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招聘的问题现状及其对策开题报告正文1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本课题的来源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个人取题并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逐步修改所得。
1.2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对我国网络招聘发展的宏观环境、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产业竞争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普遍认为我国网络招聘产业发展迅速,并具有巨大潜力。
如有学者统计,在我国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实行网络招聘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1998 年为29% 1999年为60% 2000年为79% 2006年已达到90%
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内著名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公司几年来一直关注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状况,其《2007-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企业平均只有8%通过网络招聘,而2005年调查显示过半数以上的高科技企业选择网络招聘方式招聘人才,至2007年调查显示企业采用过和最常采用的招聘方式中,网络招聘超过人才交流会、报纸等传统招聘方式位居首位,分别占34.7%和72.6%。
在网络招聘迅猛发展的今天,找出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对策,规范网络招聘的秩序已经迫在眉睫。
1.2.2研究意义
毫无疑问,网络招聘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无区域限制、资源丰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求职者的青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地区对
网络招聘的应用程度代表着他的经济水平。
对网络招聘的研究有利于人才的引进,从
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2.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所涉及的问题
本篇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到对人力资源中招聘的相关概念的研究,对调查问卷设计的
研究以及用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需要网络的支持,通过网络平台, 自己到招聘网站上注册,熟悉网络招聘的过程,以及主要方式。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网络招聘发展状况
网络招聘最早出现于美国,以其招聘范围广、招聘信息全面、招聘方式便捷等优点成为美国多数企业进行招聘的主要方式。
根据net-temps的数据,在美国采用网上招聘形式的企业高达77.6%,采用报纸/杂志招聘的占12.2%, 米用人才招聘市场招聘的企业占7.1%,采用广播和电视进行招聘的企业分别占2唏口1%特别是在北美地区,
企业使用网络招聘最积极,全球500强企业分布在北美的有96%勺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招聘专栏。
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网络招聘最发达的地区。
2.2.2国内网络招聘发展状况
在中国1999-2004年,网络招聘还处在发展的初级模式中, 主要是报纸招聘、现场
招聘会的补充,充其量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在此阶段,中国招聘市场2003年的市
场容量比2002年增长将近9% 2004年,网上招聘占整个招聘市场容量的13.2%,还远远低于报纸和现场招聘会的现场份额。
2005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以
及以web2.0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网络招聘发展明显加快。
2004年中国
网上招聘的市场规模仅为5.5亿元人民币左右;05年,网络招聘市场成长迅猛,占招
聘市场份额首次超过20% 06年,这个比例已达到了33%销售额为16.9亿元人民币,
平均增长率为73.9%。
从网站数量上来看,目前已有招聘网站上千家,网上发布招聘
广告的企业达到200万家,页面点击率超过40亿人次,人才网站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竞争格局中,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
智联招聘这三大网络招聘公司占去了全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的一半,已经形成三足鼎
立之势,稳稳占据了中国网上招聘市场第一阵营的领先地位。
3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3. 1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大量查阅人力资源方面的书籍,了解我国的招聘现状,找出传统招聘和网络招聘的区别。
确定本次论文需要研究的内容,根据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确定调查人群,
发放问卷,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
策。
3.2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传统招聘和网络招聘的现状及其发展的紧迫性
2.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空间,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
计分析,得出发展我国网络招聘的相应对策。
3.3可行性分析
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教程,我对招聘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大量查阅、搜传统招聘与网络招聘的相关资料,再通过自己找工作的过程和网络平台进行抽样调查,系
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相信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通过个人的努力, 定时间内
达到预期目标。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4.1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
1、首先详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熟知招聘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熟悉传统招聘与
网络招聘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查阅相关我国网络招聘的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出我
国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
3、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调查问卷反应的信息,研究出网络招聘的相关政策。
4.2完成本课题的进度计划:
拟定工作进度:
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设计方案阶段:(2009年12月21日一2010年1月12 日
)
2 . 确定抽样人群,设计调查问卷阶段:(2010年1月15日一2010年3月29日)
3 .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阶段阶段:(2010年3月30日一2010年4月15日)
4 . 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阶段:(2010年4月16日一2010年4月20日)
5 . 完成论文,准备答辩阶段:(2010年4月21日一2010年5月28日)
6
.
修改论文,正式答辩阶段:(2010年6月1日一2010年6月5日)
5主要参考文献
[1]熊敏鹏.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采宁鸣.毕业生网上求职热.两小时网络招聘吸引千人报名[N].北京青年
报,2003-5-
25. [4
] 须辉.浅谈网络招聘的发展趋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9).
齐飞.网络招聘新“代理人战争” [J].中国企业家,2006,(20).
庄腾飞.对于中国现阶段网络招聘发展的比较分析[J].金融经济,2006,(18).
定可以在规
1.
[7]董玉红.试论网络招聘[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
[8]鲁兴中,安乐.网络招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关键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05,(11)
.
[9 ]
[10 ] 林蔚.高校人才网络招聘刍议[J].教育评论,2005,(1).
张兴国,许百华.网络招聘的利与弊[J].中国人才,2004,(11).
[11 ]
[12 ] 田兆福.网络招聘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研究,2004,(9).
石宝丽,田亮.论企业人才招聘的新渠道一一网络招聘[J].西安邮电学院学
报,2003,(4).
[13] 王忠.外企重视采用网络招聘[J].人才开发,2002,(12).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