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指导书导线放线

作业指导书导线放线

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 导、地线展放 施工作业指导书 施工单位: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四月

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

导、地线展放 施工作业指导书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 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导地线展放前提条件 三、架线工程的准备工作 四、导地线的展放 五、导地线的修补 六、防振措施及跳线安装 七、相序配合 八、交叉跨越防护准备 九、放紧线施工危险点预测及预控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0KV新建工程,全线共11.7KM,新建杆塔46基,其中铁塔6基,混凝土电杆40基。铁塔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电杆采用预制底、拉盘基础。本次工程全线铁塔型式为自立式铁塔,有4种塔型,即:ZM、 JG1 、JG2 、DSN。导线采用LGJ-240/30,地线一根采用LBGJ-50-20AC,另一根为OPGW复合光纤与导线配合使用。导地线采用液压耐张线夹。全线共22个耐张段。其中穿越500KV线路1次、穿越220KV线路1次、跨越35KV线路1次、跨越10KV线路10次、跨越低压线路30次、跨越通信线路39次、跨越房屋4处、公路10次。 二、导地线展放的前提条件 1、基础浇制后养护期必须达到28天,组塔后螺栓一次性紧固率达到95%,同时不得有差件,否则不予紧线。 2、混凝土电杆组立完毕,并经过中间检查验收。 3、紧线前导地线必须作导、地线拉力试验。 4、紧线前应对铁塔的倾斜率进行详细检测计算,若超过规范的铁塔应进行调整.又特别是转角塔的斜倾。 5、紧线前:导地线的临时拉线,本工程各耐张段的临时拉线均采用挖地锚坑,其深度应根据地质,在1.7~2.4M之间,临时拉线的对地夹角不得大于心45°. 6、临时拉线的规格:本工程所采用的临时拉线用GJ-70或近似GJ-70的钢丝绳作临时拉线,二个不允许的是:不允许导地线临时拉线在同一个拉线位置受力;不允许临时拉单缠绕在横担的某一挂线点,前后挂点应受力均匀.确保横担不变形。 三、架线工程的准备工作 1、图纸部分 (1)熟习机电安装及杆塔明细表等施工图纸。 (2)对机电安装图中的材料表与图示内容是否相统一。金具型号、规格应核对是否属国家标椎产品。 (3)核对绝缘子的订货有无特殊要求: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绝缘子型号分别采用:U70BP(瓷质和玻璃)、FXBW4-110/100(复合绝缘子),地线绝缘子采用XDP-70CN绝缘子,直线悬垂串采用FXBW4-110/100型合成绝缘子,导线耐张串、跳线串均采用U70BP防污玻璃绝缘子,进出线档构架侧耐张串采用U70BP型瓷质绝缘子。 (4)金具串型式: WDN、WTN、HGX、HTX、SHX、TX、BJN、BN、GBX等。 2、技术准备 1)架线施工的技术交底措施。 2)架线前应组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制定可行的预控措施,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3)导、地线连接管进行检验性压接试验,试件不得少于三组,施工中的接续管两端出口处必须点上油漆和液压人员的钢印代号。 4)管压后检查公式:S=0.866×0.993D+0.2(MM);其中D为接续管外径,S为压后对边距,即压后最大允许值。 5)划印:本工程属单回线路,为确保紧线弧垂达到设计要求,在划印时采用锤球和丁字尺进行划印。 6)对铁塔的要求:铁塔的缺件、螺栓、执圈、挂线板的火曲及主材的弯曲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架线段杆塔的接地装置必须敷设完好,并与杆塔可靠连接。 7)导、地线展放前,为了保护杆塔导、地线横担和杆塔本体不因受力不平衡而变形,需在杆塔导、地线松弛侧使用临时拉线固定杆塔。此时,临时拉线应装设在杆塔导、地线横担和杆塔本体受力处。 8)对于临时拉线的要求:所有临时拉线使用6 股37 丝强度高柔性好的钢丝绳,禁止使用白棕绳作临时拉线。根据现场地形,本工程采用梅花桩锚作为临时桩锚,其深度根据地质结构打入1米左右,马槽的对地夹角在15°~30°。紧线牵引绳的对地夹角不得大于20° 9) 临时拉线的布置:严禁将导、地线的临时拉线固定在一个桩锚上;严禁将临时拉线只拴在横担的某一挂点,造成横担变形。 10) 根据厂家提供的导、地线:应合理布线,首先考虑孤立档和不允许接头档的线长,连续档的接续管每公里不得超过1根。 11)放紧线过程中对导、地线造成损伤应根据损伤程度,按照规程规范处理。 12)累栓的穿向: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向受电侧穿入,累栓及脚钉凡能顺线路方向穿入者,一律向受电侧穿入,特珠情况两侧边线由内向外穿入,中线由左向右穿入。注金具双串连接累栓由外向内穿。 3、材料的准备 1)各种架线材料(包括导地线、绝缘子、金具)必须取得出厂合格证,核对架线材料的型号、规格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 2)施工工器具(绞磨、液压机、导地线卡线器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其它方面 1)本次工程线路展放跨越电力线路较多,施工时前,应到线路运行单位办理停电申请和工作票后,方可施工作业。 2)本线路通道内树木较多,为保证线路安全,在放线前应对通道内的树木进行砍伐。 3)本线路在#12-#13、#13-#14档内跨越村民的大堋蔬菜基地,施工前期,应协调好当地村民,避免施工放线时受阻。 4)本工程在#22-#23、#44-#45档内跨越县级公路,施工时应作好交通安全措施,必要时请交警协助指挥。 四、导地线的展放 220KV棉丰变电站~110KV草池变电站全线路为单回线路架设,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铰线,地线一根采用GJ-50镀锌钢铰线,另一根采用OPGW复合架空地线与导线配合。共计耐张段22个,沿线交叉跨越较多,尤其是电力线路和房屋,停电范围大,停电次数多等特点,在导地线展放时:根据棉草线现场地形位置、线路交叉跨越、以及施工经验分析。采用人力牵引和导引绳牵引相结合的两种展放方式进行施工。在导地线紧线时:采用机械绞磨进行施工。 1、作业原则 1)导引绳一般采用人力展放,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其他方式展放。 2)导引绳应分段展放,布线应考虑适当的裕度。 3)导引绳展放区段应与张力展放导引(或避雷线)区段相一致。 4)区段内放线滑车已悬挂完毕。 5)区段内的电力线、通信线、公路、房屋等跨越物的跨越架搭设完毕。 6)区段内影响导引绳展放的协调工作已基本完成。 2、劳动组织原则 每个作业点应设置专人安全监护人。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施工地段。 3、作业流程图

