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管理与生产规划的定义

生产管理与生产规划的定义


7
26.06.2020
簡介
❖ 生產的形態可分為訂貨生產和存貨生產兩種。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般訂貨生產是依顧客的訂單來製造產品,需經 重新設計後再生產,製造前置時間較長,有交貨 期的限制,但較沒有庫存的壓力。
❖ 存貨生產則大都是相同規格產品的預測性庫存方 式生產,通常不需重新設計,工廠操作條件的變 動較小,沒有限期交貨的壓力,但可能因為過量 生產以致發生產品庫存使資金積壓的問題。
簡介
❖ 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如何面對需決定生產數量 、方法等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不同方案則又會 影響到備料作業。
❖ 備料作業包括素材採購,零件或半成品之自製或 外購,成品之加工、檢驗、包裝、庫存及配銷, 在製品之存放,和廠內搬運路線等決策之訂定。
❖ 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發展使直接操作人員的比例已 逐漸降低,但對技術層面的要求則相對的提高。
➢ 適當的加工批量。
❖ 零件加工和裝配的每一道次都需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SOP),並以書面方式明確顯示,如此才能達成產
品品質的穩定性。
13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續)
❖ 擬訂製程計畫時,要考慮製程的合理化、機械化和自動 化的應用,目前大都利用電腦的協助。表14.1為製程計 畫單,又稱為作業單或程序單。
❖ 因此要先評估市場需求並進行有計畫的生產預測
,其結果可做為擬訂生產8 規劃的依據。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
❖ 生產規劃是指產品在實際進行生產前所要做的準 備工作,是介於設計與加工之間的階段,大都是 由生產組織中之決策單位所負責。
❖ 所規劃的內容為:
➢ 生產什麼(What)
指產品的設計,決定產品之功能、形式、構造及 選用的材料種類,並決定可同時生產之產品種類 及數量比例。
14
26.06.2020
14.2 生產管理
❖ 生產管制是根據生產規劃所擬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 方法進行管制並監督實際生產作業,要求可以按預 訂計畫完成。
❖ 生產管制又稱為製造管制,並且與物料管理和品質 管制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 管制的意義是指擬定計畫,並依作業標準實施,然 後查核實施結果與預定目標的差異程度。
❖ 如果未能達成預定目標,則應追究其根本原因,並 採取適當的對策,以求目標的達成。
❖ 當目標達成的程度符合要求,則將所實施步驟的過 程標準化。
❖ 整個循環過程通常以計畫、實施、查核、和處置等
四個步驟表示,稱之為P15DCA循環。
26.06.2020
14.2 生產管理(續)
❖ 生產管制的四項主要步驟為途程規劃,日程安排 、工作分派和工作催查。
❖ 其組成包含輸入,生產程序和輸出三個階段。 ❖ 生產管理是指對生產系統範圍內相關的組成單元
或因素。 ❖ 七M:人員、物料、機器、金錢、方法、士氣和管
理作業,加以規劃、執行管制、追蹤、檢討及修 正。
3
26.06.2020
簡介
❖ 通常機械製造業生產的成品是經由零件加工和裝 配兩階段所產生,故又可稱為加工裝配工業。
5
26.06.2020
簡介
❖ 生產管理的目標在滿足顧客交貨期、訂購量及品 質要求的前題下,規劃生產作業之規範,期能提 高整體生產作業的效率,或降低成本,目的在得 到最大的利潤。
❖ 生產管理包含生產規劃和生產管制兩個階段。
❖ 因此若能妥善而完整的建立一套生產管理制 度,應可獲得下列的利益:
➢在產品品質和如期交貨方面都能滿足顧客 的要求。
12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續)
❖ 生產規劃的具體結果是依據設計工程圖所擬訂出來 的製程計畫,它包含了加工程序和工作方法,
❖ 主要的項目有:
➢ 加工程序和工作內容。
➢ 零件加工和裝配的道次和順序。
➢ 每一製程所需的人數。
➢ 每一製程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工具、刀具、夾具、 工模具等。
➢ 每一製程的準備時間和工作時間。
6
26.06.2020
簡介
➢ 使機械和人員的負荷平衡,減少其閒置時間,促 進生產效率的提高。
➢ 及時供應物料和工具等,減少停工待料時機器及 人力方面的損失,
➢ 同時原料、半成品及在製品之存量也可降到最低 。
➢ 可以判斷生產流程的瓶頸所在,提早設法改善解 決,能使順利達成生產目標,增加產品的市場競 爭力。
生产管理与生产规划的定义
目錄
14.1 生產規劃 14.2 生產管理 14.3 物料管理 14.4 作業研究 14.5 工程管理 14.6 品質管制 14.7 工作研究 14.8 製造成本 14.9 財務管理 14.10 工2 業安全與衛生
26.06.2020
簡介
❖ 生產是指利用人工及機器將原料或半成品等物料 轉變為成品的過程。
❖ 最後進入生產規劃最直接的考慮即交貨日期、生 產能力和庫存量等因素。
11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續)
❖ 準時交貨是保持競爭力的基本條件,它和價 格及品質同為服務客戶的重要因素。
❖ 生產能力會影響製程計畫和外購與自製的比 例。庫存量方面則需考慮配合資金的調度。
❖ 生產規劃的目的可以說是以最低的成本,如 期製造出合於品質要求及預定數量的產品。
➢ 那裡生產(Where)
決定生產系統流程與機器設備的配置場所。
➢ 為何生產(Why)
明確指示出生產之目的1。0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續)
❖ 生產規劃首先需考慮生產場所的環境、交通運輸 狀況和水及電供應的穩定性等外在因素。
❖ 準備包含工程圖、市場需求量、材料規格、可供 使用的機具設備及其加工能力和操作人員及其技 術程度等。
➢ 如何生產(How)
決定產品的零件或半成品是外購或自製。自製者
是以何種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來完成。同時要決
定多少產量(How many)。9
26.06.2020
14.1 生產規劃(續)
➢ 何時生產(When)
決定生產時間表,產品加工作業何時開始及何時 完成等進度。
➢ 誰來生產(Who)
決定製程中的生產行為是由那些人員及機器設備 負責執行。
❖ 此類產業的組織除了作業現場的製造部門以外, 還包括了設計、生產管理、物料管理、品質管理 、銷售、設備之夾具、刀具、工具及量具管理等 與生產有關連的部門。
❖ 這些關係密切的組織之間,如何有效率的做最佳 配合以達成生產目標,則需有良好的生產管理作 業來協調彼此間相關的各項工作。
4
26.06.20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