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知识终极版-唐帅总结

建筑设计知识终极版-唐帅总结

建筑设计知识1.建筑观1.1建筑设计原理1.适用、经济、美观三者制约协调;正确的设计方法: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艺术的关系,还要结合自然条件、环境特色、民族传统、审美观点、规划等2.内外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互补的关系3.集散广场应考虑空间尺度,立体构成以及人们观赏建筑的角度4.建筑设计应从整体布局入手,整体-局部-整体-局部…不断激发构思和创意同时反复推敲5. 环境应起到烘托建筑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保留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候总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要6.环境设计要注意是使用多体型,多空间,多层次,多内涵的组合技巧,但要防止松散,要紧凑.还要注意街景的轮廓线以及欣赏视点7.公共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功能分区,室外环境的联系,人流组织和空间组成8.公共建筑空间可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部分,其中门厅的位置能紧密地联系电梯楼梯和主要的使用空间9.建筑是否合用还要看使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配置是否合理10.交通空间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门厅过厅)11.门厅空间还应考虑导向作用,通常通过将主要的垂直交通明显的安排在轴线上或者用铺地材料暗示的方法实现12.功能分区应对主次,内外,动静进行考虑,如运用庭院绿化小品自然处理内与外的关系13.人流组织在中小型建筑中平面流线组织为主,高层建筑则以立体流线组织为主,另外,为满足视听效果,观演建筑的人流组织一般为两者结合式,应结合剖面分析14.交通枢纽地带需设置缓冲空间,缓解人流过分集中产生的交叉干扰15.现代的空间组合关注空间序列的整体感,从而得到空间艺术的完整性16.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若大空间中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如门洞,栏杆),将产生空间尺度变小的错觉,如人民大会堂绝对体量大于天安门,但尺度感小于天安门,而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因尺度处理失调而显得尺度很小17.落地窗,横向大窗,通透的角部处理,采用纤细的柱子或者处理成流动空间可以加大尺度感,另外运用对比,如高大的柱群和低矮的跑马廊结合也能达到效果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18.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是流动的空间,在于空间序列的导向性,手法特点有架空首层,悬挑墙板等19.房间的开间进深比例较好的是1:1-1:220.观展类建筑要求空间组合的连续性,分为串联式空间组合和放射式空间组合以及混合两种的空间组合,另外还有综合大厅型21.观演类建筑特点是有大型空间作为组合的中心,服务性空间围绕并与大厅联系密切22.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23.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24.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25.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26.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27.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28.大型医院建筑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分散布置,有利于组织不同的流线、争取较好的通风和朝向、防止交叉感染29.影剧院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是观众厅、舞台、门厅(休息厅)之间的关系30.一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

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100年;三级建筑使用年限为25-50年;四级建筑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1.2建筑美学规律1.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2.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3.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4.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5.人眼观赏规律H 18°~45°局部、细部;2H 18°~27°整体;3H <18°整体及环境6.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2.非机动车道纵坡<2.5%,宽度≥2.5米坡长可不限困难情况下最大纵坡3.5%但有长度限制:2.5%时的坡长限250米;3.0%时的坡长限150米;3.5%时的坡长限100米3.不设人行道栏杆的商业街缘石坡道间距≤100M单面缘石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20坡道;扇形宽≥1.5M;在转角处单面直线宽≥2.0M4.人行道中的地下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盖;5.侵入人行道上空的物件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2米6.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梯道宽度不应小于3.5米,踏步0.3*0.15;超过18级要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宽1.5米且不小于梯段宽7.梯道、坡道、走道净高均不得低于2.2米;扶手高应为0.9米8.坡道坡度≤1:12,特殊困难处≤1:10,每升高1.8米或转弯处设长度≥2米的平台(注意与无障碍坡道的区别)2.建筑物理活动室150LX、保健隔离室100LX、寝室75LX、卫生间30LX、门厅20LX黑板灯其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2.无直接采光的厅面积不应大于10M23.内走道长度<20米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20米时应有两端采光,>40米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4.离地面高度在0.5米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5.采光口上部有>1.0M的阳台时,其采光面积按70%计6.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面积的2.5倍计算2.2热与建筑节能1.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2.空气调节有:集中空调系统,高速诱导系统,空调系统3种集中空调:风量大且不适合空间分割较多服务功能复杂的建筑,适合大型整体空间高速诱导系统:风速高,但噪声大,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3.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4.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相比,具有体形系数小,冬季耗热量少并且夏季通风散热好,节能好5.有空调的建筑外表面积要小;窗户面积要小;连续开机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内侧宜选用重质材料;外墙颜色要浅6.设备层应有自然通风或机。

