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加工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部分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引发外界普遍关注。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何在、产业结构升级能否实现、未来创新驱动的前景如何等问题,成为外界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英国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准确把脉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需要细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内部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轴承加工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贵阳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贵阳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贵阳,简称“筑”,贵州省省会,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大陆与东协经济体贸易合作的关键通道,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
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贵阳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基地和国家级云计算应用基地,全国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国数谷”,全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全球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全国重要的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集聚区、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中心、全国重要的数据中心集聚
区。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贵阳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0762.04平方米(折合约46.12亩),净用地面积30762.04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6.12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轴承加工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轴承加工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56%,建筑容积率1.5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3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55.08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涌来,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
的冲击、调整和变革。
各工业发达国家纷起应对,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行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
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
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无不是为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
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应。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展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一是增强制度内生增长机制的建设,在政策倾斜扶持,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配置优先,夯实竞争的基础。
二是更加重视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综
合并用各类手段培育新兴产业市场。
三是把握好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加强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推进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四是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核心关键问题。
(三)经济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新型国际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0762.0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1090.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11.6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0633.50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48911.6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0762.0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67台(套),设备购置费2768.02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1058083.46千瓦?时,折合130.04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15604.04立方米,折合1.33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
“轴承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1058083.4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5604.0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131.37
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48.5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12%,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
绿色低碳发展,就是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和物耗,从而实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目标。
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实践。
绿色经济是一种“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
传统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追求数量扩张、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增长,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而绿色经济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携手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八、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符合贵阳某某工业园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
技术成熟可靠,符合贵阳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所以,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
本期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三)安全生产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轴承加工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本期工程项目在建成后将有效防止火灾、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
本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项目设计中除了各专业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消防措施设计外,还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各类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