旗工准备展放导引绳导引绳连接结束(图一)导引绳展放施工作业流程图 4、作业人员行为 ㈠作业准备。 ⑴作业人员必须对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检查现场的导引绳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⑶确认跨越架搭设及放线滑车悬挂完毕。 ⑷确认影响导引绳升空的障碍物已清理完毕。 ⑸通信联络已畅通。 ㈡展放导引绳 ⑴将导引绳分散运到放线区段内的指定位置,用人力沿线路前后侧展放。 ⑵高处作业人员将棕绳穿过放线滑车(中轮槽)。 ⑶导引绳与棕绳连接,缓慢拉棕绳,将导引绳牵过放线滑车落地,此过程要确保导引绳在放线滑车的中轮槽内。 ⑷导引绳跨越公路跨越架时,应设专人观望车辆通行情况,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牵引过架;该盘放完后,按要求做好临锚等保护措施。 ⑸线路跨越河流、水库、河塘等水面时的导引绳展放; 1.有摆渡工具时,应在岸边放出足够余绳,将余绳放在摆渡工具上,随摆渡工具展放至对岸;水面不宽时可将引绳按上述方法放至对岸,用引绳牵放导引绳至对岸;严禁作业人员直接背负引绳或导引绳涉水展放。 2.无摆渡工具时,应挠行展放引绳,用引绳牵引导引绳。 3.当上述两种办法不能实施时,应有特殊措施展放导引绳。 ⑹导引绳展放过程中遇有陡坡、悬崖时,作业人员将引绳从高处抛下连接导引绳,作业人员绕行通过牵引展放;展放过程中应注意废弃的机井、深坑等;过沼泽或湿陷地段时,应有防沉措施。

㈢导引绳连接 ⑴导引绳放完一盘即用抗弯连接器连接到另一盘导引绳,继续展放,直至接头处没有余线。 ⑵循环重复直至放完一相,其他相按上述职程序展放。 5、人力放线GJ-50架空地线和LGJ-240∕30导线操作要点 1)人力展放较长的导线时,如果现场整盘搬运困难,可从线盘上集中盘绕出来,盘成小捆线圈进行运输,将线圈运到欲放的线段的一端向另一端展放,或搬运到线段中间向两端展放,展放时要对准方向,中间不能形成大的弯折。 2)人力放线时应有专人领线,一般拉线人相互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均匀分布,以人跌到影响别人,行走时要在同一条直线上,放线速度要均匀,不得采用一拉一松,或急速猛冲办法拽线。 3)放线遇有河沟水塘、房屋时应采用绳索引渡,以防导线落水伤线。通过带电线路时,必须进行停电跨越。必要时进行搭设跨越架。 4)放线过程中,放线圈的人不得站在线圈的里面,整盘展放时,放线架要平稳牢固,线轴要水平,如果在转动时线盘向一侧移动,应急时调节线轴高低,使不向两侧移动为止,展放时应有可靠的刹车措施。 5)要穿过铁塔上面的放线滑车时,一般余线要多出铁塔高的两倍,与预先挂在滑车上的引绳接头穿过滑车,穿滑车时拉线人员不得站在垂直下方拉绳,以免引起绳头连接处断脱,使线头掉落伤人。 6、紧线及挂线 1)紧线杆塔位必须采用临时拉线进行补强,以防杆塔发生倾斜,临时拉线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2)紧线杆塔拉线应每一根导地线都要打设一根临时拉线,打设位置应在相对应的导地线延长线方向,对地夹角不大于45°,并装有双钩紧线器调节。 3)临时拉线上端的绑扎位置,应在横担靠近挂点处,但不能妨碍挂线,绑扎方法应在横担上至少绕两道并要有衬垫物,然后加U型环扣牢,紧线塔应进行横担临时补强。 7、现场布置及其要求 1)紧线方式采用单线紧线法,即每次收紧一根导(地)线。 2)紧线牵引地锚的位置,设置在紧线挡中垂线的延长线上,牵引绳对地夹角不宜大于30°(相当于不小于挂线高度的2倍)一般越远越好,以减少磨绳和卡具倒换的次数。 3)当余线收紧后因拉力逐渐增大,应利用滑车组紧线。如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