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彩泥 社团活动方案

有趣的彩泥 社团活动方案

有趣的彩泥社团活动方案
指导教师:路海燕
(一)介绍彩泥
一、什么是彩泥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玩过彩泥。

彩泥发明于1956年,从此风靡全球。

彩泥的可塑性非常强,有各样的颜色和香气。

彩泥也经过了时代变迁,材质和工艺都进行过改进。

现在的彩泥基本上是油粘土,这类型的彩泥以碳酸钙等为原料,以液体石蜡为油性成分,加上甘油等配制而成。

油粘土彩泥特点:
1.材料无毒无臭,使用安全。

2. 稳定性好,室内不易蒸发干燥。

3. 粘合性好,但不会粘手;可塑性强,可重复使用。

二、彩泥干了怎么办
彩泥如果久置在外面,会出现风干情况,可塑性大大降低,手感也会变硬。

彩泥如何保存:最好拿保鲜袋装着放进冰箱。

如此一两个星期不成问题。

做好了的漂亮模型不舍得摧毁的最好也这样保存。

还可以放入鸡蛋壳中,可以保存几日之久。

彩泥干了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软化:
1.用湿毛巾覆盖彩泥半天左右,即可使用;
2.用小毛笔沾水刷在彩泥表面来回多次刷洗;
3.用保鲜袋装着彩泥,放入温水中浸泡半天即可变软。

彩泥的玩法
二、彩泥有很多种玩法,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出示一些基础的彩泥教程,(组图)学生仿照图捏一捏。

(二) 捏刺猬
目标:1、学会用双手将彩泥搓成椭圆
2、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彩泥、牙签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已做好的刺猬,激发学生捏泥兴趣
二、出示做刺猬的材料,演示做法
1、出示材料彩泥、牙签并一一做介绍
2、将彩泥捏软,搓成椭圆
3、在椭圆上插上牙签
4、在椭圆的一端除捏出两个小眼睛
三、学生来做,老师指导
四、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三)有趣的彩泥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教学准备:教具:范作、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头部的图片,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学具:彩泥、垫板、水彩笔、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小朋友,去年我们做过许多《香甜的水果》,还记得
吗?是用什么做的?(彩泥)对,彩泥不但能做香甜的水果,还可做出许多其它有趣的东西来。

揭示课题──《有趣的彩泥》。

二、启发讨论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

(以蝴蝶为例)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

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

(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四、交流探究学习
一、组织教学课前整理班级纪律,检查工具,安顿学生心情。

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观看彩泥动物影片《恐龙是怎么来的》。

影片内容:蛇吞大象变恐龙。

2、学生自主发现:①影片中的主人公是由彩泥做成的。

②了解故事内容,拓展思维,感受想象力的无穷魅力。

(设计思路:动画小影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用动画的方式导入课题,既集中了孩子们的精神,又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课件展示的影片包含课题需要的两大要素:①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彩泥做成的。

展示了下面将要学习
的彩泥作品②影片中的彩泥作品经过故事编排,成了有生命的东西,无形地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将彩泥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至。

)3、观看影片中实物彩泥作品:要求:教师走进学生中间,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摸一摸彩泥作品。

(设计思路:影片中看的是平面的东西,真实存在的三维的、立体的彩泥作品更能丰富学生的眼球,给学生平面图不可替代的“立体映象”。

)4、导入课题——动物乐园教师点题:今天的主题就是制作彩泥小动物,大家一起组建快乐的动物乐园。

(设计思路:经过影片、看实物作品的导入,学生已经有了创作欲望,在此时点题再合适不过了。


三、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观看大自然真实动物图片。

(设计思路: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原型。

对于2年级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这是潜移默化的简单的逻辑思维培养。

)2、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出它们形象的特点。

(设计思路:每一种动物都各不相同,只有抓住它们形象的特点,才能够解决制作出来的作品“像不像”的问题)3、课件展示:真实动物照片与彩泥作品,进行对比。

(展示:白兔、大象、老虎)要求①:学生叙述以上三种动物特点,了解两者相似处。

要求②: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和花纹2方面说一说两者的不同了。

教师小结: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每样作品都有生活原型,但是,艺术作品可以运用夸张、修饰等各种手法进行完善。

(设计思路:运用白兔、大象、老虎3种体形特征非常明显的动物进行对比,学生不难发现真实动物和彩泥作品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更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含
义。

)4、制作步骤分析。

①课件展示问题:怎样制作彩泥小动物呢?(设计思路:经过真实动物照片和彩泥作品的对比,学生们已经有了直观上的立体造型感受,在此抛出怎样制作的问题,学生们的求知欲会自然而然地带动他们进行下面的自主探究学习。

)②分析问题、课件展示待分析的动物照片——公鸡③说一说大公鸡的特点:身体、鸡冠、尖嘴、羽毛④教师设问:先做哪一部分?后做哪部分?(由体积最大的身体入手,再添加身体其它较小的部件。

)⑤课件展示:步骤图第一步:制作身体第二步:制作其它部位第三步:添加花纹(设计思路:经过步骤图的分解认识,学生们“怎样制作?”的问题不需语言多说,已经迎刃而解,在简单的“看”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5、教师示范:教师亲手示范以上分析的彩泥公鸡制作过程。

(设计思路:教师亲手示范是极其重要的一大步骤,不但可以加深学生脑子里的制作步骤,还能最大程度地将师生的距离拉近,更是教师技能展示的最有效的平台。

)6、制作技法课件展示:怎样运用灵活的小手?①制作基本技法——揉、捏、搓、压②运用工具——剪、切、刻。

要求:此处不作多讲,教师示范几个刚刚使用过的动作,点到为止。

(设计思路:让学生了解手的灵活性和工具运用的广泛性,了解艺术技法是多样性的,是没有界线的。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1、课件展示作业要求:动手捏一捏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组建快乐的动物乐园,。

2、出示评比要求:全班分四大组、每组7或8人,每组分发一块教师准备好的“绿色草坪”,做好的作品分组放在草坪上,评哪一组作品
美观,哪一组作品种类多样。

优秀者教师将以组为单位,颁发光荣标志。

(设计思路: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既渗透了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又节省了单独个人评价的大量时间。


五、“小小擂台”——动物乐园作品展示(设计思路:体验造型、创作乐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思想升华结合本课观看的小影片《恐龙是怎样来的》中的主人公——早已灭绝的恐龙,说一说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影片的作用,进行思想升华。


七、课后延展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为本组的动物乐园编一则小故事。

(作品带回教室进行展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