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益活动的作文
【篇一:公益作文】
“公益”之树长青
吴仰妍
“公益”一词,从字面上便可揣测其含义,即公众的利益。其最早的
表现形式,便是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精神。自世界大战起,“公益”
精神就开始在人类的思想中悄然埋下种子,在岁月长河的滋润中,
屹立成一棵长青树,形式亦在不断地丰富化。
1kg的温暖: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给予
1kg的物品有多重?8小杯酸奶?6只苹果的重量?抑或是1.53本
ipad的承载量?在人们局限于这一思想的束缚时,余志海以他特立
独行的方式,为1kg诠释新的理念。于是,“多背一公斤”掀起了公
益的另一场新式风暴。
背包驴友在这个另类的公益活动中愈走愈远,而公益俨然成了携带
物资与信息的旅行。在这里,只要你有热爱行走的双脚,背包中的
公益便可以应运而生,在旅行中体现平民公益。
不可否认的是,“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让公益旅行这种新的生活方
式走向更广泛的人群,让旅行不再是简单的观赏,也让公益摆脱了
单纯的捐款的狭隘定义,在助人者与受助者的真正互动中,走进了
人们的生活。
3秒钟的温暖:公益仅是举手之劳
在一片喜庆的爆竹声中,年过八旬的老太为老伴打上帅气的领巾,
两人正襟危坐,迎来了人生中的大日子-------拍合照!而帮他
们拍照,就是退休了的袁柯。正是他走遍大街小巷,用价廉的相机
为人们免费拍下一张张宝贵的照片。这一微笑的行动,为寒冷的冬
季奏响一曲暖意小调。
平民间的温暖:公益新气象------懒汉行动主义者
一家国外网络游戏企业设计了一个网页,邀请玩家回答问题。每答
对一题,网站都将为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捐款10粒米。两年后,懒汉
们“捐”出约2200万碗粮食给饥荒人群,平民懒汉救活了无数个人群。
公益就在生活之中,比起国家慈善基金会的中流砥柱,我们能做的
微不足道。但正因为无数小溪的汇注,才成就雄浑的大海;正因为
无数股细流的滋润,“公益”之树才得以长青。我们从来就不可小看
团结的力量,只有人人都凝聚起自己的力量,掮动历史的车轮,推
进公益事业发展,共创和谐生活!
【篇二: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南阳市第16小学 张怀鑫
春节我做过许多有意义的事:帮妈妈干家务;替姐姐收拾房间;帮
爸爸买烟;去乡下看奶奶;给小狗搭窝??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是
——我和小伙伴们组成学雷锋小组到社区打扫楼道的事。
春节前夕,也就是腊月二十四,我们在老师的号召下,到社区里为
居民打扫楼道卫生。那天天气寒冷,虽然刮着三、四级的北风,天
还飘着小雪花,下着小雨,但同学们兴致很高,大家都带着劳动工
具早早地来到到指定的地点,我带了扫把和撮箕来到目的地,发现
有的同学带了扫把、有的同学带了灰斗,有的同学带了抹布、有的
同学带了塑料盆都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同学们都齐后,老师让我
们自由结合,组成三个小组,我和张霖、樊中兴等八个同学是一组,
我们组经过投票后选出张霖做小队长。分组之后,大家都迫不及待
地拿着劳动工具向指定的楼道走去,张霖队长边向卫生区走去边分
工说:“你和樊中兴打扫三、四楼,我和丁安邦扫五、六楼,两个女生
张怡萱、马艺博打扫一、二楼,何若琳擦扶手,丁安邦倒垃圾。”我们
像离开弦的箭一样,冲向我们要打扫的楼道。
我到了指定的楼道一看,哇!这里着实很脏:红色的栏杆上蒙上了
一层灰,已经脏的看不出是红色的,而是灰红色的;再看楼梯上也
是由一层灰、上面还有烟头、痰和食品塑料袋,转角平台上还有一
些生活垃圾。我看到这些,我和樊中兴快步跑到四楼,便热火朝天
的扫起来,扫着,扫着我发现一层一层地扫太慢了,我又看了看樊
中兴扫
的地,他是先把灰从楼梯的左边往右边扫,然后再直接从右边高处
一层一层往下扫,我不甘示弱,也学着他的样子扫起来,果然 几分
钟后就扫到转身台了,我们走到三楼居民房前,看到他们这有个门
垫子,我们把门垫掀开,用扫把的棍子打了打垫子,又抖落出一层
灰,我们都扫到了灰斗里,每一层都如此。很快我和樊中兴们就把
我俩分管得楼层得任务干完了,再看别的楼层都干得很快,特别是擦扶
手的同学还干出窍门来了,她擦扶手像玩得似的,把抹布平铺在扶手上,
双手抱着抹布往下滑,
干中取乐,虽然是严冬,但她一点也不惧怕寒冷,小手冻得通红,还干得
热火朝天,清理楼层垃圾的同学拿着撮箕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上面叫到
上面撮,下面叫到下面,跑上跑下倒垃圾,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打扫,整个
楼道变了个模样:楼梯里干干净净, 楼梯上的灰、烟头、痰和食品塑料
袋,转身台上的生活垃圾都没啦;扶手,露出了红色的衣服,虽然上面的
漆有些斑驳,但是也是一尘不染,栏杆上的蜘蛛网也被我们清理掉了,看
着干净的楼道,虽然我们的衣服、我们的鞋子脏了,但是我们心里又
