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育社会学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社会学:就是运用系统社会理论对教育社会的特点、结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一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基本原理和规律,为教育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科学.2.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科化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学科体系化时期(新兴的教育社会学建立时期,二十世纪中叶以后)3.教育社会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 20世纪60年代“教育爆炸”b 学校教育的急剧扩充,引发教育危机和学校危机(教育、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下降,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减少,学生对学校课程的不满和厌恶)c 教育危机出现的原因:教育过分追随社会发生抗议教育过分脱离社会的运动d 20世纪70年代至今,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个显著特点:实证性,解释性e 教育社会学今后发展趋势:(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性(2)国际间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比较研究加强,加强比较教育学科之间的合作(3)理论基础不断扩宽(4)全方位的研究4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A 自五十年代后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断三十年:相对落后状态B 1979年恢复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C 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得初步发展*d 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建设除了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经验,更需要联系我国的教育实际,开展广泛的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特点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并赶上世界研究水平4.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宏观方面---1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2文化与教育的问题微观方面--1-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关系2 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5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p25历史比较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普查法,抽样调查法,个案法,典型调查法6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a使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正确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b为正确的教育决策提供有力的教导c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树立明确的学科意识7现代西方教育社会学流派:p29a结构功能主义:(1)强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的关系、内聚力,团结合作,相关性以及共同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强调制度和角色的功能发挥,以及各部门对社会整体功能的积极作用。
主要理论观点(2)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优缺点b冲突论:(1)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理论特点)(2)70年代初期形成两个分支派:新韦伯主义,新马克思主义(3)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优缺点c解释论学派:(1).以对学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为主要手段,来解释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基本理论特点)2.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优缺点8.总的来说,当代西方教育学理论比较注重的问题是:教育与社会阶级的关系,教育在整个社会上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关系,教育的政治性质以及学校里和课堂上的社会互动作用。
第二章教育社会的功能第一节教育社会功能的一般形式A教育社会功能的内涵:教育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对与其相关的社会事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法律宗教价值观念等)所起的作用和效力。
a教育社会功能市一中社会客观存在,不以人意志转移的客观社会现象b人类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社会功能体现的基本前提c 现代社会对教育社会的功能提出了较高制价值期望。
B教育社会的功能性质和存在状态p40a从功能性质来区分,可以把教育社会的功能划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或者正功能和负功能。
b按照教育社会功能发生作用的对象区分,可以把教育社会的功能分为内功能和外功能。
c按教育社会功能在发生作用时显现程度,可以把教育社会的功能划分为显功能和隐功能。
(默顿)第二节教育社会对政治社会的功能A 对政治社会的基本认识:a构成政治文化的因素b衡量一个社会政治化的标准B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a教育民主化是全世界国家和教育有关的人士最关心的问题。
它是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和扩展,主要包括教育民主和民主教育的两个方面b教育民主---是政治民主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体是讲教育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民主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将教育办成公平公正和众志的教育,包括教育的民主决策、管理,教育人际关系平等C政治对教育的影响:a 政治关系制约教育目的b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c政治决定了受教育的权利d政治影响教育制度e政治影响教育财政(教育经费所占国民经济经费比重;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D 