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翻译的技巧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Even before they were acquainted he had admired Osborne in secret. Now he was … his man
Friday.(W.Thackray:Vanity Fair)
【译文】在(他)没有认识奥斯本之前,就已暗暗地佩服他, 如今竟当上了……他的助手。
例1:He is a bicycle doctor.
【译文】他是自行车修理工。
【解析】“doctor”是“医生,大夫”,指掌握医疗知识,以治病为 业的人,通俗地讲就是给有病的人看病治病的人。“ a bicycle doctor”不是指“骑自行车去给人看病的医生”,而是指自行车哪儿 有了毛病,专门给自行车“看病治病”的人,只要明白这一点,就 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修理自行车”的事,从而顺理成章地译成了 “自行车修理工”。像这种类似词组还有“TV doctor”(电视机修理 工), “radio doctor”(收音机修理工),“computer doctor”(电脑维 修人员), “a watch doctor”(修表师傅),“drill doctor”(钻 钎修理工),“play doctor”(修改剧本使其适于上演的人), “business doctor”([美]企业顾问)等等。
enchanted door.
A.喜欢这些书吧.里面有打开奇异世界之门的钥匙。 B.爱这些书和这把钥匙,才能打开美妙世界之门。 C.热爱书籍—打开美妙世界之门的钥匙。 答案:C
例3:My fault is, that I have been true to you. Oh,
Monsieur heretofore the Marquis, I pray you
【解析】这里的“Friday”译为“助手”是取之于笛福的《鲁滨
逊漂流记》(D.Defoe:Robinson Crusoe)。“Friday”是
Robinson的忠实仆人,借助联想,可将此处的“Friday”译 为“助手”,顺理成章,情理相似。
例3:Didn’t she swear she’d never again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
例1:Seeing his uneasiness,Mrs. Morris smiled.
A. 他不安的样子把莫里斯夫人给逗笑了。 B. 莫里斯夫人很高兴看到他尴尬的样子。 C. 看见他那副尴尬的样子,莫里斯夫人笑了。
答案:C
1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The love of books,the key that opens the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有位文人曾说过: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 之妙。”搞翻译,选词遣字也求其之“妙”,要求句简词 精,传神达意,下笔于精妙之处,译出“丰姿”和“风 貌”。
例1:A gentleman is,rather than does.
(English For Today)
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1 选词遣字 (Choice of Diction)
翻译如同制玉器一样,初具规模以后,还得精雕细刻, 舍得花些功夫,在文字上反复琢磨,精益求精,避免扑朔迷 离,晦涩莫辨,译出原文的色彩和风味。要做到这一点,一 要在语法结构上、意义逻辑上、选词遣字上尽力做到忠实原 文,务使文理通顺;又要仔细研磨,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 力求句简词精,译出雅致优美,译出抑扬顿挫,译出明白流 畅、简练畅达;还要有创造性、发挥性,沿着原文的思路、 按照原文的风格,敢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译出形式上适当 异化,意义上适当归化,结构上适当等值的文字来。
A. 他们的语言几乎不受任何谨慎动机的约束。 B. 任何谨慎的动机都约束不了他们的语言。 C. 他们几乎是爱讲什么就讲什么,根本没有考虑什么谨
慎不谨慎。
【解析】答案:C。译文A照字面译,令人费解;译文B是一个 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倒很完整,但意思仍不明白; 译文C句子虽然比较长一点,但表达自然流畅,符合汉 语习惯。
8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On October first,I shall have Czechoslovakia where I want her.
【译文】到十月一日,我叫捷克向东,她就不敢 向西。
【解析】“这种译法不但传神,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而且在形式上更贴切于原文”(俞家钲:1995)。在 译这句话时,就“have sb. where I want her” 可提这样几个设问点:是执行任务?有事?惟命 是从?还是敢怒不敢言?显然是“敢怒而不敢 言”,只要确定这一点,译成“叫她向东,她就 不敢向西”,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两国之间的不正 常关系。
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Every tree and every branch was encrusted with bright and delicate hoarfrost, white and pure as snow, delicate and defined as carved ivory.