说不出的高兴。刚要走,一位阿姨正好回来,夸我们真是一群小雷
锋,还有个爷爷看到我们,高兴得地说:“孩子们:谢谢你们!你们可
真是一群为社区服务的小小志愿者,你们是哪个学校的?我要为你
们写表扬信!”我们不约而同地大声说:“不用,爷爷。我们以后还
会来帮你们打扫楼梯来的。”爷爷不住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
们!”随后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回集合地和其他的小组汇合。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但我一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暖暖的,
因为我们为社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今后我们还要做志愿者,弘
扬雷锋精神,认真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地多为大美南
阳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指导老师:赵路坦
【篇三:公益征文】
从“一个鸡蛋的劲走”论公益新形式
暨阳实验小学 申婷婷
在张家港这座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公益事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开,
志愿者的身影也随处可见。人们愿意拿出时间,和家人朋友,甚至
是陌生人,为自己的城市做一份贡献,为落后地区的建设奉献一份
爱心。志愿不再是简单的履行职责,公益不再是简单的捐款捐物,
而是要亲自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它也许具有挑战性,也许充满趣味
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时代已经落幕,“公益”并不
是只有“富人”才可以参与的事业。
“一个鸡蛋的劲走”是张家港市百姓公益义工协会主办的一个平台性
公益筹款活动,旨在为多个儿童领域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它通过
“自我挑战”、“公益募捐”、“快乐公益”三个理念相结合,用富有创
意、老少皆宜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身心力行的体验、挑战、释放、
奉献,发起一场基于社会公众及熟人网络的万人公益“赌局”。从而
搭建一个筹款平台,为以“一个鸡蛋的营养计划”为主的儿童公益项
目。
活动旨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募集善款,保证孩子们每人每天有一
个鸡蛋。在第一季中,活动要求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走完规定里程,
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动员更多的人捐出善款,所得善款全部为贫困山
区儿童提供每天一个鸡蛋以补充营养。该活动自发起后,吸引了很
多网友和公益人士参与,由白领、学生、公益人士,企业团队等组
成的500多人在市体育馆进行公益募捐后出发,竞走路线全长30公
里左右。主办方还为每位参赛的队员准备了“能量包”,内容很丰富,
有医药包,士力架,榨菜,巧克力,水......
打开报名网页,网站界面充满童趣,色彩鲜艳,有很多可爱的卡通
鸡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网站页面上,能看到关于活动的详
细的介绍,还是实时观察收集到的善款,每一笔钱款的用途和去向
都清清楚楚的分条列表,让参与者安心。目前已经开始第三季的准
备报名工作。在第三季中,它通过挑战徒步50km,,向自己的亲朋
好友及社会各界“打赌”筹款。已经获得善款一万多元。勿以善小而
不为,积少成多,点滴成河。
公益变成轻松愉快的休闲方式。在前两季中,很多市民把它当做了
亲子活动,徒步旅行,身体锻炼,朋友聚会的一种形式。也许,正
因为在这座蝉联数次全国文明城市的小城里,人们早就已经把志愿
服务,把公益事业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以这种积极的心态参
与它。你没参加过公益活动?你不是志愿者?那就out了!
很多人不是没有爱心,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让人放心的渠道。
公益活动不是简单的募捐箱,不是开一个晚会走一个形式,不是在
于出了多少钱多少力,而是真真切切的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并且是
积极快乐的参与其中。多样化,个性化的公益活动,更能吸引市民
的关注,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人们乐在其中,既参与了公益活动,
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