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a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目标:1教育影响是一种信念影响2教育对政治目标的影响具有二重性,积极或消极b教育影响教育政治关系的变化:1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社会政治制度2教育通过传递一定的思想意识,维护或改进政治关系3教育对社会政治生活起积极作用4教育对政治关系的影响是有条件的,教育只能在政治规定的轨道上起作用,它不能成为政治发展的根本力量和政治的发展方向第三节教育社会对社会经济的功能A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a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c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B 教育对经济的功能:a教育具有生产性特征b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增值:教育的结果就是科学知识的增值;教育的过程也是其增值的过程C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a教育必须适应生产力质的规定性b教育必须适应生产力亮的规定性第四节教育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市场经济对教育社会的影响:a对教育意识的影响:1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承认教育的生产性,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确立改革是生命线,发展是硬道理的新观念3树立人本观念4树立新的人才观念b对教育体制的影响p55:1对办学体制的影响2对教育管理权限的影响3对教育投资体制的影响4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c对学生素质的影响:1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强调驾驭社会的能力3注重学生职能开发,促使学生学会学习4道德素养愈显重要C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教育对社会产业链条冲击教育将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第三章教育社会组织构架第一节教育社会组织概述* A教育社会组织的含义: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特定教育社会角色扮演者及相应的教育社会环境资财和文化信息,适应一定的社会功能要求或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按着一定的结合方式或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定型化了的教育社会角色整个系统,通常简称为教育组织。
B教育社会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区别(p61):a教育社会机构或机关b教育社会体制或制度或机制c教育社会群体或集体* d 教育社会第二节教育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定型化实体存在)的结构:A教育社会组织成员(职位法人和自然人的有机结合------两面性或双重性)B教育社会组织目标p62a教育社会组织目标的含义:是教育组织在组建运行中指向和要达到的境界标准。
它根本的反映、体现着外部社会系统对教育组织的功能规定,职能要求和内部组织成员的共同需要。
b教育社会组织目标的分类:1分为生产性目标和生活性目标2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C教育社会组织资产a教育社会组织资产的含义:教育社会组织依法占有、使用、受益、处置和创造的全部社会财富。
它是教育社会组织作为实体存在的基础和依托。
b教育资产的分类:1有形资产:(1)教育组织的外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具有丰富多态性和系统整体性(2)内部固定资产(场地设施,流动资产,全体组织人员)2无形资产(1)含义:是指那些不直接具有物质形态或仅具象征性物质形态的组织财富,包括组织信誉、特色和专利(2)最大特点:无形性,弥散性,高值性,易流失性D教育社会组织文化a 教育组织文化的含义:是教育组织成员在组织建设运作活动中能动创造积淀而成的,用以互相沟通、交流、分享的共识观念和价值系统及相应的物化载体b 教育组织文化的分类p65:*(1)教育组织认知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根据文化的基本内容来划分)(2)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者文化(根据文化创造享用的主体来划分)(3)教育家庭文化,班级文化,学校文化,教育社会文化(根据教育组织的形态划分)E教育社会组织制度a教育社会组织制度的涵义:教育组织及有关社会成员建构、设定、认可和执行的关于教育组织结构、运作和职能模式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条文。
b教育组织制度的类型:1结构性制度:(1)人员制度(核心部分)----教师学生管理者的资格制度,权利和义务制度,招聘解雇制度,比例规模制度,岗位分工合作制度(2)资产制度----购置制度,使用制度,投资制度,设备更新制度(3)目标制度----产品劳务质量制度,数量制度,输出交换制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制度(4)文化制度----学习进修制度,文明工作方式制度2运作性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管理制度第三节教育社会组织的结构方式P68A梯层结构方式a梯层制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客观要求b以事为本和以能为本是教育组织梯层制的核心内容c梯层结构方式在形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工作分工的机械化2防止官僚主义B等级结构方式a教育组织结构中的等级性:由人类主客观条件差异性和教育组织活动待遇、报酬和机遇的层次性所致b、构建等级结构方式应注意的问题:1以事为根本,以能力为核心来建立人际关系,才能“任人唯贤“,取得工作的高效率。
2建立必要的回避、限制制度,防止“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
C 混合构架a专业科层架构制b双重问责制第四节教育社会组织的形态(在教育方面表现的特征)A模糊的教育社会组织形态(原始社会):a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b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为一体c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B半固定的教育社会组织形态(奴隶、封建社会)a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b教育的内容脱离社会现实c教育的方法强调死记硬背和强迫C严格的教育社会组织形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a教育成为一种社会事业b教育内容越来越深入,自然科学的比重逐渐加大c教育目标多样化d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联系D教育社会组织的现实形态a 自然教育组织形态----家庭1家庭的主要功能2家庭教育功能的特点:(1)持久渗透性(2)教育的强无意识性(3)思维方式的主导性b专业教育组织形态---学校1 学校教育组织的特点:(1)以育人为目标而构建组织(2)以教育素质为根本确定人员(3)以人才质量作为衡量组织效能的指标2学校教育组织的功能:(1)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功能:社会成员的分流与选拔(2)对社会个体成员的功能:再现和创造社会生活(3)对家庭的功能:协调、引导家庭的和谐发展3学校教育组织的结构p75:(1)二重心里水平结构(2)多重立体结构c社会教育组织形态---教育社区1社区教育的性质和类型:(1)社区教育涵义---指一个社区内的社会成员利用社区中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道德面貌和社区教育力量(主要是学校),使社区繁荣稳定的社会活动(2)教育社区的结构方式(只要是社区间各组织的横向联合,从联合的主动性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行政主导型2社区教育的功能特征:(1)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上以技术教育为主,突出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