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影像诊断
胰腺癌
多数胰腺癌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肿瘤发生率:胰头颈钩突部60-70% ;体部15-20% ;尾 部5-10% ;另有5-10%累及全胰。 胰头部癌体积小,早期侵犯胆管造成阻塞性黄疸。远端的 胰腺组织萎缩和纤维化。 胰体尾部癌体积较大,可出现坏死囊变。
癌胚抗原(CEA)阳性。可出现症状性高血糖。
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的影像学判断
胰腺癌
1 病变局限在胰头,肿块〈4cm;
2 肠系膜上动脉与胰之间脂肪间隙存在,无血管受侵
3 无肝及其他器官转移。
胰腺癌
凡出现下列征象应判为手术不可切除:
1 肿瘤侵及胃窦或侵及下腔静脉。 2 胰腺后方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受侵、包裹。 3 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 4 出现远处血行转移。
胆总管
胰管
影像诊断—CT
影像表现: 1 实性肿块(84.2%)或弥漫肿大(13.3%),腺体外形模 糊或密度不均,通常为略低密度或等密度。 增强:早期明显强化,峰值早于肝脏,相对乏血,约93% 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肿瘤远端胰腺萎缩和胰管扩张。 2 胰胆管扩张:胰头肿块可致胰胆管狭窄、梗阻,其上层 面扩张,可见典型的“双管征”。
2.腺泡细胞癌:仅占不足1%,大小不等的腺泡样结构。
3.多形性腺癌:多核或巨核瘤细胞及间质细胞,淋巴管 及血管内瘤栓多见。
4.胰母细胞瘤:儿童期最常见体积大分化好,有钙化。 经手术或放疗后,其预后较成人胰腺癌为佳。
胰腺癌·病理分型
90% 导管细胞癌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粘液性囊腺癌 胰母细胞瘤
胰腺癌
3 胰周脂肪消失:常提示肿瘤与器官粘连;胃肠道壁不规 则及增厚、甚至充盈缺损,才能肯定为受侵。
4 血管受侵及淋巴结转移:周围血管受侵及包裹,血管边 缘模糊,血管根部被包埋。
5 远处转移:肝转移的比例很高,约占36-55%;其它依
次为肺、脑和骨,肾上腺。
胰腺癌
6 继发囊肿:约6-8%的胰头癌可在体尾部发生贮留囊肿; 贮留囊肿近端有软组织肿块!
胰 腺 的
M
R 图 像
高 场 胰 腺 的
M
R 图 像
胰腺癌
女 54 岁, 腹 部 不 适 脐 上 疼 痛。
胰腺癌
门脉期部分区域未强化考虑血管癌栓所致;转移瘤为乏血供表现为“牛眼征”, 胰腺癌仍为低密度。
胰腺癌
• 延时扫描部分造影剂廓清,肝实质密度均匀,胰腺病灶仍呈低密度。
胰腺癌
• 胰头清晰,颈部稍长T2信号
胰腺癌
胰腺癌
• 患者男68岁,2005年9月因上腹部不适胀痛感来院检查, 曾以胰腺炎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腹部不适感一直存在。
胰腺癌
• 2006年2月检查,胰腺颈部出现囊肿,胰管阻塞程 度加重,胆管形态如常。胰腺颈体部信号混杂。建 议CT增强扫描。
胰腺癌
胰腺癌
胰腺癌
CT增强扫描:胰腺头部、体尾部早期均匀强化,胰管显示清晰,颈体部增粗、 未见明确强化,其前方囊性病变未见强化。肠系膜上动脉及脾动脉部分包绕。
胰腺癌
胰腺癌转移途径:淋巴和血行转移较早,胰头癌转移至 幽门下或胰周淋巴结,再达主动脉旁淋巴结;
胰体及尾部癌可转移至脾门及腹腔淋巴结。 血行转移首先是肝、肺,其次是腹膜、骨骼和肾上腺。
影像诊断—CT
胰腺的CT检查: 口服低浓度对比剂600-800ml,显示胃、十二指肠、上部 空肠,与胰腺形成良好对比。
7 腹水:肝脾外带半月形水样低密度区。原因可能为门 脉高压;或癌肿扩散到小网膜囊或腹膜腔,均属晚期表现。
影像诊断—MR
影像表现 1 胰腺肿块: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为略高或混杂 信号,抑脂序列可区分出肿块。 增强扫描:正常胰腺明显强化,肿瘤部分仅轻微强化。 2胰管、胆管:MRCP可清晰地显示狭窄、扩张的胰胆管。
MRCP为无创性检查,可以观察胰胆管形态,梗阻部位 及形态。
胰腺癌
3 胰周脂肪受侵:早期浸润,可见胰周脂肪中出现条纹 状或毛刺状低信号影;晚期,脂肪间隙消失。
4 血管受侵和淋巴结转移:MRI显示血管受侵优于CT, 血管壁毛糙、模糊、狭窄以至闭塞均可清楚显示,特别是 对紧贴胰腺的脾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和腹腔动脉的判断 准确率高,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与CT相同。
胰腺癌
胰腺癌
胰尾肿瘤
胰尾肿瘤胰尾肿瘤源自胰腺癌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胰头部钙化
总结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头颈部,致远 端胰腺萎缩、胰管扩张;胰头癌常侵犯造成梗阻性黄疸。
临床上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此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动态增强
扫描。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
china-radiology
1. 腹膜后间位器官; 2. L1-2椎体水平; 3. 分头、体、尾三部分。
胰腺解剖
胰管
胰体
胰尾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头
钩突
胰腺的血供:腹腔干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 脉和脾动脉。
胰腺血供
1.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平扫:采用3-5mm薄层连续扫描; 增强:高压团注100ml造影剂,2.5-3ml/s,开始注射20秒 后扫描;动、静脉及延迟三期扫描。
影像诊断—MR
胰腺的MRI检查: 平扫:T1WI、T2WI及抑脂序列; 增强:快速动态扫描;可发现10mm直径以下的小肿物。 MRCP:用于评价胰管、胆管的梗阻/扩张及胆总管的结石 和乳头状肿瘤。
2.腹腔干-脾动脉-胰支;
3.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肝总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腹腔干 脾动脉
静脉引流入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 淋 巴:腹腔动脉旁和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
胰腺癌
病理类型: 1.导管细胞癌:最主要的类型,约占90%。少血供、无 包膜,易侵犯神经和神经周围淋巴管。
10
腺泡细胞癌
0
胰腺癌
胰腺癌·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背痛,体重下降、及恶病质。 胰头癌:无痛性黄疸;胰体尾癌:背痛明显。 病人常不能准确说出疼痛位置;常以手掌去触摸。 病程短,一般自症状出现到死亡平均短于一年。
1. 为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变,约占75-90%. 2. 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 3. 手术治愈的病例极少,预后很差。 4. 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高峰,男女比例约2-5:1。 5. 影像学的诊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