【译文】绅士是天生的,不是做出来的。
【解析】要译好这句话,关键在“is”和“does”这两个词的恰当 处理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英国,绅士是天生的、世袭的,不 是任何人可努力做到的”。若译成“绅士是天生的,而不是通过 行为可做到的”,固然已传达了原文之意,但显得平淡无味,而 且也未同句短词精的原文合拍,亦未重现原文之风貌。译成“绅 士是天生的,不是强装的”,使译文话中有话,具有诙谐讽刺之 功,但离原文甚远。
答案:C
1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man.
(Wordsworth)
A.这孩子把此人叫爸爸。 B.那孩子是这个男人的父亲。 C.成人是由幼儿长大的。 答案:C
例5:The key to success is not information.
It’s people.
是思维的动力,不难,则无须思索;设问排难才能
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求知,“深入角色”,体察入
微,讲求逻辑,细心揣摩,使译文文从字顺,读来
上口,听来入耳。
例1:Tomorrow is a minimum day, could you pick
me up at noon?
【译文】明天只上半天课,提前放学,中午来接我好吗。 【解析】“minimum”辞典意思是“最小的;最低的”,如“minimum wage”(最
【解析】答案:C 。译文A照搬英语原文的词序,译文别扭; 译文B比译文A要自然得多,但句子本身较短,而译文却 用了“虽然……但是”,显得罗嗦; 译文C是一个简单 句,“却”字表示转折,既表达了原文之意,又符合 汉语的习惯。
1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7:Their language was almost unrestrained by any motive of prudence.
1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像这样的句子都可以如此这般地 去联想,有时也会碰到顺着联不上,想不起来的情形。这时可 以换一个角度,用“逆向”联想的办法来解决,照样也可获得 理想译文。
例4:He is as fit as a fiddle and now he is as cool as a cucumber.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3 追意联想 (Meaning-associating)
联想可拓宽思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正确地表达原作的思 想。当然,联想不是毫无根据、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胡猜乱想,不能凭 猜测,而是要有一个“立足点”——意,可围绕这个“点”和这个“意” 进行积极思维、追意联想,方可获取理想译文。
【译文】她不是发誓此后再也不相信穿裤子的家伙了吗?
【解析】当提到“穿裤子的家伙”可自然联想到男人,但“译文 却不说‘男人’,而说‘穿裤子的家伙’,正是文字的俏皮 之处,表现出一种对男人的鄙夷态度;若译为‘她不是发誓 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了吗?’不但说话人的特殊态度看不出 来,文字也平淡无奇了。原文隐晦,译文还它隐晦。译得好, 属老到、传神的译文”(俞家钲:1995)。
A.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信息而在于人。 B. 成功的关键不在信息而在人。 C. 成功的关键不是信息,是人。 答案:C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6:He didn’t feel cold though he was wet to the skin.
A. 他不感到冷,虽然他湿透了。 B. 虽然他湿透了,但是他并不感到冷。 C. 他浑身湿透了,却并不感到冷。
教无定法,翻译亦然。关于翻译,方法亦多,如 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均有特点,各有千秋,只要 译者能考虑兼顾到功能、审美和读者这三方面,宜直 译就直译,能意译便意译,既能循规蹈矩神游于规矩 之内外,又能叛道离径游刃于语言文化的字里行间。 当然,即使最认真仔细的翻译,也永远不会十全十美, 这是由于语言使用习惯不同的缘故。
【译文】每棵树,每个枝桠,落上了一层薄薄的银
晶明亮的霜,像雪一样洁白纯净,像象牙一般精
致优美。 【解析】“branch” 译作 “枝桠” 显然比 “树枝”
美,几个形容词译成四字成语,译文无比漂亮优 雅。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4. 2 设问排难 (Questions-raising)
翻译有两难:原文理解难、译文表达难。难,
返回章重点 退出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 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 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 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 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 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可见翻译不可“削鼻剜 眼”,应该允许“异”味存在,譬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一种文化语言的差异、伦理道德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 政治制度的差异等。但不论怎样译法,对“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即“忠实、通顺”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共同的,这便是自己翻译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翻译的具体 操作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