始
19
横向比较:未来10年是中国医药行业黄金发展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1年
28
复星系股权结构
29
复星医药的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内生增长阶段(1994-1999年)。公司创立初期, 主要通过生产和销售诊断试剂以及为数不多几个药品取得自我 生存和发展,形成初步的内生增长。
第二阶段:并购扩张阶段(2000年-至今)。公司迈出产业并 购步伐,先后收购复星长征、天药集团、北京金象、广西花红、 国药控股、桂林制药、江苏万邦、湖北新生源等一批具有良好 成长性的企业。
2006年
► “重磅炸弹”专利到期困境,面临“通用名药”挑战
17
全球医药产业趋势(续)
并购推动增长,整合应对低 潮
进军生物制药领域成为热点
疫苗产业炙手可热
通用名药市场空前增长
未来三年将有240亿美元的药 品失去专利保护 ► 全球产业转移 ► “印度模式”崛起 ► 中国制药业的机遇
2006~2008全球重大并购案例
24
因素四:政策支持和新产品的涌现
►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药物靶向,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应用等生命科学尖端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正在被转化为可 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产品和产业。
► 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相对落后,但是近来增长迅速。由于其高科技,高附加值 和低能耗,低污染的特性,获得了产业政策的支持。利用我国较为丰富的生命 科学人才资源和起点较低的后发优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广大。
8 6 4 2 0
美国
卫生总费用中私人支出部分 卫生总费中政府支出部分
法国 澳大利亚 英国
埃及
越南
中国
泰国
印尼
79%的中国农村人口无医疗保险(2004)
劳保医疗 0%
合作医疗 10%
其它社保 1%
公费 0%
基本医保 2%
商业保险 8%
自费医疗 79%
10
中国医药工业的现状与困境:需求旺盛VS过度竞争
25
因素五:新医改带来的政府投入增加
► 近二十年来政府投入不足 ,导致医疗机构亏损,以 药养医,药价虚高,药物 滥用等一系列的问题,民 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 高涨,
► 最近两年来的新医改政策 ,将逐步增加政府投入比 例,让医疗回归公益的本 质。如果新医改能顺利推 进,中国医药市场将极大 的扩容。这也给医药行业 的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20%的平均速度继续扩张。
23
因素三: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
➢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 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老林人口 比例将不断上升。
➢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巨 大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 ,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发 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 与其他疾病相比,这些疾病防 治费用较高,这就给医药行业 提供了充分的增长空间。
57.20%
56.70%
制药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低迷 67.00% 55% 55.40%
71.00%
72.00%
50.00% 40.00%
41.00% 38.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2 2003 2004 2005
口服液 颗粒剂 粉针 软胶囊 注射剂
11
医药商业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6
目录
•标杆企业-复星医药
27
复星医药简介
1992年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和范伟四人 创业;
1994年成立复星实业经营诊断试剂;
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
2003年与国药集团合并成立国药控股,持股 49%;
2004年更名为复星医药,成为一家医药产业投 资基金。
公司深度介入医药行业并购,先后并购几十家企 业,现成为一家拥有超过50家子(孙)公司、 42家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控股型集团,主要业 务涵盖医药工业(制造、诊断和医疗器械)和医 药流通业。公司总股本12.38亿股,总市值200 亿元。
➢ 垄断卖方地位:控制80%处方权和药品销售权 7000
➢ 垄断买方地位:决定5000多家药企、8000多家 6000 商业配送企业生死
5000
➢ 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
4000
其它收入 药品收入 医疗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
以药养医体制:药费收入占比50 %左右
➢ 医生成为药品推销员
➢ 医院变成从药品销售中获利的盈利性机构
医院是产业价值链中扭 曲的市场主体
80%药品通过医院终端销售
患者是弱势消费群体
医药企业多方受压: 市场化的医药企业 VS 非市场化的强势医院 非市场化的监管环境
特殊的支付体系 政府、社保、商保、私人
8
中国医卫体制的制度性缺陷:医疗机构是产业链中 扭曲的市场主体
医院拥有药品销售环节的“双向 垄断”地位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9
问题根源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医疗保障体系缺失
45%的中国城市人口无医疗保险(2004)
劳保医疗 5%
公费医疗 4%
合作医疗 7%
其它社保 2%
商业保险 6%
基本医保 31%
自费医疗 45%
16 14 12 10
不必担心需求增长的市场 药品研发:仿制之路已走到尽头
药品生产:“后GMP ”产能严重过剩
药品供给:结构性供大于求 批文泛滥:SFDA迄今已核发168740个药品批
准文号 药品流通:持续降价、打击商业贿赂
扭曲产业链和监管政策严重打击了医药行业 创新和整合动能,企业小散乱,生存环境远 不如表观需求和终端增长那样乐观——整体 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