械通风,当设备层设于地下室又无机械通风道时,应在地下室外墙上设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积的1/400的出口或通风口7.严寒地区的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温门8.全国气候分区:严寒地区(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10℃寒冷地区(Ⅱ区)累年最冷月平均>-10℃,≤0℃温暖地区(Ⅲ区)累年最冷月平均>0℃累年最热月平均<28℃炎热地区(Ⅳ区)累年最热月平均>28℃9.影响建筑日照的因素有地理纬度、日照间距、冬季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阳能采暖建筑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10.日照间距:朝南两楼房,在冬至日后面楼房底层能接受2h连续阳光照射两楼房之间的间距11.保温构造方案有外保温和内保温,一般外保温更优:建筑主体结构整体受到保护不容易受温度应力影响,且保温层不占室内空间.12.如果保温材料不是自防水的需要在外侧设置防水层,对内设计隔蒸汽层.2.3声1.噪声标准卧室:昼50dB;夜40dB;一般室为55-45分贝;有音质要求的为40分贝3.建筑构造1:10以下为平屋面(百分数表示),以上为坡屋面(分数表示)瓦屋面无望板坡度1:2、有望板1:2.5石棉瓦坡度为1:3波型金属瓦坡度为1:4压型钢板为1:7屋面坡度的形成:搁置坡度,垫置坡度即结构找坡和建筑找坡钉挂类饰面由龙骨(墙面-墙筋;地面-隔栅;吊顶-龙骨),连接件和挂饰面材组成木地板隔栅间距在3.5*5-5*5吊顶由吊筋(钢筋),龙骨(铝合金),面板(石膏板)组成3.1楼梯台阶坡道阳台1.单层面积大于500m2或层数大于2层的公共建筑需要设计两部楼梯2.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3.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4.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5.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6.坡道的坡度一般在8%-15%9.二级踏步不允许出现在楼梯梯段10.楼梯人口处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度差不应小于0.1M11.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净空高度2.0M。

12.阳台栏杆净高1.05M;中高层为1.1M(但要<1.2);杆件净距0.11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应为1.05M13.楼梯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梯井净空宽大于0.11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4.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

15,.剪刀楼梯不仅有利于人流疏散,而且有效地利用了空间3.2防水构造1.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2.建筑物内的吊顶应设检修口及通风口、水管道通过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措施、管线多时应留有检修空间3.天窗应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网,并应有防产生冷凝水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4.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可采用防潮做法5.砖墙-0.06米处设连续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6.室内排水管下表面距楼地面不应低于1.9M,且不得影响门窗开启7.地表结冰时,基础梁深度应在冰冻线下200mm水泥砂浆等刚性防水涂层要预留分仓缝,分仓缝处要附加一道卷材8.地下室防水中,卷材防水用于迎水面,砂浆防水迎背水皆可但不能用于大于80度环境或者持续震动环境3.3门窗1.学校所有房间采光均采用窗地比,除厕所淋浴为2.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米,外窗窗台低于0.8米时应采用防护措施3.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明玻璃4.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临近应另设普通门5.出入口设两道门时,门扇开启后应留有不少于1.2米的轮椅通行净距(大型公共建筑中高层建筑1.5米)4.防火规范4.1通用防火规范1.防火等级分为四级2.一、二级除二级吊顶用难燃材料其他全部采用非燃材料3.钢材的耐火极限为0.25小时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的1/2耐火等级5.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卧室的过道1M;通辅助房的过道0.9M6.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2500M2多层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1200M2多层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防火分区600M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是500M27.图书馆内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8.档案馆库区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采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9.医院病房楼,设有空调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建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10.设歌舞厅放映厅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相关主题