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经验总结
自从担任形势与政治课任课教师以来,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教学工作,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得到了新的提高。
并且更新了教学观念,加深了对于教师工作内涵的理解,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工作,在实践教学工作方面有了更大的收获。
我现将自己在政治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对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论及教师的教育素养时,他说,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主要的交接点,可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也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作为一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一贯性、必须性的工作,如果脱离或松懈,就会使我们的思想引导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发生分离或留下隐患。
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施加正确的思想政治影响,成为我们专职工作部门的工作补充,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和深入。
那么要使这项工作既全面、经常性开展,又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同时又使学生乐于接受,就有赖于我们授课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其作用更显著,意义也更深远。
教师影响既生动又直接,成效更显著。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教师良好的行为示范要胜过一百篇理论说教。
利用教师自身示范
对学生施以正面引导和潜在影响是学生比较直接、生动地接受正确思想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
1.明确教学目的,多与学生交流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校细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实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我自身的经历,谈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艺术地运用好自身综合素养,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点滴感受。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有赖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动起来,我们教师可以调动自身所有素养和灵活驾驭课堂节奏来实现,但要活而有度。
为此,教师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确告诉学生,上课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它不等同于课外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提问一要注意“问什么”,即要精心设计将要提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2.教学内容紧扣时事,与国家政策方针一致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他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即时了解和正确对待过内外重大时事,是大学生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分析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区别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典型特征,在于它的时政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握时代脉搏,高扬时代主旋律,尽可能选取典型的热点时事作为教学案例和素材,巧妙地选用热点时事,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抽象、深奥的哲学道理变得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任务、发展要求及成就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关注和分析时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领悟力,树立大局意识,客观分析、科学对待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找准发展的目标,加强品德修养与和谐人格的塑造,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人格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
优秀教师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
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虽然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然而“身教重于言教”,再强大的知识力量还需要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十分重要。
三.形势与政策课与社会实践
形势与政策课不是一门理论课程,社会实践也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践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且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既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又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此外,对大学生加深党的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党的领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关键环节。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指导作用和引导作用。
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中,尽我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自
己,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工作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