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86期)Total No .286收稿日期:2012—06—16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王齐女奉(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

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

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

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这些理念,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

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

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

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秩序,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

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

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

为改变以往由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

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73对不足、不引人注目的学生。

当然也可以选择上课时调皮、不安份的,通过这一工作任务让他给自己一个约束、一份责任。

二、教学内容传输的生活化学生最反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讲条条框框,但作为思政理论课又不能放弃对理论的传输。

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要采用适当的传输方式。

1.以生活事件作为导入语学生一般比较反感直入主题,所以在教学内容的传输过程中要注意应有的铺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引入问题,也就是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

导入语可以是跟当节课内容有关的,也可以是跟课程的某一内容有关的,能传递课程教学目标的。

导入语在学生看来有点类似于闲谈、聊天,学生乐于接受以这种轻松的方式来传输知识。

导入语有时是课前精心准备的,可以是对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的相关评述,也可以是对某一社会热点的态度表示;有时是进入教室后根据当时的情景随机应变的。

比如有一年四月份的一段时间,教育领域有两件事情引人注目,一是清华的百年校庆,二是药家鑫案的一审,在导入语上就很应景地把这两个事情结合在一起。

以下是根据这两个社会事件准备的导入语。

“过去的一周,全国甚或全球最热闹的地方当数清华大学了,因为她迎来了百年校庆,这是清华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

百年校庆聚集了一百多位全球知名大学的校长参加全球校长峰会,也召唤了遍布在全球的几万清华学子。

学子的回校是为了感恩学校带给他的荣耀,为了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团,也为了回忆曾经的青春年少。

校长们的聚合既是因为礼节,更为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办学,办什么样的大学。

对于清华来讲创全球一流大学是他们的目标,但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培养人,培养心智健全、学有所长的人。

谈到培养人,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昨天刚一审判处死刑,学校第一时间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我院师生坚决拥护法院对药家鑫一案的公正判决。

除了坚决拥护之外,学校没有对药被判死刑流露出任何的惋惜与伤感。

事实上,判决公正与否不需要由学校做出评判,也不是学校说公正就是公正了。

其实学校只需要表示一种接受和尊重即可,学生将死,其母校居然毫无伤感之意,似乎反而急着与其划清界限,学校对于学生的冷漠至于此乎?而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韩籍学生赵承熙持枪扫射致32人死亡,自己自杀。

在悼念仪式上放飞到空中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也是33声。

在校园中心广场草坪上安放的花岗岩悼念碑也是33块,其中一块写着:赵承熙2007-4-16,旁边放着美丽的鲜花和蜡烛,表示对生命消亡的哀悼。

”前面已经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所以教育要强调“教真育爱”和“使人幸福”教育、价值教育,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正确观。

给学生讲这段话作为课堂的导入,希望学生既要关心发生在社会上的事,同时对这些事情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看法、判断和态度,凡事不要人云亦云。

让学生明白教育的真正含义,知道尊重生命的重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敬畏他人的生命。

2.以生活事例来阐释理论在一些学生看来,思政理论课里的有关理论只是一些政治术语,跟他们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比如人生观。

事实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选择都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又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所以在讲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时选择了一个例子,题目是《为“做官”7年高考“考”入歧途》,讲的是一个叫吴悔(化名)的人的“人生奋斗”。

吴悔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一个农民家中,因家人经常受人欺负,连亲戚都欺负他们,上小学时就发誓将来一定要当上大官。

从1998年开始的7年时间里,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复读,二是参加高考,1998年吴悔被重庆三峡学院录取。

但他去四川、重庆很多重点大学看望同学,和同学交谈后,产生了复读的念头。

2000年第二次高考,吴悔被华西医科大学录取,并被调配到了护理学专业,男人不能当护士,他又一次选择复读。

2001年第三次高考,吴悔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

虽有些不情愿,又觉得这所大学牌子也挺硬,可以勉强接受。

后来因为镇里唯一一条街道要进行改造,吴悔家处在拆迁范围内,最后,他们只分到一间5平方米的没有窗户的房间。

拆迁老板认为他们没钱,当然不能提要求,他又退学了。

听说云南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四川要低六七十分,他用上了《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进入当地一所中学复读。

2002年,他如愿以偿考取了中央财经大学,因为经济困难,放寒假时他想通过带几个学生到云南考试赚钱,有两个家长明确了意向,一个学生2万元,其中有一个要求代考,收费3万元。

这件事最后被学校知道,吴悔被处记过处分。

“记过处分会记入档案,将来也当不了官了。

”吴悔明白,就算读完大学他也只能领到毕业证书,没有学位证书,他失去了上学的动力。

2003年SARS时期,他又习惯性地想到了复读。

虽然2004年,西双版纳高考移民83事件轰动全国,“高考移民”已成为政府部门敏感的字眼。

但吴悔还是又一次进入云南,轻车熟路进了一所中学。

他给自己写了一份假证明,盖上一枚私刻的中学公章,在当地派出所更改了户口本上的姓名。

2005年8月,吴悔考上厦门大学。

在准备前往厦门大学报到、在一家招待所住宿时,工作人员对他身份证的偶然怀疑,将他暴露在警方的视野之内。

虽然因“非法使用假证印章”证据不足,最终被警方释放,但学校取消了吴悔的入学资格。

上述的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学生:在他们眼里只是个政治术语、高高在上的“人生目的”,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一个人行动。

一个人可以以“做官”、以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面貌作为他的人生目的,一个人也可以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衣锦还乡,但一定不能不择手段。

假如当初吴悔不是以“做官”为唯一的人生目标,凭自己的实力,在上述他曾经考上的任何一所高校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吴悔最终到了那一步,空耗、耽误了青春不说,也让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更别说改变家人的生活面貌了。

现代社会强调奋斗,但奋斗不是脱离实际的一意孤行,特别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都有而且应该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家庭面貌的决心,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三、考核方式的生活化考核即德育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激励、鞭策和导向的作用。

但实际上思政理论课的考核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为考核记忆、背诵能力,一考完什么都忘记了。

而且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一人决定,一个教师面对那么多学生难免有失偏颇,且容易导致学生的双重人格,因为在学生看来,只要任课教师觉得我好就行了。

所以在考核这一环节也应做相应的改变。

1.考核内容、考核范围的生活化德育最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行动。

所以对于德育课的考试可以相对淡化对知识的考核,降低理论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践环节特别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