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9-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有以下特点: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固本,在以人文专题为主线安排教学单元的同时,教科书还有一条暗线,即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线索,这条线索或浓或淡,也一以贯之,贯穿每个教学单元的导读,课文、语文园地(第三学段是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中。

人教版版在编排结构上有以下特点:1、人教版教科书中,第一、二学段各册的专题,均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为基本范畴的人文专题,第三学段,除了以上述范畴的人文专题为主外,还扩展到有关体现工具性知识点的专题,如以文体为专题、以某方面的语文知识为专题等。

2、在以某个人文专题组成的单元中,人文专题是明线,在每个单元起始的导读就明确说明这单元是什么专题。

3、人教版语文新教材"识写字"字量分布循序渐进;"会识字"字种是常用字,识字方式丰富多彩;"会写字"编排由易到难;这种编排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

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

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本册教材的特点:(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

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

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

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

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教材的重点、难点:1、字词句训练。

在前几年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重点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默读训练。

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要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同时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日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高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

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

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

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其中《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属于精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是略读课文,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的美好。

第二单元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

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中彩那天》和《尊严》是精读课文,《万年牢》和《将心比心》是略读课文。

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另外,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良好品质的教育。

本组课文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讲诚信故事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要求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强调学习的迁移,读与说的结合。

第三单元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找出大自然的规律,从中进行发明创造。

本组的几篇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是精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是略读课文,它们都是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道理,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说理性较强的课文,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

第四单元本组围绕“战争与儿童”的主题,体裁多样,有小说、书信、诗歌,这些课文表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其中《夜莺的歌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略读课文。

这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可以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第五单元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

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

其中《触摸春天》、《生命生命》是精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第六单元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

其中《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是精读课文,《牧场之国》、《麦哨》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学习的,一要是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本组课文还安排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人句子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

第七单元本组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

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

其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是精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是略读课文。

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第八单元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题,选有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

其中《寓言两则》、《普罗米修斯》是精读课文,《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是略读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

训练的重点是: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练习复述课文。

二、教学目标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